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王玉华

改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王玉华

山东省莱芜市大王庄镇中心小学 271100

课堂教学必须使每个学生利用最为“合适”的学法,得到最大的发展,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效益。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实际上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做到凡是学生能做到的就不“代劳”、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就“免开尊口”。有了这样的前提,课堂时空就属于学生自己的事。但这里要强调一点,以上几个“凡是”并不等于不需要教师,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老师的每个动作都要引导学生去注意思考。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也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动力”。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他们有了好奇心就常常会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为了寻求其中的答案,他们就会自主地投入学习。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或别出心裁的思考方法等学习活动要细心体察、耐心诱导,保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更自主地学习。 

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如教学“圆”一章时,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激起了学生要学“圆”的兴趣。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还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体悟到成功的喜悦,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不断增强,觉得数学不再枯燥、乏味,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有大量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数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要刻意追求面面俱到,但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活动的机会。没有实践活动就无法体现自主学习,要让每个环节人人有事干、人人有收获。或听、或看、或想、或动手,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会学生怎样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打开知识迷宫的钥匙交给他们,让他们学会学习,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授人以渔”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的学法指导是全面打好学生素质的基础、培养未来创造型人才的必要手段,也是一条减轻学生负担、培养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例如“圆的周长”这节课,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1.自己演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上台操作,将“圆的周长”放在投影上演示,使学生对“圆的周长”概念有一个形象的感知。

2.自做实验。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想办法求出直径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圆的周长。

3.观察思考。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圆的周长如果不通过操作测量等方法怎样计算出来?这个设计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注重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效果非常突出。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指导,体现从“扶”到“放”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方法可依,通过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成功和自信,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发展过程。

五、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过去那种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那种沉闷和严肃的教学活动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

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如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样的课堂,因学生的主动而应该允许有些“乱”。当然,不是说乱成一团才为妙,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特别是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参加到教学中去创造性地学的。

论文作者:王玉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  ;  ;  ;  ;  ;  ;  ;  

改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王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