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赫索格》主人公心理模式的分析

对《赫索格》主人公心理模式的分析

麻书琴[1]2003年在《对《赫索格》主人公心理模式的分析》文中提出在当代美国文坛上,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继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最主要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深刻地展示了当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自我与现实之间难与调和的矛盾,阐明了人的价值与尊严在异化的生存环境中所面临的重重困境,表明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心理。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赫索格》同名主人公的心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其目的在于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并说明在一个混杂与扭曲的世界上,具有人性的人所遭受的精神苦难。 文章认为,焦虑是引发主人公逃避心理的根源;而理想自我的构建,不仅使赫索格未能克服焦虑,反而使其陷入更深的焦虑与思想混乱之中。尽管主人公通过自我分析,走出了自我封闭的世界,然而他终究摆脱不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文章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说明分析《赫索格》一书意义之所在;概括了不同时期评论家对小说及对主人公的评论。 第二部分是对霍妮精神分析理论的简略介绍。 第叁部分为论文的主体。从叁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赫索格之逃避心理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 (2)赫索格因逃避所引发的自我理想构建及自恨心理。 (3)赫索格之自我分析—内心转变 第四部分为文章的结论部分。

张蓉[2]2012年在《赫索格的心灵突围》文中研究说明《赫索格》是索尔·贝娄创作黄金期的作品,着重描写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片混乱倒置的世界里,精神支柱遭到了破坏,心理状态失去了平衡,困惑、迷茫、焦虑,如同一个“晃来晃去的人”(dangling men)。书中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环境,揭示人的生存状态,并且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在《赫索格》中,贝娄展现了一个精神尤其复杂,知识尤其丰富之人,在社会生活和自我想象中失去了自我,对社会和人类关系失去信心并苦苦呼告。然而,通过漫漫的精神寻觅,赫索格又重新认识了自我,并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从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存在空间,也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本文试图对“赫索格”主人公进行分析,探寻贝娄呈现出来的直击人们脆弱角落并具有普适意义的问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灵突围。文章首先分析赫索格焦虑、困惑、迷茫的原因,从身份困惑入手,分析其家庭、社会、民族这叁方面的身份缺失;同时分析赫索格复杂的思想和忧郁敏感的性格,看到他自我想象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不仅如此,赫索格生活时代的纷乱,也让赫索格的人道主义追求遭遇惆怅,心灵迷失。这叁重原因导致了赫索格的焦虑混乱。第二,在这样的复杂心境中,赫索格找到了书信这一载体,不仅把它作为不安情绪的发泄口,更是传达了深切的思考,书信是赫索格心灵突围的具体方式。最后,探讨赫索格在文化和宗教上的坚持与妥协,并逐渐地在思考“自我”“生存”“知识”“真理”等问题中,寻求到了一条创造“心灵自由”的突围之路。

高迪迪[3]2011年在《家族伦理与丛林生存法则的冲突》文中指出索尔·贝娄早期小说中的犹太人物在面对有悖犹太文化传统的美国现代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体系和价值观时常感到困惑和失望。这导致他们与周围环境对立、与身边的人产生冲突。对立与冲突的根源在于美国犹太人尴尬的社会处境和与主流基督宗教文化看似不可调和的对立。从文化类型上看,犹太文化以血缘家族关系为基础,以选民意识为核心。美国文化以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为核心,以追求个人主义利益最大化为表现。从宗教属性上看,犹太人信奉的犹太教是以选民思想为核心的民族性宗教,而美国的主流信仰——基督教则是信奉普世价值(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世界性宗教。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和属性造成了美国犹太人内心的焦虑、彷徨,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尴尬和不适。美国犹太人既想保留本民族的文化特性,又希望融入美国现代社会。同时,又冒着摒弃民族文化,变成无根民族的心理危险。在贝娄早期小说中,美国犹太人这种左右为难,亦步亦趋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贝娄早期小说通过不同犹太人物的各种表现,向人们表明只有在爱的力量和指引下,怀着一颗宽厚、包容的心,与他人和睦相处,才能平息内心的焦虑,在保持自身民族性和人类普世价值准则下与他人、与社会构建美好、和谐的关系。通过文本分析,本文对贝娄早期小说中表现的文化冲突内核进行理论阐释,并论述贝娄早期小说的理论意义和人文价值。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索尔·贝娄早期创作的6部小说,其中有《晃来晃去的人》①、《受害者》②、《奥吉·马奇历险记》③、《雨王汉德森》④、《勿失良辰》⑤、《赫索格》⑥。在序言部分,首先对本课题研究中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梳理和界定,并概括地论述了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此外,序言部分还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冲突的实质。从理论角度阐释犹太文化构成和美国文化实质,并对美国社会中存在的反犹主义进行分析,得出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冲突是亲缘家庭文化与资本主义个性文化冲突的结果。第二章论述犹太文化在贝娄早期小说中的具体表现,说明犹太文化是以家族民族利益为基础,选民思想为核心的文化形式。第叁章论述贝娄早期小说中表现的美国文化特征,具体说明美国文化以资本主义适者生存理论为基础,个人主义为内涵,是和犹太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类型。第四章从贝娄早期小说中的细节入手,以美国犹太人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的压力为出发点,论述犹太民族文化与西方世界价值观的对立表现,说明美国犹太民族与美国基督宗教主流文化离而不游的关系。第五章论述贝娄早期小说人物为了摆脱困境而做出的努力和尝试。总结其殊途同归的创作模式,即认识到爱的力量和作用,应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与他人和解、与社会融合。贝娄的早期小说通过民族的视角来观察世界,然而,他的作品却又超越了民族的概念,在关注美国犹太人命运的同时,把民族的命运上升为整个人类的命运,从而为人们指出一条民族和解、文化多元、美美与共的康庄大道,这对于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今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陈亚斐[4]2009年在《索尔·贝娄在《赫索格》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化构建》文中指出索尔·贝娄是继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美国最着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索尔·贝娄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及其许多其他奖项。他的作品擅长刻画现代社会中人们在精神危机、无根性、缺乏身份认同感的困境中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社会的理解。而他作品中目光犀利、内心敏感的知识分子正是贝娄针对这种现代困境所构建的典型人物。在贝娄的作品中,知识分子作为现代人的代表,他们与种种现代困境的斗争更加突出地体现了贝娄的人文关怀。《赫索格》是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也是他涉及社会问题最多的一部小说。索尔·贝娄在这部小说中讲述了一名犹太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探寻人生意义的心路历程,展现出作者对人类生存的理解,反映了犹太精神对索尔·贝娄的影响。本论文由叁部分组成。导言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对《赫索格》以及索尔·贝娄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知识分子这一核心概念。第一章介绍索尔·贝娄的生平和《赫索格》以及创作的内外语境。第二章从叁个方面论述作者对赫索格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化构建,即异国他乡的精神流浪者、行为荒诞的逃避异化者、无根基困境中的迷茫抑郁者。第叁章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研究赫索格知识分子形象的构建。本章从在现代社会中构建独立身份并消除麻木心理的意义,有良知的社会知识分子反映出的生存方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叁个层面,论述贝娄知识分子形象构建中的社会文化要素,揭示其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意义。结语部分说明赫索格的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意义。即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应当像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一样,不向强权低头,而是坚持正义和真理,克服麻木心态,努力建构和保持自己独立的文化身份,建立拥有归属感的家园。

孙尧[5]2012年在《索尔·贝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问题》文中指出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是美国较早意识到当代知识分子精神正在发生重大变异并面临严重危机的作家之一。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犹太裔作家,在其长达60年的文学创作中,集中关注了自己熟识的美国知识分子(包括贝娄本人)所面对的问题,深刻地反映了当代美国文化的嬗变,暴露了当代美国社会和文化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研读贝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问题,既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当代美国知识分子的真实处境和精神世界,也有助于美国知识分子重新审视美国社会、美国文化和美国知识分子自身。

张丽华[6]2006年在《论索尔·贝娄关于人类存在的思考》文中认为索尔·贝娄是二战后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及众多其他奖项的获得者,贝娄被看作是继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美国主要的小说家。贝娄善于通过对他所熟悉的知识分子的描写,来剖析现代社会中人类对于自身意义的探索及其对社会生活真谛的追寻。《赫索格》发表于1964年,被视为贝娄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成为美国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小说讲述了一名犹太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执着追寻以及他对于人类真正存在的最终理解。这部小说不仅反映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贝娄的影响,而且也体现了贝娄对于人类及其存在意义问题上独到的见解。而这也正是本论文试图论述的核心。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前言。该部分简单回顾了一下前人对于《赫索格》所作的研究并简要指出本论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出版以来,索尔·贝娄的代表作《赫索格》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和评论家,并以其对一名犹太知识分子在充满焦虑的六十年代寻找自身意义的深刻细致而又不乏幽默的描述,赢得了众多的赞扬。它标志着贝娄在写作艺术上的进步与发展。评论家们曾就这部小说的诸多方面进行过研究,如主人公的性格与心理模式,小说的结构及叙事技巧,小说的思想主题,以及小说中体现出的犹太性。许多评论家在分析和研究《赫索格》时,将贝娄与存在主义联系起来。本论文写作的目的是要通过对《赫索格》哲学意蕴的探索,试图更加全面地分析贝娄对现代社会中人类及其存在的理解与思考,同时对于索尔·贝娄与存在主义的关系,给予一个新的,更加客观的评价。第二部分主要讨论索尔·贝娄与存在主义哲学的关系。指出贝娄小说的主题与存在主义哲学所关注的核心是一致的,即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探索。作为西方一

车凤成[7]2011年在《为被承认而斗争—贝娄作品主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论文认为,贝娄作品的主题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犹太人为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承认而奋斗的过程,其早期作品反映了普通犹太人为进入美国主流社会而遭遇的承认困境,中期和后期作品在描述广阔美国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分析了美国社会中的技术崇拜风气不但导致人与人之间多层次交往的单一化,也使得知识分子难以在美国社会发挥他们正常的价值与功能。与此同时,论文也分析了美国社会技术崇拜风气背后的终极原因,指出技术崇拜不但与物质至上论有关,也与物质至上论影响下引发的个人主义及其导致的人的自我封闭直接相关。论文指出,贝娄并没有停留于单纯的社会现象描述,他还从“犹太伦理”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即从犹太伦理出发,不同个体与不同的社会层面是互为相关的,作为个体的人需要从与作为“他者”而存在的别的个体之交往与相互承认中补充自我的不足;而个体自我在别的个体自我眼中也是作为“他者”而存在的,这既要求不同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避免“自我中心”倾向的出现,也要求美国社会中的不同群体超越彼此的界限并在将美国社会建设成为一个“价值共同体”的过程中而相互合作。论文指出,犹太人之所以追求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承认一方面与美国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风气相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社会中不同人群之间存在的地位不平等现状,地位的不平等使得整体美国社会呈现出一种“中心—边缘”的分布格局,这既使不同人群相互割裂,也使他们之间存在蔑视与被蔑视的区分,而犹太人之“被承认”一方面就体现为犹太人向美国社会中心地带的靠拢,另一方面也要求者美国上流社会的开放与宽容。而所以出现“中心—边缘”的社会格局则主要地与“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存在相关,该思维模式使得生活于那一社会中的人被划分为“当权者/无权者、主人/奴隶以及主体/客体”等既互有差异、又彼此交叉的存在形态,这种同时被蔑视而又不得不互有交往的生活形态使犹太人、也使普通人感到心力憔悴。而无论是犹太人还是非犹太人个体,他们因遭受蔑视而使其社会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客观化存在物,这就使得他们在生活、就业以及与同一社会别的人群相处过程中始终感到被排斥与被压制;面对这种生存状况,贝娄人物或选择流浪远方或选择回归自我内心世界,但他们更多地选取了努力融身于美国社会的办法,希望由此获得美国社会对他们的承认——追求对等的做人权利与生活权利。论文指出,面对美国社会中不同人群之间的在宗教、种族方面等方面的差异,贝娄认为差异的存在是难以消除的,但这并不排除对于不同人群之间共性的承认,这是他们进入普遍交往的前提;而承认不同群体之间的共性并不妨碍各自差异的存在,换言之,只有在承认共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维护各自的差异,否则人群之间的差异就存在被永久化的可能,这一点正是贝娄作品中最具人道主义关怀的价值所在。论文共分为五部分。导言是关于贝娄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以及论文研究目的;第一章论述“亲情关系的断裂”,着重分析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在“相互承认”过程中家庭关系的变化;第二章论述“技术崇拜下社会关系的转型”,着重分析技术及其社会控制以及不同人群相互间的关系,尤其对犹太知识分子在美国社会的遭遇进行了分析;第叁章论述“犹太人与他者问题”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犹太伦理以及他者内涵的变化;第四章论述“界限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指出犹太人必须超越窄狭的犹太人身份定位,以美国为家并为将美国建设成为一个“价值共同体”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结语对前文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1]. 对《赫索格》主人公心理模式的分析[D]. 麻书琴.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2]. 赫索格的心灵突围[D]. 张蓉.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 家族伦理与丛林生存法则的冲突[D]. 高迪迪.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 索尔·贝娄在《赫索格》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化构建[D]. 陈亚斐. 湖南师范大学. 2009

[5]. 索尔·贝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问题[D]. 孙尧. 黑龙江大学. 2012

[6]. 论索尔·贝娄关于人类存在的思考[D]. 张丽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06

[7]. 为被承认而斗争—贝娄作品主题分析[D]. 车凤成.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对《赫索格》主人公心理模式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