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电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少数民族论文,试论论文,中国当代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四十多年来,中国当代少数民族电影从无到有,从幼稚走向成熟,为中国当代电影铺写了光辉的一栏。它们所反映的题材范围几乎覆盖了藏、蒙、白、维吾尔、满、壮等大陆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一个个性格丰满、有血有肉、叱咤风云的女性形象、英雄形象。在主题上总体倾向也表现出一种由冷到暖、由礼赞到反思的嬗变。本文正是从前述题材范围、人物塑造、主题嬗变三方面对当代少数民族电影作了初步探讨,勾勒出了当代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轨迹和基本轮廓。
关键词:题材 人物 主题 嬗变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是在一片沙漠上起步的。四十多年来,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从无到有,从幼稚走向成熟,为中国当代电影谱写了光辉的一栏。毋庸讳言,当代少数民族电影也同当代文学、当代艺术一样,受到过种种干扰、破坏,甚至出现过史的空白。十年文化大化革命,把当代少数民族电影发展史拦腰截为两段,使得以此为中界点的少数民族电影显示出前后两种迥然不同的品格风貌和主题嬗变轨迹。尽管如此,当代少数民族电影依然在这种坎坷颠簸的艰难拓进历程中,塑造了众多的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丰富了中国当代电影的人物画廊。从题材上看,当代少数民族电影也涉猎广泛。工业、农牧业;历史、现实;城市,乡村,无一不在银幕上得到了表现。因此,探讨当代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轨迹和艺术得失,具有十分独特的现实的意义。
一
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辽阔的大家庭里,除汉族以外,还居住着蒙、满、回、壮、白、彝、苗、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布依等五十多个兄弟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各个兄弟民族都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着自己个性独特的文明史。但是,电影这个舶来品,对于少数民族兄弟来说,全面接受它,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新中国成立以后,各兄弟少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接受、学习新的事物,新的文化。电影这门视听综合艺术,以其前所未有的逼真感,可视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得到了各少数民族同胞的真诚喜爱和接受,他们开始拿起笔,操起摄像机,和汉族艺术家一道,反映本民族在奴隶主、封建主压迫下的辛酸史、血泪史、斗争史;反映本民族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就当代少数民族电影所反映的题材内容来说,是十分宽广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第一,反映各少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旧社会的深重压迫,同阶级敌人进行殊死斗争,获得自身解放,获得社会主义大家庭火样的温暖。如《达吉和她的父亲》(彝族)、《锡城的故事》(彝族)、《勐垅沙》(傣族)、《边寨烽火》(景颇族)、《景颇姑娘》(景颇族)、《两代人》(侗族)、《羌笛颂》(羌族)、《摩雅傣》(傣族)、《五朵红花》(黎族)、《金银滩》(蒙族)、《猛河的黎明》(蒙族)、《牧人之子》(蒙族)、《鄂尔多斯风暴》(蒙族)、《农奴》(藏族)、《金沙江畔》(藏族)、《冰山上的来客》(塔吉克族)、《阿娜尔罕》(维吾尔族)、《柯山红日》(藏族)、《阿丽玛》(蒙族)、《母亲湖》(蒙族)、《骑士的荣誉》(蒙族)等。在这类题材的影片中,血与火的刀光剑影,出奇制胜的斗智斗勇;北方的阴霾暴雪,南方的险山阴雨;农奴们的辛酸与血泪,欢颜与幸福,都在画面中得到了直观的展示。
第二,展示或隐喻历史、神话传说以及在社会主义新生活中,少数民族人民美好、坚贞的爱情,朝气蓬勃、健康的精神风貌和大干社会主义的豪情壮志。如《内蒙古人民的胜利》(蒙族)、《草原晨曲》(蒙族)、《草原上的人们》(蒙族)、《草原风暴》(藏族)、《天山之歌》(维吾尔族)、《绿洲凯歌》(维吾尔族)、《哈森与加米拉》(哈萨克族)、《芦笙恋歌》(拉祜族)、《五朵金花》(白族)、《洞箫横吹》(苗族)、《苗族儿女》(苗族)、《刘三姐》(壮族)、《阿诗玛》(撒尼族)等。浪浪丰富的想象和劳动人民美好的爱情,弥漫在莺歌燕舞、诗意盎然的银幕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各兄弟少数民族不再是倍受歧视和压榨的“少数奴隶”,而是真正翻身得解放的国家主人。他们获得了极大的喜悦,进入了人生的新境界,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和冲天的干劲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中。因此,这类题材的少数民族电影往往是一种牧歌化的礼赞,是对于美好事物和幸福人生的牧歌化。
第三,表现少数民族英雄和少年儿童的传记故事、英雄故事。如《远方星火》(维吾尔族)、《金玉姬》(朝鲜族)、《回民支队》(回族)、《从奴隶到将军》(彝族)、《成吉思汗》(蒙族)、《草原英雄小姐妹》(蒙族)、《傲蕾·一兰》(达斡尔族)、《红象》(傣族)、《应声阿哥》(景颇族)等。这些影片注重典型事件的刻划,注重典型环境的营造,往往在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中,塑造出象罗宵、傲蕾·一兰、金玉姬、马本斋等一系列英雄人物。同时又注重叙事的可解性、传奇性、娱乐性。
此外,当代少数民族电影还涉及到许多题材,如描绘滇缅边疆崇山峻岭中独特风土人情的《漂泊奇遇》(傣族),回溯解放前湘西边民文化风情的《边城》(苗族),再现文革期间山寨奇闻的《青春祭》(傣族),对严酷的大自然予以文化反思的《猎场扎撒》(蒙族)、《雪狼》(蒙族)、《盗马贼》(蒙族)等等。
上述众多题材的影片,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文化视角,展现了各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自然历史风貌,在银幕上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爱与恨,生活和斗争,丰富和拓展了当代电影艺术的题材范围和艺术视野。
二
艺术的中心是人。当代少数民族电影在对现实和历史生活的反映中,塑造了多种多样的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在这些众多的人物形象中,有两类形象最为突出。一类是各色各样的女性形象。在少数民族影片中,女性几乎全是美的化身。她们往往既具有美的外貌,又具有美的品格,还敢于斗争,个性鲜明。如《阿诗玛》中的阿诗玛,《刘三姐》中的刘三姐,《景颇姑娘》中的黛诺,《傲苗·一兰》中的傲蕾·一兰,《边城》中的翠翠,《五朵金花》中的金花,《青春祭》中的李纯等等。
阿诗玛长得美丽迷人,是撒尼姑娘中最美丽的花朵。她热爱劳动、朴实善良、聪明能干,是撒尼姑娘的典型代表。她对待爱情,追求情投意合,不慕虚名,敢于反抗财主热布巴拉家的掠夺婚姻,在哥阿黑的帮助下,取得了抗婚斗争的胜利。尽管她最终未能逃脱热布巴拉的毒手,被洪水吞没了青春的生命。但是,她的反抗意志和追求自由的愿望却如山谷回声,永远留在了人间。在阿诗玛身上,体现的是劳动人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可贵情操。阿诗玛成为撒尼人民无穷智慧、无穷能力和不可屈服的精神象征。
刘三姐是唐宋以来在广西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富有人民性和民族色彩的民间传说人物。刘三姐被壮族人民称为能歌善舞,勤劳智慧的歌仙、歌师和歌姐,对她倾注自己的理想和爱戴。她以唱歌的方式同地主作了种种斗争。莫海仁要霸占茶山,刘三姐唱山歌骂老爷,带头抗争;莫海仁妄图把她变成了“笼中鸟”,刘三姐以对歌的方式揭穿了他的俭恶用心;莫海仁勾结官府实行禁歌,刘三姐则针锋相对地摆下“歌阵”,予以回击。影片正是把刘三姐安置在这一系列情节矛盾结构中,通过她和众壮族乡亲们的团结斗争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反抗、勇敢和智慧,从而闪射出夺目的艺术光芒。
《五朵金花》叙述云南大理一位白族小伙子在寻找自己的情人的过程中,产生了一连串的误会,反映出五十年代人们高涨的社会主义热情,忘我的劳动精神以及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和人与人之间新型的关系。影片中五朵金花被塑造得各具特色。杨丽坤扮演的副社长金花既温柔多情,又坚毅沉着,充满了青春活力。另外几位金花也各具风采。正如当时香港《大公报》评论所说:“王苏娅演的炼铁厂金花顽皮活泼,专和爱人闹别扭。朱一锦演的托拉机手金花娇滴滴,千娇百媚。谭尧中演的畜牧场金花看似活泼实是善良,孙静贞演的积肥模范金花热情庄重。”
《景颇姑娘》是一部反映边疆民族地区互助合作运动的影片。塑造了黛诺、董木娜等景颇姑娘的形象。黛诺是解放后景颇族涌现出来的第一批社会主义新人的代表。导演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将她安排在一个尖锐、激烈而又复杂的环境中,突出了她不畏强暴的倔强的反抗性格,火山迸发一样的热情和百折不挠的硬骨头精神,成功地塑造了黛诺由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成长为景颇山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的过程,血肉丰满、真实可信。
其次是塑造了各种各样的英雄人物形象。如《回民支队》中的马本斋,《从奴隶到将军》中的罗宵,《傲蕾·一兰》中的傲蕾·一兰,《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龙梅、玉容,《拨哥的故事》中的韦拔群。马本斋是影片《回民支队》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影片对马本斋的刻画,一是通过他与周围人物的联系和冲突,在发展中展示其性格。马本斋的民族英雄本色和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在他与亲人、朋友、同志的联系中和与敌人的斗争中获得了充分的表现。二是通过马本斋愤怒撕毁日寇布告,只身追赶敌人的汽车,果断地处死与人民为敌的白守仁,义无反顾地投奔八路军等英雄壮举,大笔淋漓地展现他叱咤风云的战斗风姿。
《从奴隶到将军》中,主人公罗宵是一个奴隶娃子,在共产党的影响启发、教育培养下,成了一位传奇式的足智多谋的虎胆英雄。影片通过刻划他的不幸遭遇及其成长历程,历史性地表明了一个根本变化:过去被敌人踏在脚下的奴隶,今天则一脚踏在敌人身上;过去被敌人逼得走投无路的反抗者,今天则置敌人于股掌之间。罗宵的形象开了新时期电影塑造革命家形象的先河,成为当代银幕上不朽的艺术形象。
除了这两类主要的人物形象,当代少数民族电影还塑造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性格各异的人物。如《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女特务,《青春祭》中的李纯,《猎场扎撒》中的旺森扎布,《农奴》中的强巴,《达吉和她的父亲》中的达吉等等。《冰山上的来客》中塑造的女特务,经过化装整容,冒充劳动人民的女儿娜丝侬莎阿汗,以假充真,向我边防战士司马宜·阿布都力密提调情,企图刺探我军的秘密,没能得逞。后来,她又“嫁”给了一户老实农家,企图挑起农家父子对边防军的不满,又一次失败。女特务的假情假意,在与娜丝侬莎阿汗的真情真意的鲜明对照中得到了表现。李纯在《青春祭》中,既是主人公,又是一种结构符号,影片以李纯的心理情绪为结构枢纽,把任佳、大哥;寨子、傣乡组接在一起,过去岁月的种种生活,李纯心灵中最深刻最值得怀念的东西都得到了文化性的展示。李纯的形象成了新时期银幕独特的知青形象。
当代少数民族电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一方面丰富了当代电影艺术的人物画廊;另一方面画也填补了少数民族电影人物塑造的空白,为中国电影提供了形象塑造的经验。
三
如果以十年“文化大革命”为中界点,那么,从总体上看,当代少数民族电影的主题表现为一种前暖后冷、由礼赞到反思的嬗变。同整个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史一样,少数民族电影在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里,显得异常活泼。电影艺术家们一方面把少数民族影片作为对于大自然观照和颂扬的载体,一方面又把歌颂自然作为媒介,进而对社会历史进行深刻的探求和思考。影片的主题往往是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祖国,歌唱社会主义的新生活,抒发翻身作主的自豪感以及大干社会主义的豪情壮志,控诉封建社会、农奴社会的罪恶。这些礼赞影片,在摄取自然景物时,往往以青天、白云、雪山和雄鹰为标志,以明快流畅的意象,蕴含着乐观的心境和饱满的情绪。在清澈单纯的镜头中,探索着丰富的艺术类型:如描写战争风云的《五朵红花》,映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五朵金花》,表现劳动人民聪明智慧与斗争勇气的《刘三姐》和展示同阶级敌人坚决斗争的《勐垅沙》……,这些影片都显得情节多样,色调斑驳,气息昂扬,对历史的进程显得非常乐观自信。
“文化大革命”后,少数民族电影的主题从总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反思意识。以牧场、清宫、沙漠、高原为意象,明显地趋向于“冷”格调。它们不再是单纯以一种礼赞出现,而是从根本上超越了那种天真和纯情时代的表征。以更丰厚、博大而有点忧郁的胸怀去面视、思考社会与人生,升华到对整个少数民族命运的存在这一理性层面上去反省过去、正视未来。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来讲,史无前例的“文革”不亚于一场深重的劫难,它严酷地毁灭了他们载歌载舞的美梦。整整十年凄风苦雨,几乎彻底和残酷地扑灭了少数民族对于根生土地的火一般的痴情。《猎场扎撒》以冷峻的笔触,把我们带到民族大家庭的另一隅,诱发缅怀古昔之幽情。蒙族人民传统的美德,纯朴刚毅,诚挚守信,仿佛都是现代文明在演进中丧失或浸蚀了品格。那奔驰飞跃的围猎场面,依稀可见几个世纪前在欧亚大陆所向披靡的祖先的身影。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围猎追逐和搏斗场面,作者似乎有意无意地渲染了人在求生存的过程中和自然关系严酷、流血的一面,有意无意地透露了作者对人和他所生存的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青春祭》则选取了另一独特的艺术视角,它撷取古朴的傣族文明和现代汉族文明撞击的浪花。封建文化对人性的压抑获得的“革命”的禁欲主义的支援而泛滥中原大地,边寨古朴的文明在爱情的坦直和对美的爱好上更合乎人的天性。被“革命”的风暴驱使到边疆的年轻一代,在这儿激发了审美意识和青春意识的觉醒,接受人的“自我实现”的启蒙。看似荒诞,而又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毫无矫饰与做作,而深刻的人性反思,历史反思又蕴含于其间。
对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扫瞄,实在是太匆匆。然而就在这一匆忙的扫视中,我们已经窥见了少数民族电影发展的基本轮廓。电影这一舶来品,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迅速地为各少数民族所接受,成为他们表现自己历史和现实身影的时髦的有力的艺术形式,并一直陪伴着他们的社会主义历史步伐,兴衰与共。它们所反映的题材范围几乎覆盖了藏、蒙、白、维吾尔、满、壮等大陆所有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一个个性格丰满、有血有肉、叱咤风云的女性形象,英雄形象。在主题上总体倾向也表现出一种由暖到冷,由礼赞到反思的嬗变。当代少数民族电影以其独立的文化品格和艺术品位,毫无愧色地跻身于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长廊,成为中华民族艺术殿堂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