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初探_思想政治课论文

中学思想政治课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初探_思想政治课论文

中学思想政治课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思想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的教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它能承担哪些素质教育的任务呢?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武装学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立志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概括地说,思想政治课承担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素质教育任务。

当前,阻碍思想政治课发挥素质教育功能的障碍是应试教育。在对待思想政治学科上,应试教育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以削弱思想政治课来加强数理化和外语,其理由是:思想政治课教材多变,理论滞后,不能及时反映改革开放成果和多变世界的现状,缺乏科学性;思想政治课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变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及校园内发生的不尽人意的事件,因而缺乏实效性;思想政治课教育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缺乏新招。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首先取消思想政治课考试,其次是减少思想政治课课时。由此降低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和作用。当然,调整考试科目本身,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取消思想政治课,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在取消政治课升学考试之后,不及学校确实减少了政治课的课时;取消政治课升学考试之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在家长、师生中的威信、政治教师的队伍建设、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确确实实受到不小的影响和冲击。第二种表现,是在一片加强声中,把思想政治课纳入应试轨道,从而削弱了政治课的应有作用。因为在加强声中削弱,所以乍看起来,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没有什么区别,它们同样重视理论,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育;同样花大力气抓重点、难点、热点的研究;同样致力于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探讨。但是它们有本质的区别。二者研究的目的不同,应试教育为了多得考分,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觉悟方面的素质的提高;它们的方法不同,应试教育采取题海战术,讲究猜题押题,要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素质教育的方法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和能力转化为觉悟;二者的结果不同,应试教育增加了考分,提高升学率,同时往往造成知识和能力、知识、能力和觉悟、考分和行为、理论和实践的分离,素质教育则求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结合;它们的作用不同,应试教育把思想政治课当作升学的敲门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思想觉悟,塑造一代革命接班人的灵魂。

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功能呢?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提出正课、选修课、课堂讨论、课外活动四结合的教育模式,来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活力。为此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正课与选修课的关系,上课与课堂讨论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一、正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正课,是指按全国统一大纲编的教材授课;选修课,是指各校根据各自情况,自行选择的教材授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二者都是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知识和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都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趣味性特点;都能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方面的素质。二者区别是:正课教育的大纲和教材较长时间内相对稳定,不具备选修课那样的及时、灵敏、“短平快”的优点;正课教育的大纲教育适应全国中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可适应当时当地、不同学校个性特点;全国性的大纲教材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其不完整之处,选修课可补其不足。

在实施选修课教育的操作当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确定选修课内容的原则,不是远离大纲教材,而是大纲教材的延伸,如高一学经济常识,我们选了金融知识;高二学哲学常识,我们选了公共关系知识;高三学政治常识,我们选了宪法常识。选修课应该注意乡土教材,要注意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如我校高一新生必修宁波中学近百年来校史。所选的课程,必须是教师所能的、学生欢迎的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俱佳的,尤其是第一堂课,要有“不鸣则已,一鸣则警人”的效应,否则此课难以为继。第二,时间安排,一般在双休日周六,切不可在五天里再挤时间,加重学生的负担。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学校的行政主管部门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没有这一条,选修课无从谈起。

二、上课与课堂讨论的关系。

上课,是指正课和选修课中,老师主讲的教学活动,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刻;课堂讨论是指正课和选修课中,发生意见不一致时,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这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时刻。在课堂教学中,考虑到中学生年龄特征,缺乏理论知识、历史知识、现实的社会知识,我们十分注意教学方法的探讨,经过近十年的试验,总结出“导、讲、议、练”四字方法。导,是通过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热点、国内大政方针,学生生活实例引发到课文主题上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讲”,即讲授新课内容,分若干层次,各个层次之间有连贯性的衔接,每一重要概念原理,在教师启发下,由学生自己得出准确的结论;“议”,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先由学生发表意见,然后教师讲评;“练”,教师布置口头或书面作业。整个45分钟贯串着师生双边活动,其中30-35分钟左右由教师唱主角,其余时间由学生唱主角。这样主体和主导两个积极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挥,而在正课时间教师的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课堂讨论,旨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指导课堂讨论具体操作中,我们把讨论类型分成:小型、中型、大型三种。小型讨论,是指“四字方法”中师生同“议”部分;中型讨论,通常在一章学完之后,围绕一个中心问题,由学生主持,全班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教师除了在讨论前做好组织工作外,最后必须作简单扼要、明确无误的总结评议;大型讨论,即辩论会,必须有半天时间,理论武器涉及到一本书和几门学科的知识,论题一般有关国际国内和学生生活的热点。为了尽可能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我们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由两名主持人和双方各有六名辩手组成;第二梯队,充当双方辩手的“参谋”,每方可设6-10人,他们不参加辩论,但可在幕后为自己支持一方的辩手提供资料,出谋划策;第三梯队,是全班余下的学生,在辩论过程中,专门安排一段时间让他们发言,他们可以支持任何一方,也可提出第三种意见,同时对各方的辩风和主持人的表现评头品足。这种安排,可以调动70%-90%的学生直接参与,收效甚好。

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指上课和课堂讨论;实践教学是指课外活动。我们经常开展的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有:到农村、工厂、商店、银行、港口码头、部队参观访问作社会调查;搞军民、警民、厂校挂钩,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义务劳动、军训、徒步访问老区、贫区和学雷锋基地活动等。

我们在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三个落实。第一、组织落实。思想政治课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有两个棘手问题要解决,一个是如何处理好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关系;另一个是时间和经费问题。我们有一个由党总支书记挂帅,由政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团委书记、政教处主任参加的德育领导小组,由于领导小组的整体功能大于思想政治课一门课的局部功能,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统一计划,统一行动各司其职,因此德育各渠道之间的关系和时间问题、经费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我们把大型活动安排在寒暑假和春游时节;中型活动安排在双休日;小型活动安排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第二、方法落实。活动的轨迹按理论—实践—理论的顺序进行。我们在选择实践活动课题时,不是漫无边际地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而是根据从理论问题出发的原则,即从课堂讨论中有争议的问题出发,又必须具备活动条件的原则;参加实践活动者,人人撰写调查报告;根据实践成果再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总结,把大家的意见进行综合提炼成为共识。第三、内容落实。在实践活动中,书本知识得以证实,则作为间接经验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同实践中调查材料不一致,就要找出其原因,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此时,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也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本文就现有的条件下,从加强思想政治课的角度,提出如何提高中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几点体会,而本学科发挥素质教育功能是一个系统工程,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诸如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内容的更新,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问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我们深信,随着思想政治课的深化改革,思想政治课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作用将愈来愈大。

标签:;  ;  ;  

中学思想政治课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初探_思想政治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