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论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试论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中国近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是民族救亡,反对清朝贵族的卖国主义,追求民族的自由平等。内容主要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永不反叛的民族气节和“死以报国”的献身精神。它的特点是教育内容上的民族继承性,外民族的吸收性和反帝性。教材特点是传统性和乡土性。形式特点是反帝爱国教育运动的群众性,教育法规条文上的规定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思想;乡土教育

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而爱国主义教育在德育中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爱国主义是当代德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动员、号召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而努力奋斗的主要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建设中永盛不衰的主题之一。由于时代政治、经济条件和民族矛盾的变化,我国爱国主义的发展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阶段。中国近代是外国列强开始入侵,中外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历史阶段,与古代相比,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就具有自身的特点。对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进行探讨,有利于运用近代爱国主义思想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的传统教育,更好地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道德教育。

一、近代爱国主义教育宗旨的特点

近代爱国主义教育宗旨的特点是民族救亡性、民族自强性和民族平等性。以不屈不挠、英勇献身的精神,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反抗外国列强的民族侵略和民族压迫,谋求中华民族的平等解放和独立自主,是近代爱国主义行为最主要的表现,也是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法、德、日等外国列强入侵我国,中华民族的危亡成为一切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爱国志士日夜忧虑的问题。“救国”、“救亡”成为政治教育的主题。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过程中,注重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当地群众,认为爱国的群众“民心可用”,他“将乡民练为壮勇”,爱国民众一多,对外国侵略者则可以“约期动手,杀之将如鸡狗”。他教育和动员广东爱国群众:“如其来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①。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州三元里的民众自发地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联合各乡各村的群众组成“平英团”。在1841年5月30日的抗英战斗中,打死打伤英军50人。以英雄的气概,辉煌的战果,谱写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光辉的一页。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爱国将领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在清军广大士兵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身先士卒,最后壮烈牺牲。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谱写了爱国主义的新篇章。

反对清朝贵族的卖国主义,争取国内各民族的自由平等,这也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另一主题。政治家谭嗣同抨击满清贵族的民族压迫政策,指责清代统治者把中国“视为傥来之物”,宁可卖国,也“决不令汉人得志”②。在辛亥革命时期,推翻满清贵族统治的“反满”口号成为当时盛极一时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青年革命家邹容书写的《革命军》中说:“我中国今日欲脱满州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20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语词激烈,言简意赅,代表了当时革命党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心声。孙中山在分析“反满”与“救国”的关系时说“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③。深刻地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特点

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一)注重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资产阶级革命家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了万木草堂,开设中国传统的孔学、周秦诸子学、宋明学、经史学、中国辞章学,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辛亥革命中,孙中山也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孙中山曾对当时的爱国志士云:“中国文明,已著于五千年,此为西人所不及。”

(二)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9世纪80年代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企图依靠清朝官吏郑藻如、李鸿章的帮助,改良图强。改良之路失败后,又转向革命之路,力主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并在理论上提出了“三民主义”。此后又于1923年走上了“以俄为师”,“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道路,将旧三民主义改成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一生,是百折不回、勇敢进取的一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范例。

在自然科学领域,著名工程师詹天佑面对中国铁路建设的落后而受到外国侵略者嘲笑的现象,愤怒地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他“不借外人分毫之力”,经过四年奋斗,终于建成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成为后代爱国知识分子学习的榜样。

(三)永不反叛的民族气节和“死以报国”的献身精神。鸦片战争中,定海三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恪守“城亡与亡”,不离定海半步的誓言,身先士卒,英勇抵抗,直至壮烈殉国。辛亥革命中,革命志士陈皓东、筹划起义被捕后,拒绝诱降,慷慨就义。表现了“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⑤的英雄气概。

(四)外国留学生和华侨的“思乡”之情。遣派外国留学生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产物。外国留学生在国外的“思乡”之情,是他们爱国主义教育的体现。它们虽身在国外,却日思故乡,这种思乡之情突出的特点还表现为外国留学生将他们在国外的活动与国内的革命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例如1905年的反美华工禁约运动中,海外留学生每每读到关于国内抵制美货的报道,“必额手为中国庆,以为我国自与外人交通以来以其抵制外人之处,未有如此之同心协力者也”⑥。

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上的民族继承性,由于时代的变迁,中国近代的德育内容与古代相比发生了变化,但在近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不少教育家的爱国主义思想中仍保持了中华民族传统德育观的内容。例如:

其一,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民权”观。人民当家作主是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近代中国的“民权”理论,虽然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很大,但并非全盘抄袭,而是继承了中国古代儒家德育论中的部分积极因素。如政治家、教育家康有为撰写的《大同书》,是他从爱国主义的思想出发,幻想将来中国能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这种大同社会的平等构想,就吸取了古代儒家的公羊三世说,《礼运篇》中“小康”、“大同”说的理论。梁启超在宣扬爱国主义时,极力倡导人人爱国的“民权”。他的“民权”理论,也继承了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孟子关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并把孟子奉为中国民权理论的祖师爷。

其二,具有近代中国特色的“国家”论。“爱国”是近代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理论中的“国”,既不完全相同于古代封建社会的“国”,也不同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国”的概念。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忠君报国”。这个“国”是专制帝王一家之姓的“国”。近代教育家康有为,梁启超提倡的爱国主义中的“国”,是他们幻想中的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这种“国家”中,封建帝王虽仍然保存,但其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此后,伟大的革命家、教育家孙中山也宣扬爱国主义,但他所说的“国”,是具有自身特点的“国”。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其建制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于“三权”之外,另设监察、考试两权。由此可见,孙中山讲的“国是”是“五权分立”的“国”。

(二)近代爱国主义内容上外民族的吸收性。比之古代的爱国主义,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逐步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局限性。在内容上吸收了西方各国各民族的一些优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精华,表现了中华民族虚心学习,积极向上精神。例如,鸦片战争期间,著名爱国者林则徐在广州“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并购买其新闻纸”。此后,又编成《四洲志》,成为近代介绍西洋各国概况最早的著作之一。同一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名言。在政治制度上,教育家、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也都主张在继承中华民族政治传统的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体制,建立新型国家。孙中山于1893年上书李鸿章时,就建议“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资产阶级革命家,爱国主义思想的宣传家陈天华曾经明确指出:“要拒外人,须要先学外人的长处”⑦,揭示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用意。

近代爱国主义内容上的吸收性,还表现在不少爱国主义者主张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科学技术发达、经济繁荣的强国。例如,1876年开办的“格致书院”,就以“全中国人明确西国各科学问与工艺与造成之物”为宗旨,力图“于西学则穷流溯源,由本及末,由粗及精,皆能探其奥窍”⑧。教育家严复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陆续翻译出版了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耶方斯的《名学浅说》等书。

(三)近代爱国主义内容上的反帝性。外民族的入侵开始后,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上就增添了反帝性。1900年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规模较大的反帝爱国主义教育运动,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当地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意识。当时北方流行一首反帝爱国的歌谣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宣化葡萄甜又香。信什么圣母娘,进什么天主堂。外国人,来胡闹。鹞子充鸡没个好心肠”⑨。

三、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特点

第一,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具有传统性,即继承了古代一些教材的形式。《三字经》是创始于我国宋代的蒙学教材,它具有文字浅易,读音押韵,方便记忆的特点。这类传统性的教材形式,在近代爱国主义教育中得到了采用,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例如,中国悠久历史的教育是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之一。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新编的《三字经》,其中就有“盘古下,至三代,商有汤,周有文”,“自宋徽,到于今,七百年”的历史知识教育,以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二,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具有乡土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流传千年的唐代名诗,它反映了中国人的家乡情。应该说,乡土教育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大内容。“思乡”教育在古代已有,但大规模地提倡编写、印刷、发行乡土教材,开始于近代。为了对民众和在校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不少社会教育团体和学校编写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例如,1906年,上海国学保存会编辑印行了《乡土历史教科学》、《乡土地理教科书》供初小一二年级使用,以激发学生热爱国土、乡土之心,从小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

四、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特点

(一)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反帝爱国教育运动的群众性。爱国教育的群众运动虽然在古代已有,但规模远不及近代。近代历史上每次反帝爱国运动,实质上也是一次范围广、规模大、参加人数多的爱国主义教育运动。例如,1905年首先起源于广州的抵制美货运动,范围扩至上海、南京、北京、天津、保定以及全国各大城市。上海商务总会向全国20多个城市的商人和市民发出通告,对广大群众进行反对美国排斥华人,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教育。许多社会团体还在街上散发传单,张贴广告,号召商人不卖美国货,市民不购美国货。此后,这个运动波及到各地学生、工人和手工业者,他们纷纷罢课、罢工、举行集会,发表演说,大大增加了运动的声势。

(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法规条文上的规定性。用教育行政法规的条文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必修内容,开始于近代。例如,1904年“癸卯学制”中规定初等小学堂,以“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为宗旨。高等小学堂旨在“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的《小学校令》第一条规定小学教育的宗旨之一是“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中学校令》规定中学教育以“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⑩。

(三)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第一,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办校宗旨、校训。近代学校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在德育上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其办校的校训、宗旨就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特点。如1897年办于长沙的“时务学堂”,制定有《时务学堂学约》10章,其核心是以救国图存为己任。1900年由爱国华侨李兴濂、陈金山等人在印尼创办的“中华会馆”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学习中华传统儒家经典,培养爱国主义思想为办校宗旨。1917年,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以“成德、达材、独立、进取”八个字为校训,培养了恽代英等一大批爱国志士。

第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社团宗旨。近代社会,民间开始出现了自发组织的教育或政治社团。这些社团,绝大多数都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例如,1898年,教育家康有为为了对民众进行变法保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北京成立了民间团体“保国会”。该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康有为经常在粤东馆向官员和市民发表爱国主义教育的演讲。1902年成立的“中国教育会”,希望通过“教育中国男女青年,开发其知识而增长其国家观念”以达到“他日恢复国权之基础为目的”(11)。

第三,以宣传反帝爱国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报刊杂志。利用报刊作为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系古代所未有。维新变法运动中,宣传“变法图强”的主要报刊有北京的《中外纪闻》,上海的《强学报》、《时务报》,长沙的《湘报》,天津的《国闻报》、《直报》。1895年5月,《直报》刊登了教育家严复的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救亡决论》,社会影响极大。辛亥革命期间,经常向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报纸有《民报》、《苏报》,其中《苏报》以刊登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赞扬邹容《革命军》一书的反清爱国主义文章而名扬天下。

第四,培养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体礼仪形式。近代社会出现了学校或教育社团的集体礼仪,以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强化其爱国意识。1903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的“东京革命军事学校”。规定学生入学时,必须举行宣读“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誓词仪式。1903年底,中国教社会会员与爱国学社的学生在上海张园集合,会上众人齐诵《爱国歌》诗,“千人同声、音节甚壮。既而争先题名,中国万岁之声震屋壁”。其后,又接到日本东京留学生的来电,为了声援留日学生义勇队的爱国行为,全会人员出至草场,结队举行向东鞠躬仪式,以表示对留学生的支持与同情之情(12)。

第五,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国语普及运动。国语普及始于近代。统一的民族语言和文字,有助于人们形成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19世纪90年代间在全国范围兴起的国语运动,包括“切音”、“注音字母”、“简字”、“新文学”等教育普及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统一的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使用,培养民众的爱国主义思想。

本文于1995年1月18日收到。

注释:

①林则徐:《密探定海夷情片》、《英夷鸱张安氏告示》,转引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9版,第31页。

(2)见《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页。

(3)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4页。

(4)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孙中山选集》(上卷),第65页。

(5)据《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卷上,1971年台北再版本,第17页。

(6)见《本埠及各外埠来涵》,《山钟集》第3册,广智书局1905年版。

(7)陈天华:《警世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2册,第112~170页。

(8)王韬:《格致书院课艺序》。

(9)转引自陈景盤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6页。

(10)《教育杂志》第4卷第8号,见1912年11月。

(11)《中国教育会章程》,见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第17页。

(12)上海《苏报》,1903年5月1日。

标签:;  ;  ;  ;  ;  ;  ;  ;  

论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