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论文_史梅梅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论文_史梅梅

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而,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将教学活动置身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教师应该成为教材的创造者;使教学过程能让学生经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冲突,使教学内容持续生成。

一、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学,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课堂。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现实世界是数学丰富的源泉,我们应当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链接”起来。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了好奇。我们就要紧紧地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富有趣味性、思考性、知识气息浓厚的生活情景,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新知。

例如在教学《辨别方向》一课时,我加入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五一’劳动节快到了,又会有许多游客到我们哈尔滨来参观、旅游。听说这回想在我们学校招收几名小导游,你们想来参加竞选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想!”继而我设计了回答问题竞选小导游的环节来复习以前所学过的四个方向,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引入新课的知识。

2、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开始,如果教师能恰当的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而多媒体的运用如果与教师的设计有机的结合,就会使学生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去积极思考问题,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

记得我在听一位老师讲授三角形的概念时他是这样处理的: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他用多媒体课件先出示一个“韦”字,问学生念什么。接着又出示了一个“口”字,然后将“口”字的一条边打开,将“韦”包围起来。形象的动画设计让学生们马上明白了“围”字的含义,纷纷答出了“围”就是首尾相接,没有空隙。一个教学难点在多媒体直观的演示下被突破了,学生也因此积极踊跃起来。

3、找准知识的趣味点,创设问题情境

华罗庚曾经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最便于自学的科学”。可见兴趣对学生进入数学领域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兴趣占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置身于愉悦的氛围中,这样才能更好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识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识的动力,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智慧。

在教学《生活中的大数》一课时,我利用学生们熟知的节目《幸运52》,以节目环节为贯穿点,当我在电脑上展示出李咏的照片时,学生们马上都兴奋起来了。

二、借助生活中的“学具”,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得不到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有的空间想象观念学生能很快地建立,有的空间想象观念却需要借助工具来建立。利用学具教学可以使复杂的知识容易接受,使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也符合小学阶段孩子的特点。用学具教学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思维能力和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加强数学学具操作,发挥它的优势,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的能力。

比如在设计数学实践课《有多重》一课时,我借助了学生们身边常常见到的食品,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如:电子秤,还有许多牛奶、糖、大米等物品。在学习活动中我注重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再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开展各种实际操作活动。

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他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和发展的土壤。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他的原型。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特别的感兴趣,充满着好奇,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但掌握数学知识,更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和喜悦。

在教学《认识周长》一课的练习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帮助生活中他们喜爱的卡通人物加菲猫解决实际问题,所有的习题都是以平面图形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同时完成了由物体表面到平面图形的过渡。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出加菲猫设计师的四个问题,生动活泼的画面马上吸引了学生,大家都积极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设计帮助加菲猫解决问题,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多种多样。第二个习题的设计更多是发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学生观察两幅图猜测两个水上乐园的设计图的周长是否一样。此时,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学生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他们求知的欲望。此时,我把问题抛给学生:到底一样还是不一样呢?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们异口同声的答到:测量!接下来的教学有序而活泼,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到了测量的活动中,并且运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当学生们用自己的办法找到了正确答案的时候,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用得着数学,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这一挑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数学,用数学,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

论文作者:史梅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论文_史梅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