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课堂常用学习方法探析_自主学习论文

新语文课堂常用学习方法探析_自主学习论文

语文新课堂常用学习方式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语文论文,常用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针对过去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的情况而提出的。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常见语文课堂学习方式一般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笔者根据个人教学经验所得,对三种学习方式进行一些个人探讨与剖析。

一、自主学习:想出成效不容易

自主学习,说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是对自己的学习有着明确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方式、内容很清楚,学习非常主动。

笔者发现,有极少的学校、极少的学生做到了先学后听。也就是对将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根据单元提示、课文前提示、课后练习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如学习一篇课文前,自己先浏览一遍课文,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按照注脚或课后提示自主学习,将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和写一写自主完成。对语文感兴趣、特别爱好语文的同学,可以将课文再读一遍,整体感悟课文,对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借助字词典自行解决;把课文中的优美的句子划出来;对一篇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在课文中作批注;特别优秀的学生还可运用猜读法,如读到朱自清的《背影》,有位学生尝试自己先写一篇,然后想想朱自清会怎么写,再打开书来读,对比之间找差距,精读之时求提高,听讲之后求发展。这样先学后听的自主学习十分到位,但这样的学生为数太少,这样做的班级、学校更少。目前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1.老师不放心。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老师们认为好是好,但学生做不到,特别是中学语文课文多,课时少。优秀的学生可以做,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做不到。加上目前高考、中考评价仍以分数论英雄,只能是老师讲考点、学生记考点,甚至背考点。有的老师甚至是重点讲考试的篇目。

2.学生没有信心。有学生认为会自学了,就不要老师了;有的学校、有的老师在教学比武时为了不失分,也安排了自主学习环节,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够,像鲁迅的小说《社戏》这样一篇几千字的课文,要求学生3-5分钟自主学习完,学生平时没有训练速读,没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是雾里看花,得不偿失。这样的学习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呢?

3.家长不放心。有位实验学校很优秀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的长课文一节课让学生读上三至五遍,让学生整体感悟。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汇报,说老师叫我们自主学习,一节课没讲一句话。于是家长毫不客气将电话打到了校长办公室,投诉那位老师。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倡导自主学习,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学生必须树立信心,家长应该理解支持,共同培养学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与内在动力,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满打满算学生思维,终身热爱读书,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合作学习:形神融合不简单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人与自然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是很有必要的。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互相帮助,达成目标。

笔者无论是在下校调研推门听课,还是参与中小学教师教学竞赛担任评委,在听课过程中,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都采用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有的是同桌合作学习,有的是前后四人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有的是划分的合作小组,有的是建立的合作小组,还有的合作小组将学生座位改成了对座便于学习、讨论等,总之,合作学习有了各种各样的形式。

一是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的课堂合作学习看似热闹,而笔者认真参与到学生中去讨论时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深度,练习、作业,分工协作讨论就可以了,不必人人都做;学生合作学习没有度,学生不管干什么都是小组合作。教师为了追求课堂学习氛围的热烈,以显示教学上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甚至对于学生的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教师也会视而不见或一笑了之。

二是合作学习没有互动。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都感到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成了小组内的“权威”,一人说了算,基础差的同学受到排挤,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无事可干便开始与外组同类交流或做小动作,甚至下位去干扰他人。

三是合作学习竞争不公。因为许多老师为了激发合作小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用竞赛打分的办法评价合作小组,甚至用物质刺激奖励优胜合作小组,于是学生便产生了对有关题目的保密,此合作小组向彼合作小组求支持时,原则上是不告诉,如果有某位学生与另一位学生要好,将信息透露出去,就会被本组学生视为叛徒、内奸,这样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还有的学生为了本组多得分,下课了找任课老师要分者有之,炫耀者有之,奚落者也有之等等,这样把合作学习小组引偏了方向。这要引起老师们的高度注意,立即纠正。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倡导合作学习,不能单单从形式入手,更不能强求某种模式,而应该在合作中实现互动式、交流式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学会公平竞争,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发展自己。

三、探究学习:看似容易做却难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各种学习策略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倡导探究学习,就是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合适的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索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获取知识的途径;鼓励和帮助学生勇于探索、发现规律。

在探究过程中,有的教师指导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挑战教材。有位老师在教《斑羚飞渡》一课指导学生探究,在合作小组讨论时有学生提出“这群斑羚到底是奇数还是偶数?”小组学生都回过头来认真读结尾一段,重点质疑这一句:“这群斑羚是奇数,不是偶数。”学生认为这句话不正确。理由是:飞渡时,斑羚是一对一对的,加上镰刀头羊,刚好是奇数。飞渡前死了一只,加起来刚好又是偶数。这群斑羚被逼上了伤心崖,就再没有换地方,也没有散开过,始终是“这一群”,所以“这群斑羚只能指代被逼上伤心崖的斑羚群体,应该说是偶数”。显然,文中“这群斑羚”指代不明。学生建议删去这句话,语意反而简洁明了。笔者听课后,建议将此探究质疑的问题写成文章寄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新教材采纳了这个建议。还有一些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提出了许多精彩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是,很多老师对探究性学习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由学生组成课题组进行“攻关”,撰写论文,搞发明创造。有的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抓芝麻丢西瓜的钻牛角尖似的探究,也有的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效率低下。有的教师让学生天马行空地想象,各抒己见,哪怕是胡思乱想也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回答正确与否,无所适从。

其次,不顾学生年龄特点,都来探究。小学生不同于成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探究是幼稚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是漫无目的的。老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对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行动和学习策略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生探究形式,探究的内容也不同,探究的目的应该更不相同。

再次,“探究”不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而应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贯穿课堂,不是针对某一个环节,某一个问题。学生探究的结果各式各样,教师对探究的结果也必须有一定的明确评价,肯定其正确的结果,让学生明白探究的真谛。

如何引导老师们走出探究学习的误区,笔者认为: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过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其实不能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成几个孤立的板块,它们是相互联系的,自主应该贯穿课堂始终,合作之中有探究,探究之中有合作,让学生在自我探究和相互学习中不断地成长。

农村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成效是显著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在课堂上运用,还延伸到了课外,学习方式的转变已见成效。但是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方式的养成,离不开老师生动活泼的知识讲解、反复的科学训练、不断的督促和提醒,循循善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有独立学习能力的个体。自主、合作、探究要求的是老师观念的转变、教学策略的完善,以走出一条发展学生的道路,发展了学生就是发展了自己,成就了学生就是成就了自己。

标签:;  ;  ;  ;  

新语文课堂常用学习方法探析_自主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