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案例
吕向春
摘要:本文例举了《孙权劝学》的教学案例,目的是为了谈谈初中文言文课堂中的学教改变,以期给我们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学教改变;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近日,南湖区在2014学年第一学期倡导 “基于学习力发展的学与教方式变革”活动。提出:心随课动,课随心动;让学生活起来。本课将借助文言文教学,尝试学与教的改变,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求知为主线,引导完成学习。
《孙权劝学》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是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是一个名人单元,写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记述了他们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
《孙权劝学》叙述了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章简练生动,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绝佳教材。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的思想,本文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自信心也是教材设置这一课的主要目的。通过本堂课,既可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与治学方法,也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可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一、资料补充
1.作者及相关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前后共1362年。《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3.课文简介
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既有君臣对话,也有朋友对话,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全文的精彩之处在于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二、预习题
1.在这场“劝学”中,为何劝、如何劝、结果怎样?2.请你结合文章分析吕蒙、孙权、鲁肃的人物形象。
[案例描述]
片断一:理解文章,初探形象
师:题目《孙权劝学》,重点在哪里?
生:劝。
师:这是一件有关劝的事件。那么你可以分化它把它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吗?
生:三个问题:为什么劝?怎么劝?后来呢?
师:同学们能围绕这三个问题去找对应的原文吗?
(生找出原文。)
师:向你的同桌解释你找到的这段话的意思。如果遇到两人都不能解答的问题,请板书到黑板上。
学生互助学习。
学生提问。
学生互助答疑。
教师解惑。
【评: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自觉从整体入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再由整到分地去探究人物的形象。采用同桌合作的方式,先两人齐读再相互讨论,找出原句进行解答。再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疏通主要句子的文意。然后由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提出疑问,并板书在黑板上。学生提问,学生解答。这样做,让学生由原来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锻炼了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集体意识,提高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片断二:朗读品味,探究人物
师:同学们合作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现在来读一读课文,探究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
(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通过朗读来分析人物的形象。)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 、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不悦、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鲁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奇、赞叹
吕蒙: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
通过阅读体会人物的语言,从而总结出人物性格特点。
【评: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已经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深层次内容和意义,了解到读书的重要性,可以说有了教育意义。在反复诵读和品析语言的基础上,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通过四人小组的合作探究来解决,再次实现自己产生疑问自己解决疑问的课堂效果。】
片断三:联系文章,感悟启发
师:这篇文章与同学们联系紧密,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又感悟到了什么?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吗?
(学生发言。)
师:你积累过关于学习的文章或古诗文名句吗?
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评: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延伸到知识的积累。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实践能力。文言文的学习,不但要学会积累,还要会知识迁移与运用。】
片断四:整理思路,当堂背诵
因为有了前面环节的读、品、析,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把握,文章的脉络就十分清楚,这样的前提下,要求当堂背诵也就顺理成章了。考虑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差异,老师对学生能背则背,不能背就读,课堂在课文的吟诵声中结束。
【评:熟读成诵,符合古文的学习特点,也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更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反思]
这节课仍是一个常态的教学课,沿袭了七年级一贯的古文学法与教法。因为七年级时已经尝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学古文,学生已经基本适应这个方法,整个课堂都处在一个非常活跃的氛围之中。应该说,课堂的效果如预期一样,进展非常顺利。
徐江老师在《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中提及:语文教学其实存在两个基本问题——该教的教得不太好,不该教的教得又太多。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学与教往往处于很尴尬的境地。传统课堂的学教关系,往往是教大于学,老师张嘴,同学动笔。其实,对任何一位教师而言,教更是为了不教。为此,我尝试着从文言文的教学中探究,如何让学大于教,以学导教。从七年级开始,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就尝试采用这样的方法:
1.读书百遍,现其义
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至关重要。诵读,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布置预习作业,主要是诵读为主,采用不同方式阅读:默读、自由朗读、合作读、互读、齐读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朗读,学生能自然疏通文章大部分的字词义。然后,布置第二项预习作业——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同时,圈画出有疑惑的字词句,课上提问。这是基础的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2.多问多思,通其意
八年级的学生,有许多不太愿意主动举手,那就改变一贯的激励方法。问题和疑惑是激活反思的内在动因,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学生“你提问我解答”的自助学习方式,主动发现问题和疑惑,这比教师直接出示问题更重要。培养问题意识,建立觉察性。让解决困惑的需求成为整个课堂中具有导向性的要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成为了古文课堂的一条情节线,一步一步推动,让学生既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主动探究的习惯。从七年级到八年级将近一年多的积累,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会了自我提问、互助答疑的学习方法。黑板则成为了他们提问和答疑的最好场所。
3.多答多记,悟其文
本课中,学生寻找的问题也是如往常一样多,黑板上几乎大半的都是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板书发现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然后,帮别的同学解决他们的问题,也板书在黑板上。所以,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同学们的提问与解答。在此基础上,一边与同学们纠正不恰当的理解一边探究分析文章内容,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学与教的改变,是转“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教会学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尊重学生探究的成果,使学习成为一个既有乐趣又有收获的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自主探究,通过合作将个人的学习力转变成组织学习力,使教学改变传统单纯的形式,给古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314050 )
论文作者:吕向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6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4
标签:学生论文; 文言文论文; 课堂论文; 文章论文; 孙权论文; 知识论文; 资治通鉴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6月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