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多民族的美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多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导言
我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我希望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就“民族性”问题与贵校各位学者交流看法。我在此先介绍自己对美国民族诸问题的体验,同时也想通过诸位来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学现实。美国的经验无疑与中国不同,但对“民族性”问题敏感的学者们,应能从美国的经验中得到一些体会。
要认识美国,必须了解美国的民族,因为美国毕竟是个移民的国度;要了解美国的民族,又必须了解与种族主义有关的问题,因为种族主义一直是,现在仍然是美国的难题。
种族主义和本族中心主义的定义
种族主义是一种行为,是基于不同肤色而产生的歧视行为,并由此制造人类在社会中的等级差别。
本族中心主义是一种观点,即认为其他所有民族的文化都劣于自己民族的文化。种族主义诉诸生物学理由;而本族中心主义则诉诸文化理由,为不平等张目。ethno一词来自希腊语, 意指“人民”或“民族”。民族纽带在以种族、宗教和民族起源维系认同的人们共同体中一直存在。主流社会对某一民族的排斥,往往强化该群体的民族意识。白人民族和非白人民族都保持着各自的民族团结,而且在20世纪50、60年代有过特别强烈的表现。
二、白人和非白人民族
今日美国有近一半人口自认为是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由哪些人构成呢?大体由两类人构成:白人与非白人。
A.白人少数民族
白人少数民族是“新移民”的后代。“新移民”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东欧、南欧来美国的移民。他们的族源主要是波兰人、意大利人、希腊人和斯洛伐克人,也有部分犹太人和爱尔兰的城市居民。他们多数为罗马天主教徒,但也有来自中欧、东欧的近75万新教徒。这些白人少数民族与来自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文化群体以及稍后来美国的苏格兰人、苏格兰-爱尔兰人、日耳曼人,和再后来的芬兰人、瑞典人及其他北欧人有差别。由于在语言、宗教和价值观方面有差异,因此这些白人新移民群体同化于美国主体民族的进程受到阻滞。他们是白人,但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或新教徒。由于受到主流社会的挫折,这些白人少数民族被迫保持其鲜明的民族认同。据1973年的一项估计,“美国人口中至少有四千万白人少数民族”。(注:Joseph A.Ryan ( ed.)White Ethnics:Life in Working Class America (《白人民族:美国工人阶级的生活》),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73,p.22.)今天这个数字可能已超过五千万。
B.非白人少数民族
美国人口普查局提供了以下五个种族或民族的人口统计数字:白人、黑人、拉美裔人、亚裔人和太平洋岛民、美洲印第安人及其他人。 据1990年美国人口普查资料所作的估计 1997年11月1日的人口数量
人数(人)百分比(%)
总人口 268422000100.0
白人221817000 82.6
黑人34068000 12.7
美洲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 2334000 0.9
亚裔人、太平洋岛民 10203000 3.8
拉美裔人29577000 11.0
这五个种族或民族的人口百分比之和超过100%, 说明上表中的人口数字是不准确的。但我们仍能据此了解美国种族或民族人口分布的大概情况。
归入非白人少数民族类别的有黑人、美洲印第安人、亚裔人(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菲律宾人)和近期来自亚洲者,如印度支那人。这类人都有少数民族身份,而且都不是白人、盎格鲁-撒和克逊人, 也不是新教徒。他们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是缓慢的。
三、美国的统一原则
多元文化、多种族社会的难题是如何使每个民族的文化保持特性,同时又表现美国的共性。面对种族和文化多元性而又要维护国家统一这一难题,美国社会规定的解决方式是向主流社会同化。这一传统把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下列话语作为民主的最高理想:
“我们坚持这些不言而喻的真理:所有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特定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Thomas Jefferson,1776)
然而,这种同化思想仅取得了部分成功。在同化过程中,基于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的文化准则,演变出了以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为群体关系模式的各种社会分层。此外,持久的同化意识形态也掩盖了文化多元论的发展,以及各群体在美国社会中保持其文化和民族认同的力量。
四、同化过程
A.同化过程可以用下列量表加以社会学测度。
民族意识量表
高度文化适应 1-2-3-4-5-6-7低度文化适应
扎根心态(决定留下)1-2-3-4-5-6-7侨居心态(准备回家)
本族宗教认同弱1-2-3-4-5-6-7本族宗教认同强
同化意愿强1-2-3-4-5-6-7同化意愿弱
与本族体失去联系 1-2-3-4-5-6-7与本族体保持联系
不存在由文化维系的1-2-3-4-5-6-7存在由文化维系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俱乐部、社区中心)
不存在由文化维系的1-2-3-4-5-6-7存在由文化维系的大众媒体
大众媒体(非英文报纸、电台、电视)
社会差距小(态度) 1-2-3-4-5-6-7社会差距大
种族歧视消失(行为)1-2-3-4-5-6-7种族歧视存在
缺乏民族传统自豪感1-2-3-4-5-6-7存在民族传统自豪感
浅肤色1-2-3-4-5-6-7深肤色
区域种族混居程度高1-2-3-4-5-6-7区域种族混居程度低
族外通婚(普通)1-2-3-4-5-6-7族内通婚
第二、四代或更久 1-2-3-4-5-6-7第一代或第三代
经常改姓 1-2-3-4-5-6-7为姓自豪
向上的社会流动性大1-2-3-4-5-6-7向上的社会流动性小
大区域内人口散居 1-2-3-4-5-6-7大区域内人口聚居
无“权力运动”1-2-3-4-5-6-7有“权力运动”
族系意识弱1-2-3-4-5-6-7族系意识强
社区内少数民族低于15% 1-2-3-4-5-6-7社区少数民族高于50%
B.我想把“民族意识”定义为一个族体对于种族、宗教和民族起源等特殊群体感的感知强度。为了辨别一个同质性群体的民族意识的相对强度,我们考虑量表中的每项指标,再通过确定每个连续体所示强度的数码,就能精确地反映被研究的民族的每项特性。
如果所得反映的大致趋向偏于量表左方,就表明讨论中的民族是同化型的;如果多数指标都偏于量表右方,则该群体是抗同化型的。抗同化型的民族共同体显示出不同的单一民族认同的发展。这样,我们就有了基于各种民族意识强度的同化与抗同化的民族共同体类型。
C.健康与病态的民族意识。为某些民族中的多数人所持有的过分高强度的民族意识,对于美国文化及其规范和价值的认同构成障碍,并阻滞同化过程。这种极端的本族中心主义在本质上是病态的。我的一位朋友认为理想的美国社会是“炖锅文化”。炖品由肉和蔬菜经文火熬成稠汁。其中的肉、胡萝卜、土豆和洋葱都为炖品添加香味。健康的民族意识有助于丰富美国作为一个健全的多民族社会的存在。
五、走向多种族和多民族社会
A.下面我们将讨论法律问题。今天的美国已全然不同于400 年前的美国。当时黑人被劫持到美国并就范于奴隶制。自1863年1月1日林肯总统发表《解放黑奴宣言》并使各州的黑奴获得自由开始,直到现在的美国历史,是一部艰难的争取民权的历史。在早期阶段,美国形成了“隔离而平等”的信条。在餐馆、学校、工作场地、剧院、饮水喷泉甚至公厕等场所, 种族主义者想方设法将黑人与白人隔开。 在 1896 年的Plessy对Ferguson一案中,最高法院坚持了“隔离而平等”的信条。本世纪50年代中期,“隔离而平等”被判为非法,因其难以体现平等信念。1954年, 在布朗对堪萨斯州托别卡市教育董事会(
Boardof Education of Topeka,Kansas)一案中, 最高法院推翻了 Plessy 对Ferguson的案例,宣称“公共教育领域不适用‘隔离而平等’的信条”。最高法院又进一步宣称:“隔离教育的设置本质上是不平等的。”
B.本世纪60年代的现代民权运动结出了永久的果实。在这期间,民权法规和赞助行动即优惠措施(如1964年通过的《公民权利法案》生效,从此便禁止了基于种族、信仰、肤色和民族起源在教育和就业机会再分配方面的歧视。
1995年加利福尼亚州提出《209法案》, 废除基于民族和种族的比例代表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国有26个州正要效仿加州的先例,准备废除基于比例代表制(即代表限额制)的优惠措施。这是当今美国激烈辩论的热点。《209 法案》(废除优惠措施的法案)的支持者们的理由是:比例代表制是一种反向歧视,因而也是违宪的。例如,一白人学生申请学法律,而一黑人学生亦然。按比例,白人未被录取。于是白人学生起诉,结果白人胜诉。宪法定它为反向歧视。由于最高法院拒绝受理此案,使得《209法案》畅行无阻。
基于不同肤色的个人歧视目前仍然存在。但过去几十年在法律上取得的胜利,已经把多数的整体歧视基本消除,从而实现了法律之下的人人平等。人们在公共领域受到歧视,大可依法起诉。但个人歧视则是另一码事。它是观念、态度的问题,我们不能为道德立法。这完全取决于个人自身。
C.美国种族关系的未来。近年来的迹象表明,美国未来的种族关系将朝着自愿同化的方向发展。
移民们怀着到“新世界”开创新生活的希望来到美国。特别是来自亚洲的移民,都是很积极的同化型移民。
一些迹象表明,族际通婚及高比例的族外婚正把旧的种族类别送进历史。随着混血儿童数量的激增,美国人在种族类别上将很快难以分析清。白人民族的异族通婚率极高。亚裔人和拉美裔人也常与异族通婚,其中亚裔人约有1/3,拉美裔人约有1/4。黑人中约有5 %的人与白人通婚。(注:Ref.Richard Alba,Assimilation's Quite Tide(《平静的同化潮》),The Public Interest,Spring 1995,p.17.)这些事例表明,在年轻人当中,种族、肤色已不是重要的因素。1998年2月5日也有报纸报道,大学民意测验表明,种族关系前景乐观。
马库斯·汉森(Marcus Lee Hanson)的理论, 即所谓“汉森定律”特别值得重视。他指的是不同代的移民后裔是如何同化于美国的生活方式的。“汉森定律”指出:“子辈们试图忘记的,正是孙辈们希望记取的。”换言之,由于语言和风俗不同,第一代移民初到他乡,不熟悉当地语言、习俗,故在新国度里多半是陌生人。第二代极强烈地认同于所出生的社会,积极参与同化。他们忘记父辈的文化。如在美国华人家庭中,存在家庭中,存在极明显的代沟,孩子和父母沟通困难,并在朋友面前感到父母丢人,因为父母不说本地语言。而第三代因父母忘记祖根而与祖父母认同,又试图恢复某些被遗忘的传统。(注:Marcus LeeHanson,The Problem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Immigrant,Augustana Historical Society,Rock Island,IL,1938,pp.9- 10 and Marcus Lee Hanson,The Third Generation in American,Commentary,November,1952.)但即使是第三代,也无意于否认同化之路。1997 年10月的《今日美国》亦有关于美国人对移民的看法的报道。例如人们提出,移民增加财政负担,提高税收,新移民占据工作机会。他们还担心新移民导致种族、民族冲突增加,使种性增多而淹没美国的认同。而新移民中的欧洲白人已不再占多数。对新移民问题的民意测验表明:55%的人认为各民族融入美国社会最佳;35%的人认为各民族应保持自己的文化;而10%的人则持无所谓的态度。这说明认识的主体是同化导向性的。而我本人在种族歧视领域中的体验如下:我1957年到美国,住了四十多年,我也感受过种族成见。由于居住社区的不同,在院校里种族歧视是非法的。但在旅游途中情况却不同:在印第安社区,我多被认为是印第安人;在南加州,由于亚洲人多,则多认为我是韩国人或华人。也就是说,所进入的地区少数民族多时,你会被认为是他们的成员。有几次我遇见在太平洋战争中失去子女的人,当他们知道我是日本人时,表现出非常恨我。但他们真正恨的是作为群体的日本人,并不是恨我。
在出生于民权运动之后的人们看来,回头路是不可想象的。对他们而言,基于肤色和民族差异而歧视他人是不可思议的。我娶了一位挪威籍美国人,她父亲不喜欢她嫁给日本人,但慢慢也接受了。我的下一代,27岁的儿子和25岁的女儿,从未遇到过不快,他们在欧亚血系中占尽好处。
现在我将谈中国的情况,这并非是讲课,而是抛砖引玉。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否认中国有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认为蒙、回、藏、苗都是汉族的宗支。但众所周知, 这是站不住脚的。 自1949年以来,中国政府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并采取措施和政策,如制订宪法保护各民族平等;规定对任何民族的歧视都是违法的。在中国国内有两种民族居住区:民族聚居区和混居区。其中2400万少数民族居住在混居区,占9000万少数民族的很大比例。不同民族紧密居住在一起,免不了发生冲突和矛盾。中国政府采取的解决方法有两种:对于小矛盾采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对牵涉威胁统一的则诉诸法律。中国南方的壮族人口有1000万,据报道与汉族融合得很好。我想了解,壮、汉关系模式通过混居达到融合的本质是什么?在55个区别群体中,为何一些民族比另一些民族与主体民族的融合程度更高?在多民族混居的情况下,不同少数民族间如何互动?在多民族混居区内会不会形成文化孤岛?如果一个乡镇保持一种文化认同,则不同民族间跨族同化的程度将会如何?
六、结语
1.在如此简短的篇幅中,我不可能全面地阐述美国的民族问题。但我希望这是今后与诸位进行建设性对话的开始。
2.我在此讨论的问题,可能部分与中国少数民族的体验相对应。即使现在没有,不久的将来也会出现。在准备这篇讲稿的时候,我发现如下两本书较为重要:
托马斯·赫伯乐:《中国及其少数民族:自治或同化?》,纽约,M·E·夏普出版社,1989年(Thomas Heberer,China and Its National Minorities:Autonomy or Assimilation?New York:M.E.Sharp,Inc 1989.)
尹明:《统一和平等:中国少数民族的进步》,北京,外文出版社,1977年(Yin Ming,United and Equal:The Progress of China's Minority Nationalities.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7.)
我在此提出的要点是我们的共同兴趣所在。让我们保持建设性的联系,共同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少数民族及其互动关系模式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