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实践论文_吕春龙

班组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实践论文_吕春龙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 300452

摘要:班组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组织单元,卓越的班组管理水平将形成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生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安全文化建设是保证企业科学持续的根基,无论是安全管理还是安全文化建设,都应将基层班组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班组安全管理机制,推进班组安全文化的引领作用,需要不断进行班组建设具体对策和实施措施的创新。基于这些要求,本文首先对班组安全管理的建设和完善进行详细阐述,然后对班组安全文化在企业的建设实践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班组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引言

随着社会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的逐步提升,安全成了企业存在的基石。确保每项任务符合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程的要求、确保每个员工作业行为都处于安全健康的环境,才能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而班组是企业一切生产作业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因此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要从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抓起。班组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直接体现,优秀的安全文化可以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员工身上,可以将合规生产的安全意识逐步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员工的行为中。只有加大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力度,才会实现企业生产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

1 班组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将班组安全管理视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建设的一个关键点,并通过实践验证了班组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1 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在企业班组管理中的有效构建首先可以直接影响企业员工,对于班组成员能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其能够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进而促使员工工作得到较好优化和规范控制,避免自身频繁出现违规操作。据以往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良好的班组安全文化可以明显降低员工不安全行为发生几率,相应的隐患和事故发生几率也会下降;而不良的安全文化更容易影响员工养成不良习惯,频繁发生不安全行为,忽视了安全规范的操作的重要作用,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二)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基于班组管理中安全文化的有效创建而言,其不仅仅可以促使各个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还可以较好促使各个员工明确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求,如此也就可以在后续明显提升自身操作的规范性,进而最终确保相应生产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较为理想的条件。当然,随着安全文化的有效构建,还能够较好调动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体现更强的工作主动性,最终优化工作效率

(三)有助于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安全管理体系是未来一段时间里各行各业通用的安全管理方法,而班组文化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班组的生产作业可以为体系建设提供最原始和最直接的数据,作为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始资料;体系各要素落实到制度和规程上,也将由班组来贯彻执行。从体系建设和管理角度来看,如果企业各个班组可以在管理中注重安全文化的构建,必然也就可以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较为理想的安全文化氛围,促进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最终促使整个企业安全生产更为安全可靠。

1.2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误区

在开展班组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工作的误区,错误的方法不仅严重影响班组建设的成果,有的甚至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

(一)重视形式,轻视效果

一些企业将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视为是单纯的宣传工作,忽视了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将活动、团建、甚至是聚餐当做文化建设的内容来做。缺少体系的思维和正确的方法,也就难见实效。

(二)泊来制度,脱离实际

由于对班组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企业过分“拿来主义”,将其他企业班组建设的制度规程照搬照抄到自己的企业。忽视了不同企业形式、不同作业模式和不同发展阶段,导致制度规程在企业的不适用。

(二)僵化执行,缺乏主动性

有些区队不是从全队整体工作统筹安排,给班组自主管理创造条件,而是直接插手班组的具体工作。这样一来,班组只能机械的干活,很难激发班组的创新意识和工作活力。这种“被动式”管理,影响了班组的工作主动性,使班组工作越来越僵化[2]。班组安全文化不能凸显班组自身的特点,使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2班组安全管理实践

2.1班组长能力建设

班组长是兵头将尾,是班组安全管理的核心,班组长的素质对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从班组长岗位设制、班组长任职条件、班组长聘任及解聘、班组长待遇、班组长职责和权力、班组长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统一规范,加强班组长的培养、选拔和管理。在班组长的选拔上要提高班组长的准入门槛,选拔有德行、有技术、有威望、有责任心的同志担任班组长,真正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同志选拔到班组长岗位上来。在班组长的培养和管理上要加强班组长思想道德、精细化管理、民主管理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打造高素质的班组长队伍[3]。

2.2建立班组安全管理组织

班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工作,班组管理中的班组安全管理组织建设是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因此要做好这项系统的、长期的管理工作,完善班组安全管理组织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建立班组安全管理组织,其中包括人员的建设、管理机构的建设以及安全管理资源的建设等等。并将每一位基层员工的工作职责确定出来,使员工在安全管理建设工作中做到各司其职。其次要对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进行确定,可以以月度、季度、年度的不同阶段设立目标和工作计划,因为班组安全管理针对的是班组基层员工,因此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面对的也是基层员工,要根据基层员工实际的管理情况展开工作[4]。

2.3制定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安全班组的建立来说,首先将班组的安全管理组织系统的建立起来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更重要的是要制定安全班组安全管理各项管理制度,有了全面完善的工作制度,才能够促使班组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才能为员工的不规范工作行为提供合理的参照。因此制定安全管理细则和大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使项目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在班组建设之初就要针对班组将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和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制定出来[5]。

2.4设置班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

为了将基层员工的工作潜力进一步激发出来,班组要根据员工的具体工作表现对员工进行一定的评定,将班组安全管理激励政策制定出来,对班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进行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切合班组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转变员工的工作理念,使他们将以往的“要我安全”工作理念向“我要安全”的积极理念转变,只有使员工从自身出发,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观念,他们才能积极主动的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企业可以制定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将安全生产要素融入进去,对安全绩效优良的班组进行资金奖励,对安全绩效差的班组不仅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机制,还要加大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6]。

2.5完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也是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营造班组的优良工作氛围,提高基层员工的安全工作意识。每个班组都要定期举办班组例会,在例会上进行安全管理实践、班组施工缺陷或隐患的教育工作,将员工在生产建设中的不足指出来,督促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其次要听取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将他们在工作中的安全生产建议及时进行总结,并以班级管理制度方式公布出来。可以在班组设置安全宣传栏、班组风险公示、信息通报与反馈等一些班组学习角落,培育良好的班组安全文化氛围[7]。

2.6职工素质建设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是职工,因此,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在班组管理的各个要素中尤为重要。首先是要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职工熟知安全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使班组长和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其次是要危险预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避灾自救、应急演练等方面的培训演练,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8]。第三是要通过亲情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以亲情演讲、班前会文艺演出的形式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从心理上构筑起安全第一道防线。

3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3.1提高安全管控力

企业要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扎根于实践中,用体系的思维持续改进安全管理,坚持生产过程中,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控力[9]。企业的安全运行是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运行的内部支撑力,为了将基层员工的生产行为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企业要善于借助安全文化来引导员工的思维模式。其次是要将主导产品的“制高点”牢牢把握住,在管理、产能和盈利上实现三个转变。分别是管理方式和生产水平的转变、企业规模化的转变、以及盈利能力的改变,另外还要做到三个提升,分别是科技提升、技术专利提升以及产品质量的提升[10]。

3.2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企业的基层员工是安全文化的实施者也是传播者,因此在安全工作的推行上,要将树立员工的安全文化意识置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只有将安全文化融入到员工的工作思想中,才能够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事业,从而建设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生产队伍,不断提升员工的集体凝聚力。因此,需要强化安全文化舆论载体建设,营造基层员工的安全生产氛围,企业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安全文化活动来实现,例如一些管理安全生产关系企业利益的主题活动或为企业发展贡献计策的主题演讲、集体参加安全文化考试等,通合适的方式见微知著,将积极的价值观折射出来,从而提升基层员工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以及帮助他们树立对安全生产的正确观念[11]。

3.3基于安全文化建设,注重安全氛围营造

对于企业安全文化的有效构建而言,注重安全氛围的有效营造是比较基本的策略和手段,营造较为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才能促使班组管理中的安全管理高效有序。在班组管理中需要重点围绕着多个角度进行安全文化的营造,促使班组成员能够清晰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价值,清晰意识到生产安全和自身的密切关系,进而也就能够引导班组成员思考如何优化和规范自身行为,尽量确保生产更为安全有序。当然,这种安全氛围的营造往往还需要寻求整个企业帮助,能够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较为浓厚的安全氛围,尤其是需要重点把握好对于价值观念的培养,通过视觉传达以及理念灌输等多种手段,要求各个企业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针对最为常见的一些侥幸心理或者是操作过于随意的问题进行及时规避何控制,保障企业生产运行更为高效有序。

3.4树立先进楷模,发挥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为了深化基层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将安全要求落实到工作实处,企业要不断进行安全文化氛围的建设,树立遵守安全的先进楷模,发挥标杆的示范作用,在生产实践中对基层员工进行工作指导。例如可以全方位、多渠道的对企业的先进员工进行表彰和鼓励,集中力量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迹,对先进人物或先进事迹展开大力宣传,还可以通过一些企业内部的先进事迹评比活动加大对安全文化的营造力度,使基层员工全都参与到评比活动中,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将先进楷模的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12]。

结束语

总之,想要将安全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控制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就需要持续加大班组安全建设的力度,只有持续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的力度才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波.树立安全意识,创建和谐班组——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保修分公司一厂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纪实[J].人民公交,2018(09):96-97.

[2]蔡良.采油厂班组安全管理中精细化理念的融入实践分析[J].化工管理,2018(26):88-89.

[3]王倩,施源,孙凯,王秀娟.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班组安全风险防控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6):46-47.

[4]孔清华.衢州检修分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安全管理的六个“不能少”[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17):21.

[5]王莉,韩灵羚.强化青年安全生产意识 多维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内蒙古一机集团三分公司305车间吊车班纪实[J].中国军转民,2018(05):56-57.

[6]姜辉,刘志超,许东升,郭全博,姚坤.国内电力企业班组安全管理策略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3):206-207.

[7]赵隽,彭建辉,潘冬春.建设班组JSA文化 提高员工风险辨识能力和意识[J].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18(02):43-46.

[8]白佳.煤化工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石化技术,2018,25(03):185.

[9]马云歌.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在基层班组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03):62+64.

[10]雒维英.“专家进班组”在八钢公司安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J].新疆钢铁,2018(01):52-54.

[11].矿山企业井下班组精细化管理创新与实践[J].中国有色金属,2017(S1):33-41.

[12]赵雷,李晨熹,郭昊,刘立源.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的因素控制[J].建筑安全,2017,32(12):32-34.

论文作者:吕春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班组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实践论文_吕春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