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分析_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我国企业FDI的区位选择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位论文,我国论文,企业论文,FDI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3]01-021122-0722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领域的放宽, 许多跨国公司加大了对华投资力度和广度。同时,一些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意识也逐渐增强,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以及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纷纷走出国门,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以发挥“后发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因此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投资额也显著增大。由于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可以对其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而投资区域的选择又常常对这种促进作用能否生效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分析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是否合理以及中国企业该如何进行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是有必要的。本文将通过对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对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提出策略建议。

一、我国企业FDI的区域分布现状

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共新设境外企业312家,协议投资总额9.7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7.9亿美元。截止2001年底,我国累计境外企业6610家,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分布区域所占份额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北美、澳大利亚和港澳地区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最为集中。从单个国家和地区看,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排名前四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香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见表1 )。总的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且分布相对集中,主要位于亚洲的香港、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以及大洋州的澳大利亚,而对欧洲的投资较少,仅占6%, 是所有地区中最少的;对发展中国家较多的亚洲(不包括香港和澳门地区)和拉丁美洲投资明显少于发达国家居多的北美洲;对非洲不发达国家的投资在各地区比较属于中等。

图1 我国企业FDI分布区域

表1 我国企业FDI投资额

我国大量境外企业集中在港澳、东南亚、独联体等相邻国家和地区,其原因有二:一是地理位置的相近和人文的相近,可以减少“精神差异”带来的成本;二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不够成熟的低级阶段,比较优势尚不突出,投资于邻近国家和地区往往更容易使比较优势得到发挥。同时应该看到,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所占比重近年明显增长,且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也反映了一个普遍趋势即发达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地位重要性日益增强。对我国企业个体来讲,渗入发达国家有利于加强管理和控制,并可以不断学习积累当地先进经验,避免因管理能力滞后可能造成的经营挫折。

二、我国企业FDI的区位决定因素分析

(一)关于FDI区位选择的理论综述

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出现任何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一般理论,但对外直接投资与其所选区位之间的关系不少理论或多或少均有涉及。这些理论包括区位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其中,区位理论主要研究工商业活动在空间分布的规律,它考察的区位因素有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集聚因素、市场因素和行为因素等。但这些因素涉及的主要是东道国的经济因素和对外投资企业的活动,而对国际直接投资产生重大影响的东道国政治、社会文化、制度政策等却被忽略了。因此,区位理论虽然是后继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区位理论的基础,但由于其片面性在此就不进行赘述。根据本文的需要,我们认为,在进行理论阐述时,所选择的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应适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能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起到指导作用的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为此,我们选择的主要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生产折衷理论。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区位选择导向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从厂商的产品创新能力角度来分析厂商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范畴。弗农认为,新产品从上市开始要经历诞生、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他将各阶段依次命名为:产品导入期、产品增长期、产品成熟期和产品衰退期。在产品导入期,新产品在发达国家产生并开始大规模生产,这时产品主要满足本国市场的需求,只有少量出口到其它较发达国家,在此阶段生产未发生转移,因此也就没有国际直接投资;在第二阶段的产品增长期,较发达国家开始仿制该产品,同时这些国家的政府也可能采取政策扶持本国企业发展新产品以替代进口。创新国为维持市场或扩大海外市场,或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绕过贸易壁垒或以许可证方式获取收益;在产品成熟期,发展中国家经历着较发达国家在第二阶段所经历的过程。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均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逐渐获得生产该产品的技术;最后在产品的衰退期,创新国的技术垄断优势完全丧失,产品生产成标准化,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期生产完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的产品需求主要是通过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得以满足。

图2 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虽然弗农的理论好象只是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并没有直接讲述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但实际上,该理论形象地设想了产品在不同阶段其生产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转移的情况,从而蕴含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根据其所处的产业的发展阶段的不同选择不同选择不同的投资区位的思想。

2、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区位选择导向

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在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从双方国家的比较优势及投资国要素禀赋比率的动态变化来解释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趋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而对东道国来说是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进行。从边际产业开始对外投资,可以使东道国由于缺乏技术或生产经验等原因未能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而投资国也能够通过产业的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可以说,比较优势理论的区位含义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的区位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认为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选择与本国存在一定产业梯度的区位进行投资,而这些区位往往处于本国产业的下游梯度。

3、生产折衷理论及其区位选择理论

邓宁的生产折衷理论将国际贸易理论和以垄断优势为代表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结合,从中选出三个最关键的变量:厂商特定资产所有权(O),内部化(I)和国家区位(L ),将这三者综合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邓宁认为,当厂商拥有特定资产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一国是否有区位优势决定了厂商对该国是进行直接投资还是出口贸易。在这里他论述了区位优势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邓宁比较全面地总结了能够吸引外国投资的区位优势因素,其中包括:自然和人造资源及其在空间分布,投入品的价格、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劳动力、原材料、能源、零部件和半成品等),市场规模及其发展潜力,贸易壁垒,国家外资政策,基础设施保障,跨国间意识形态、语言、文化、商业惯例以及政治差异,研究和开发,生产和营销集中所带来的经济性,经济体制和政府战略, 资源分配的制度框架等的宏观经济环境等。 在1998年的《区位和国际企业:一个被忽略的因素?》一文中,邓宁指出了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第一个趋势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在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二个趋势是跨国公司从寻找能发展其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区位转向寻找那些能强化或补充其核心竞争力的区位;第三个趋势是国际直接投资区位流向的决定因素的综合性大大增强。邓宁所指出的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这些新趋势,在如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得到了印证,而对处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初期的中国企业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我国企业FDI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

根据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按时下流行的分类可分为非制度因素和制度因素。其中,非制度因素分为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及资源、原材料成本,市场规模及其增长率等)、基础因素(包括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它配套服务等)和地理因素(东道国与投资国的地理距离及社会文化差异等);制度因素又分为政治制度(包括政策连续性、政局稳定性等)、经济制度(包括贸易壁垒、对外资态度、外汇制度及双边投资保护条约等)、法律制度(法律完善程度)和企业运行的便利性(信息的可获得性、社会设施、政府清廉程度等)。因为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国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以上这些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某些对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特殊意义,从而具备这些区位因素的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企业有特定的区位比较优势。

1、我国的工业体系已相对完整和独立, 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行业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技术和小规模生产技术,而由于我国市场的饱和这些行业很多出现了生产过剩现象。因此,根据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那些经济发展水平类似或低于我国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我国来说有特定区位比较优势。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处于产业梯度下游,这些产业的潜在比较优势因为技术缺乏无法发挥出来。而通过对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不但可以带动这些国家的发展,我国也可以通过产业转移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正如邓宁1998年所指出的,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以知识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那些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居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高新技术跨国企业来说具有特殊的区位吸引力。我国一些高科技企业例如海尔、联想纷纷到美国进行投资,也正是因为美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通过直接投资可以利用当地的智力资本和技术“溢出效应”,获取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3、 投资国与东道国的社会文化差异有时会对直接投资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而东南亚地区不但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类似,同时由于地缘上的邻近性,在社会文化背景方面与我国也存在相似性。另外,该地区大量华人华侨的存在,对我国企业的投资不但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而且减少了企业的进入障碍。

三、我国企业FDI区位选择的策略建议

基于以上对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论述和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对我国企业区位选择的建议如下:

1、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以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为重。

根据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区位选择应以邻近的发展中国家为投资重点,一方面可减少投资的风险,符合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国家宏观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这些国家对我国的特定区位比较优势。

2、 应根据不同类型企业所需区位优势侧重点不同选择不同的投资区域。

市场开发型的企业在选择投资区位时应以目标市场所在地为导向;资源开发型企业可将把东南亚、拉美和非洲的资源丰富、劳动力多而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作为投资重点;追求战略资产型企业在西欧、北美的拥有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可以享受外部经济优势;追求效率型企业应以经济水平有一定发展的较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为投资重点,例如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澳大利亚和一些欧洲国家。

3、在国外进行研发应注重寻求产业群集,以获取区域创新优势。

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选择区位时,应有意识地将业务设在靠相关公司群集的地点,因为群集集中了资源和能力,如要求苛严的买方、专门化的供方、高级人力资源、金融机构和发展完善的支持机构等等。处于群集中的企业很容易获得研究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外溢效应,从而获得相关技术;同时,完善而集中的产业体系更强化了对相关产业领域的研究力度以及对新技术的快速反应能力。由于对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获取的便捷性,使企业的创新更具有优势。□

标签:;  ;  ;  ;  ;  ;  ;  ;  

中国企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分析_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