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施工中房屋裂缝控制措施探析论文_周国兵

建筑结构施工中房屋裂缝控制措施探析论文_周国兵

(江苏建能地基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2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其质量却频频出现问题,尤其是房屋裂缝的产生,不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性能,还严重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加以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施工中房屋裂缝的产生原因,并对其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建筑工程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施工;房屋裂缝;原因;控制措施

前言

在建筑结构的施工中,混凝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的抗压强度很强,但其抗拉强度却很低,再加上设计不合理、温度照晒、地基沉降以及施工中工程质量控制不到位等因素,就会造成房屋裂缝的出现。这种裂缝会造成墙面的渗水、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性能的降低等,给社会公众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也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进而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房屋裂缝的问题,针对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1建筑结构施工中房屋裂缝的产生原因

1.1设计不合理

工程的施工是依照设计图纸进行的,设计的不合理将会直接导致质量问题的产生。但是很多设计单位在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时,不能对建筑所在地的环境条件进行认真地考察,根据建筑环境、建筑规模选择合适的相关系数;而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一味重视视觉效果,使建筑物底层与上层混凝土的配比出现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1.2温度原因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建筑各个部位的温度出现较大的差距,也有可能会引发房屋裂缝的出现,这种裂缝通常呈现为四十五度、水平或垂直的形态,主要发生在砖混结构的平板建筑上。这些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建筑工程竣工后,由于受到阳光的暴晒原因,其温度逐渐升高。而砖混结构的建筑物隔热能力很差,因此其屋盖的温度上升速度快,且幅度大。但是砖混结构的墙体上升速度却相对较慢一些,其上升迹也不是那么明显,这就使房屋的楼盖与墙体之间出现较大的温度差。随着这种温度差的增大,由温度差所带来的剪应力和拉应力也随之增大,当这两个力增加到一定数值,超过房屋的承载能力以后,房屋就会出现裂缝。

(2)建筑物的楼盖由混凝土浇筑而成,而混凝土浇灌以后,需要经历一个不断硬化的阶段,在硬化的过程中,楼盖中的含水量由于蒸发不断减少,其温度则不断升高,而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并不受此影响,因此其温度未发生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两者之间温度差的增大,随之产生裂缝。

1.3沉降原因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是不会因为沉降的原因而产生裂缝的,只有当建筑物的地基发生严重的不均匀沉降,才会导致裂缝出现。这种原因所形成的裂缝通常出现在窗框的台角处,或是围护结构的转角处,其表现特征一般为正反的“八”字形。

2建筑结构施工中房屋裂缝的控制措施

2.1严把建筑材料的质量关

建筑材料是工程的构建主体,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想保证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杜绝房屋裂缝的出现,就必须严把建筑材料的质量关。首先,是采购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方在进行材料的选购时要对供应商的生产资质、信誉等有全面的了解,确保其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其次,在材料的运输、存储的过程中要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工具、方法,并对材料进行分类存放,要注意材料存储环境的气候、温度、湿度等条件,避免材料在运输、存储中发生变性,从而影响工程质量;此外,在材料的投入使用阶段,要通过抽样检查等手段对材料进行复检,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是符合施工要求的。而且,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要对材料的投用量等作好记录,对现场材料的具体情况进行严格监督,避免发生材料错乱的现象。底板钢筋混凝土的水泥对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很高,而水泥的特性又很容易因环境发生改变,因此在投入制作之前,一定要经过复检。而且,工程中要用到的水泥种类不止一种,要注意水泥标号是否正确。

2.2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在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对混凝土表面的处理不及时、不彻底,就很容易导致房屋裂缝的出现,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表面处理的重视。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的操作实现。在物理方法中,蒸汽清理的应用最广。蒸汽清理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相应的设备制作出大量的蒸汽,并使这些蒸汽以一个很快的速度直接喷射到混凝土表面,借用蒸汽的冲击力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杂质。喷砂处理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借用特定的精细磨料,通过压缩空气的力度使之快速冲击混凝土的表面,从而实现杂质清理的效果。以上两种方法都用到冲击力度,但如果混凝土表面的杂物较硬,或是粘结力较大,就很难将杂质清除,这种情况下可以选用离心式抛丸方法,这种方法的清理力度很强,可以达到无尘的处理效果。而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进行杂质的清理,常用到的清洁剂有磷酸三钠、碳氢化合物等。

2.3混凝土的泌水控制

要想对混凝土的泌水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要重视对原材料的选择,根据工程的具体环境以及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其次,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注意掺和料、外加剂的使用;此外,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也应该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进行革新和完善,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要严格控制时间,并应采取相关的措施,最大程度地防止反复振动现象的出现。在进行浇筑时,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并对每层的厚度进行科学控制,保证其在最佳范围内。另外,当混凝土即将进入最终的凝结状态时,最好对混凝土再进行一次抹面,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表层的致密度。

2.4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虽然现在混凝土的生产已经逐渐迈向商品化,对其配合比的要求也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但是施工单位也不应该就此忽视对配合比的控制问题。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以及相应的规范对沙子、水、水泥等的分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混凝土满足工程的抗压、抗渗等要求。此外,还应注意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在混凝土投入使用前,一定要对其坍落度进行试验,确定其在规定范围内,以免因为坍落度过大而造成房屋墙体裂缝的出现。

2.5提高建筑幕墙的密封性能

在我国现阶段的工程施工中,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幕墙的密封性能,通常会利用到框格内笼以及建筑幕墙的开启位置,并且尽可能地提高建筑幕墙的水密性和气密性,以此来实现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窗框扇的搭接,并对搭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要通过合理的设计以及施工的规范化确保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可正常运行,避免因排水不畅导致材槽中有雨水积存;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幕墙的密封性,还应在幕墙之间加设保温层。

3结语

综上可知,由于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房屋裂缝的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目前常用到的方法有:严把建筑材料的质量关、做好混凝土的表面处理以及泌水控制、科学合理地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提高建筑幕墙的密封性能等。但是随着建筑工程的日益复杂,其施工中的问题也在逐渐增加,需要我们加强对裂缝出现原因的研究,不断革新、完善其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小卫.建筑结构施工中房屋裂缝控制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4(24)

[2]梁蕾.建筑施工中房屋裂缝控制措施探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5(07)

[3]李雄.建筑结构施工中如何控制房屋裂缝探析[J].科技风,2013(03)

[4]李要飞.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探析[J].中华居民,2013(10)

论文作者:周国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施工中房屋裂缝控制措施探析论文_周国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