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组织程度以适应国际竞争:流通业组织的探索_规模经济论文

提高组织程度以适应国际竞争:流通业组织的探索_规模经济论文

提高组织化程度 迎接国际化竞争——流通产业组织化问题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织论文,程度论文,竞争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流通产业也逐渐地向世界敞开了门户。外资商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窗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诸多海外知名的商业集团,海外名店纷纷抢摊登陆。从“百佳”、“7—11”到“家乐福”、“山姆会员点”、“沃尔玛”,迄今已有十多家国际性商业企业在深圳开设了分店。其购物环境、服务设施、价格水平令市民和商家都大开眼界。商家在拓宽视野的同时,也初次直接感受到国际竞争的压力。在广州,虽然外资商业数量不如深圳那么多,但其反响则不亚于前者。广州的市民先是为“吉之岛”的“未来街市”的现代化而着迷,后就为“万客隆”的廉价而“疯狂”。广州商界则惊呼“洋将入侵”。国内其他大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形。

国际竞争已近在眼前,而对强劲的对手,国营商业企业出路在何方?

商场如战场。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我们应探讨一下竞争对手优势何在。外资流通企业的业态多种多样,从便利店、超市到百货公司、仓储式商场,应有尽有。其特色也不尽相同,有的接近居民点通宵营业;有的日用品齐备价格相宜,有的精品总汇质优价贵;有的远离市区价格低廉。尽管外资流通企业的个态不同、商圈大小不一、定价策略或高或低、经营品种或专或全,但在决定流通效率的重要一环,在企业组织形式上它们是一致的。它们均以连锁的方式经营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外资流通企业虽是单个或数个进入中国市场,但其背后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连锁体系。“7—11”拥有6000 多家店铺,其母公司伊藤华洋堂1996年销售总额达3036.68亿美元; “沃尔玛”拥有2000多家折扣店;有400多家的“山姆会员店”,内有20 多家配送中心,1996年销售总额达936.27亿美元;“家乐福”拥有2000多家大型超市,1996年销售总数额达289.87亿美元(资料数据来源《中国商报》)。规模庞大的连锁体系给进入中国的店铺以强大的后盾,令其分享到规模经济的效益,创造出竞争优势,其主要表现在:

1.进货成本低。连锁体系以统一大批量进货可加强买方在买卖双方的竞争中的势力,可争取到较低的价格,较优的支付条件。同时,由于进货规模大,可绕过批发商直接从工厂进货,这样就缩短了流通渠道,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减少了进货成本。进货成本低,销价自然也就较低,以广州万客隆为例,据抽样调查,其价格水平比其他商场低15%~20%左右。

2.费用水平低。由于连锁体系有统一的CI设计,管理规范条例人员培训计划、广告宣传等等,这些都是现成的进入到中国店铺可节约部分的费用。

3.专业化分工细致、管理经验丰富。由于连锁体系规模庞大,令细致的专业化分工成为现实。采购、配送、仓储、商品陈列、财务、市场调研、公共关系、经营决策等都有专人负责。细致的专业分工,促进了经验的累积、效率的提高。进入中国的店铺在开业之初便可以在各项工作中分享到积累多年的经验,其工作绩效自然胜人一筹。

4.周转速度快。连锁系统都拥有先进的电脑网络,可及时了解各处的销售、库存、资金等情况,决策者可根据有关信息及时作出决策,并通过网络迅速传遍各职能部门,指导下一轮的经营。信息流能在企业内部快速周转可提高决策的及时性,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在信息流高速周转的基础上,连锁体系安装了先进的配送系统,实现物流高速周转,降低物流成本,开发出“降低物流成本”这个第三利润源,这又是外资流通企业的过人之处。

我们认为,外资流通企业的长处在于规模经济效益。这个长处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并依仗这一优势进入商品市场,则要取决于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考察流通产业的组织化问题,一般沿用美国经济学家席靳的模式,即“结构——行为——效果”模式。下面,我们也将运用这一模式来分析我国流通产业的组织状况。

(一)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构成市场卖者(企业)相互之间,买者相互之间以及卖者和买者之间等诸多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从而决定产业组织的竞争性质及产业效果好坏的基本因素。市场结构一般可以从产业集中、规模经济、进入壁垒三个主要方面加以考察。从这些方面来看,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的市场状况是:

1.产业集中程度低。

根据有关资料,1993年美国前50家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总额达4910亿美元,占全国零售总额的21.34%,而我国50家最大的商场1995 年销售总额是499亿人民币,仅占国内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45%, 差距很明显。不仅如此,我国流通产业的集中度还呈下降的趋势。1993年全国最大的100家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收入净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6%;1994年占3.3%;1995年只占2.9%。

2.批量进货能力低,规模经济差。

国有商业企业在前期的改革过程中,为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实行了权力下放。进货权归单个企业所有,由于进货权往往与回扣等利益紧密相联,要将进货权收归集团,进行统一进货是十分困难的。其他成分的商业企业,由于资本所有者不同,利益主体不同,各利益主体都不愿放弃自己与厂家、批发商的直接联系,因而联购分销也无从进行,这些原因导致流通产业批量进货能力低,无从实现规模经济。

3.产业的进入壁垒偏低。

产业的进入壁垒由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异壁垒、相对费用壁垒这三种经济性壁垒构成。

由于流通产业的特殊性和经济性,进入壁垒是相对较低的。

(1)规模经济壁垒是指某一产业取得一定份额, 企业可能以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有的产业规模经济壁垒是比较显著的,例如重化工工业、机械制造业等。在这些行业中,新企业必须筹得巨额的创业资本才能进行生产。也即在此行业中,没有规模就无法进行生产,无法与同行业竞争。因而,其规模经济壁垒是十分明显的。流通产业则有所不同,即便是几平方米的小店,只要其选址合理、定位恰当,就能在市场上找到生存空间。可见,流通产业的规模经济壁垒并不十分显著。

(2)产品差异壁垒。在有些产业中产品差异较大, 新企业要进入市场必须花费较大的费用去研究开发和宣传其产品。流通产业由于社会产品的相对丰富,企业一般都能采购到同行都经销的产品,这使企业产品差异小,新企业进入流通产业的产品差异壁垒是较低的。

(3)相对费用壁垒。新企业开办总是要购进新设备、 引进新技术、寻找供应商、培训人员等等,这些费用是原有企业所不承担的,因而形成了相对费用壁垒。就流通产业而言,相对费用壁垒是较低的。因为在目前,买方市场的环境下,新企业不难组织到货源;流通产业并非技术密集型产业,购进设备和专利技术的费用低;占企业主体的服务人员只需短期培训即可上岗。

由上可见,流通产业的客观特点决定了它的经济性壁垒普遍较低。不久前国务院批准了在十多个城市分别开办1~2间外资零售企业作试点,最近国务院再次重申了有关规定,加强了外资进入流通产业的壁垒。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向前发展,这一壁垒也会逐渐减弱,直至拆除。

综上所述,我国流通产业市场结构是以低集中度、低壁垒、规模经济不明显为特征的。

(二)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企业在既定的市场结构的具体形态下为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大利润而采取的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是受市场结构的状况和特点所制约的。主要包括:企业的市场定位行为、企业定价行为、产品选择取向行为、广告推广行为、与竞争对手竞争策略行为、企业之间的默契行为。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行为有以下三个最突出的特点:

1.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为战,进行小而全的纵向扩张。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流通体系内的批发、储运、零售企业以行政指令为纽带形成的专业分工协作体系。流通体制改革以来,传统的体系打破了,企业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主体。这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批、零、储各自分割的局面。由于存在“宁为鸡头,不作凤尾”的小商人经营思想的影响以及行政管理体制转换落后于企业机制的转换,分割状态下的批发、零售、储运企业无法走向联合,无法进行分工协作。它们各自为战,向小而全的方向发展。

2.在价格战略、促销手段等方面进行低水平的过度竞争。

由于流通产业进入壁垒水平偏低。流通产业的经营主体在低水平上迅速膨胀。为了争夺购买者,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其主要表现是:许多商业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在营销手段上互相模仿,各种商品削价大战、重奖大战连绵不断。从1994年底兴起的“点利大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商家纷纷实行“10点利”、“8点利”, 甚至“7点利”、“6点利”。这么低的毛利根本不够抵补税金和经营费用。很明显,这些企业是为了压倒竞争对手,强行让利、亏本经营,其结果是使国家和企业利益严重损失。

3.为追求规模,盲目横向扩张。

为了争夺客源,同时也为了提高批量进货的能力,流通企业有增设网点,扩大其经营规模的趋势。我们认为,追求规模在产业集中程度高的行业会高效的增长,而在产业集中程度低的行业会产生低效益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现在的一些百货公司竞相开设大型分公司便是低集中度下盲目扩大规模行为。据内贸部的统计:全国100多个大、 中城市营业面积在5000m[2]以上的大商场有700多家。近5年开业的数量是前40年的总和。在武汉,一个3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竟汇集了17家上万平方米的商场,其中绝大部分是近年兴建的。从流通产业整体来看,销售额并没有与营业面积扩张而同步增长,其利润水平还下降了。

(三)市场效果

上述的市场行为,导致了利润水平下降的市场效果。据国家统计局对208家大型零售业的统计,1996年上半年商品销售总额为411.4亿元,仅比上年同期增长3.4%,实现利润总额15.3亿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3%。

外资流通企业拥有规模经济效益,进入到我国组织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中必然会形成竞争优势,逐渐夺去我国企业的市场份额。我国流通企业目前仍可以借助政策法规壁垒暂时限制外资企业更大规模地进入。但是,从大环境来看,我国市场是要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因而这种壁垒不可能维持得很长久,逃避竞争是不可能的。当务之急是:要在仍有政策法规壁垒保护的有限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完成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推行股份制,提高其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我们流通产业内部在推行股份制,进行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作用。我们认为,这是我国市场发育不足的现状及产业内部大型企业多为国有企业这两个因素决定的。首先,市场发育不足的现状,令企业面对不完善的市场信息,企业凭借不完善的市场信息,单凭自身的力量去寻找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的正确途径是有困难的。地方政府掌握的信息往往比企业的全面,因而,由地方政府加以协调,在完成调整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上都比完全依靠发育不足的市场来调节优越。其次,产业内部大型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特殊性,令地方政府有可能通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产业结构加以调整,组建大型的商业集团。另外,这一特殊决定了依靠市场机制完成结构调整所付出的竞争费用最终都是由企业支付的,地方政府有责任进行协调,以减少国有资产的损失。

综上所述,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是高效率低成本地进行流通产业的内部的结构调整,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

标签:;  ;  ;  

提高组织程度以适应国际竞争:流通业组织的探索_规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