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肝胆外科;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天津市 301800
摘要:目的:分析在行肝胆手术后开展静脉持续自控镇痛患者中所实施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抽取时间区间段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各时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参照组患者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行肝胆手术后开展持续静脉自控镇痛中,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显著,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不适,减少了不良反应事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肝胆手术;持续静脉自控镇痛;护理
肝胆疾病在近几年中发病率呈现持续增高的发展趋势,临床治疗中行肝胆手术后,程度较为剧烈的疼痛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功能性障碍,从而造成患者的凝血功能、呼吸功能和肠胃功能减退。临床中在行肝胆术后开展持续性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显著,能够维持镇痛药物的稳定性。基于该方法事实需要合理的护理措施配合,本文对实施的护理措施效果在选取的研究对象中展开应用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选用的患者对象为在我院收治并行肝胆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抽取时间段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并按照数字抽签方法将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45例患者。其中参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为36-67岁,平均年龄为(51.5±2.19)岁,手术类型有胆囊切除术20例、左半肝切除术10例、胆总管手术15例;护理组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为34-67岁,平均年龄为(50.5±2.16)岁,手术类型有胆囊切除术19例、左半肝切除术12例、胆总管手术14例。对比参照组及护理组患者一般资料中各观察指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镇痛方法
术前均对患者开展病情对症控制治疗,在肝胆手术麻醉实施均为全身麻醉及持续硬膜外麻醉。两组患者采取持续静脉自控镇痛,由护理人员将微量注射泵及周围静脉留置针连接好,药物取芬太尼0.6mg、凯芬200mg、舒欧亭12mg、吗啡15g,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100ml进行混合,通过注射泵自行给药,将注射速度范围控制在2ml/h,并保留48-72h[1]。
1.2.2护理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留意患者的症状变化,监测患者是否发生呼吸抑制或者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情况,如果有不良发应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护理组采取综合性护理,护理内容包括:(一)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积极的主动沟通交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缓解和疏导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在使用镇痛治疗后,还应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为患者开展手术相关知识的宣讲,最大限度的安抚患者。(二)镇痛泵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开展对患者及其家属在镇痛泵使用中的正确操作,并将镇痛泵使用注意事项和自我护理展开详细的介绍。护理人员在工作交班时应做到对各病床镇痛泵使用情况的充分了解,并进行对患者镇痛泵连接情况的检查。密切留意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询问在开展镇痛治疗后的镇痛效果,记录患者疼痛变化,便于及时完成镇痛泵的拆除。(三)并发症护理,在持续静脉镇痛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展开对镇痛泵运行情况的观察,并询问患者在开展镇痛泵后身体上存在的不适,在并发症情况严重时,及时上报医师开展处理。镇痛效果不显著时,会导致患者存在呼吸抑制情况,加强对患者的心电监护仪监测,在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及时上报医生处理。此外,患者在发生腹胀、便秘等并发症时,需要护理人员解释发生以上症状的原因,减轻患者存在的不安情绪,加强患者口腔清洁护理,定期指导患者家属进行翻身、按摩及拍背护理。也有部分患者存在皮肤瘙痒症状,这与患者使用的阿片类药物有关,表现在头颈部位的明显瘙痒,由护理人员解释发生瘙痒的原因,叮嘱患者勤换衣物,做好个人卫生护理,防止患者在受挠搔痒处时抓伤皮肤[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对患者存在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5.0,计量资料(疼痛评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n/%表示,采用检验,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使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比较疼痛评分
护理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在术后得到显著的改善,并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明显(<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患者在接受肝胆手术治疗中,会开展麻醉处理。手术结束后随着麻醉的消失,患者感受的疼痛程度会逐渐增强。疼痛不仅是一种生理因素,也是心理因素,如果不及时给予有效镇痛处理,极易引发机体功能性障碍。临床实践中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与传统镇痛方法相比效果更为理想,这与实施镇痛治疗中实施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密不可分[3]。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低于参照组的24.4%(P<0.05)。整合综合性护理方法在持续静脉自控镇痛中应用的效果理想的原因为:综合性护理方法将常规护理工作的流程更为细化,侧重于对患者的并发症及镇痛泵的护理工作开展,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相关知识、注意事项、镇痛泵操作各方面的认识。心理护理开展有效的缓解了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实现了手术治疗成效提高。并发症护理中考虑到术后患者出现的各类不良反应现象,实现了对不良反应的及时性对症处理,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几率。综合性护理的应用体现了医护人员对患者开展的人文关怀,使得患者在治疗中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心理上获取了安慰和支持,转移了对疼痛不适感的过度关注[4]。
综上,在肝胆手术后开展的持续静脉自控镇痛中,通过综合护理的干预实施,极大的缓解了的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晓艳.持续静脉自控镇痛在肝胆手术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3):221-222.
[2]朱丽萍,卢黎.肝胆手术后持续静脉自控镇痛患者的护理与效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5):851-853.
[3]高玉芝.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肝胆术后持续静脉自控镇痛患者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19).136-137.
[4]张福平.对行持续静脉自控镇痛的肝胆手术后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1):88-89.
论文作者:马凤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5
标签:患者论文; 肝胆论文; 静脉论文; 自控论文; 疼痛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