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决定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很多时候真正的学习并没有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发生在学生与数学之间。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答案,我觉得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数学更容易发生。
一、有趣的课堂导入是让数学真正发生的有效前提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要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会花更深的工夫去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和深层次地挖掘教材,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将学生带入数学知识的王国,课堂上与学生心与心地沟通、情与情地交融,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思维空间,使快乐充满数学的天空。为此,我在教学设计中注意按照教材的特点,在挖掘教材上下工夫,配以多媒体设备的精彩辅助和学具设计有趣的导入。
例如,教授“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时,首先以竞赛的方式导入——涂颜色比赛(大小不等的纸张),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面的面积,然后通过感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事物的面的面积。教师负责做好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建立了清晰表象,以此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什么是物体的面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乐享学习。
二、有趣的研学过程是让数学真正发生的构建关键
俄国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热情、真诚、民主的教师,营造出来的课堂是和谐的、真诚的、温馨的。学生在这样放松的学习氛围中,能够充分地调动自身乐于学习的情感,并享受其中。
在课堂中,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首先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有享受成功的愉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不寻常的组间竞争带来了主体性的不寻常的发挥,让学生尽情享受了随之而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换来了合作能力的培养、群体凝聚力的增强、学习自信心的激发。
三、有趣的评价方法是让数学真正发生的良好措施
小学数学的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倾注其真情实感,在倾听学生时,应从眼神、语言、表情和身体姿态各方面,充满关注和期待,这对学生是无比重要的精神力量。激励评价的关键是老师的表扬, “你的思维很严谨”、“说得很有道理”、“讲得真精彩”等赞扬和激励的话加上教师身体语言的交流,就能点燃学生的情感火把,使他们真切地获得自信与成功的感觉。对于说错的学生,也决不能漠然置之,要想方设法减轻学生因发言不好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在适当时候再给机会,让他们尝试获得成功的欢乐;激励评价也可以是来自同学的,和谐的课堂文化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还需要同伴之间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激励评价还可以来自自我的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时,应让学生明确:首先要肯定长处,不要谦虚;其次要承认差距,不要虚伪,并且要敢于发言,不要保守;激励评价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白板设计小组争星、男女生对战等等评价方式,深得学生喜欢。课堂上每抛出一个问题,总会有很多学生积极举手,可是每次我都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挑选几名学生回答,没有得到回答机会的孩子会有些泄气,所以每次课堂结束都会反馈没有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告诉他们,他们的积极性老师都看在眼里,在下次的课堂上,会优先让他们发言
四、有趣的教学手段是让数学真正发生的精彩亮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乐学”,并使学生让“乐学”中获取知识的源泉,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小学生活泼好动,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课堂的秩序以及教学进度,很多老师拒绝学生开怀大“讲”,久而久之课堂变成了好学生的“表演”、“作秀”,这种做法导致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表现的机会,慢慢地学生就失去学数学的兴趣。
我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是这样设计练习的:同桌比赛做练习题,做完习题后来当啄木鸟医生,在同桌做错的题里面找错误的地方,然后把找错误的地方当虫子捉出来,比一比谁是捉虫子能手。学生们兴致非常高,认真地捉“虫子”。他们挑出了许多的毛病:竖式写得不工整的;得数里的余数漏写了;试商错误的;末尾的零没有补上的……他们时而低声讨论,时而大声争辩。在这愉悦的环境中,学生们无拘无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这外在的“动”促进了学生内在思维的“动”,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个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眼、耳、手、脑同时并用,学生自己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每节课都能体会到数学学习成功的愉悦感。从而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乐享学习”成为课堂的助力军,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变厌学为乐学。
美国数学教育家舍费尔德曾说过:“我所希望的并非仅仅是教会我的学生解决问题——特别是别人所提出的问题,而是帮助他们学会数学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切愉快因素,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得到锻炼。
论文作者:刘延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3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发生论文; 教材论文; 评价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3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