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藏语系五个同源字考--读柯维南“汉藏词汇比较手册”_上古音论文

汉藏语系上古音觉铎屋职锡五部同源字考——读柯蔚南《汉藏语词汇比较手册》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藏语论文,藏语系论文,古音论文,札记论文,词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上古音觉部

1.1[毒]字,柯氏书第120页。

《说文·

部》:“毒,厚也(公畹按:‘厚’义为‘利(于民)’,‘毒’义兼善恶,故曰‘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畹按:‘往往’汉代口语,犹言‘历历’,言其生蕃也)。从

从毒。”徒沃切。《周礼·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

“毒”字音变程式:

广州tok[8]。

柯所举对应藏文:dug“毒”。

藏缅语方言“毒”的说法可以和汉语对应的很多, 如:泽库藏tuk,嘉绒

一部分侗台语“毒”的说法也可以和汉语对应,如:仫佬

但有一部分藏缅语方言“毒”字声母说成双唇塞音,如:博嘎尔珞巴

台语也有把“毒”字声母说成双唇塞音的,如:泰语

1.2[菽]字,柯氏书第39页。

“菽”字《说文》作“尗”。《说文·尗部》:“尗,豆也。像尗豆生之形也。”式竹切。从“尗”和“叔”得声的字只有“”、“惄”两个僻字的声母为n-,所以柯氏把“菽”字的上古音拟为

从“尗”和“叔”得声的字绝大多数都是舌头或舌尖的塞音、擦音或塞擦音;段玉裁也认为“尗”和“豆”是“古今语”,汉朝称“尗”为“豆”。所以“尗(菽)”字的上古音仍以李方桂的构拟形式合适。

“尗(菽)”字音变程式:

广州sok[7]。

这正如古汉语中一小部分从“尗”及“叔”得声的字的声母变n-一样,是一种方言变体现象。

1.3[牿]字,柯氏书第116页。

《说文·牛部》:“牿,牛马牢也。从牛告声。《周书》曰:‘今惟牿牛马’。”按《书经·费誓》:“今惟淫舍牿牛马。”“淫”义为“大”,“舍”义为“放”。义即完全放出牿牢中的牛马。“牿”与“梏”同音,都是古沃切。

“牿”字音变程式:

1.4〔六〕字,柯氏书第133页。

甲骨文有“六”字,或谓像庐舍形,后借音表数词“六”。

1.5〔目〕字,柯氏书第76页。

甲骨文有“目”字,写作人眼形。《说文·目部》:“目,人眼。象形,重(畹按:指‘二’),童子也。”莫六切。

1.6[pwt]字,柯氏书第53页。

《诗经·綿》记载周朝先祖古公亶父自邠地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作窑洞居住的事。其中有句话是“陶復陶穴”,“陶”是动词,义为“开掘”;“復”、“穴”都指“窑洞”。但“復”和“穴”原义指自然洞穴。石器时代的人都是住在自然洞穴里的。农业出现后,由于村落建设的需要,才开掘人工洞穴,并在洞穴周围筑造墙体,上盖房顶,成为半地穴式住宅。“復”字《说文》写作“”。

1.7〔粥〕字,柯氏书第137页。

《尔雅·释言》:“鬻,糜也。”陆德明《尔雅音义》:“鬻,之六反。《字林》亦作‘粥’,云‘淖糜也’。又与六反。”

2.上古音铎部

2.1〔鞹〕字,柯氏书第134页。

《说文·革部》:“鞹,去毛皮也。《论语》:‘虎豹之復’。从革郭声。”苦郭切。

“鞹”字音变程式:

柯所举对应藏文:kog“坚硬的外层或包皮”;skogs-pa“外壳,表皮”。

侗水语“壳,荚”的说法也可以和汉语“鞹”对应,如:侗语quk[7c],水语ka[5],仫佬kha:k[7],拉珈ha:k[7c]。

2.2〔百〕字,柯氏书第96页。

甲骨文有“百”字。

“百”字音变程式:

柯所举对应藏文:brgja“百”。

音近,因而又借为形容词“白”。《广雅·释诂一》:“告,白,语也。”这样,又成为动词“白”。《说文·白部》:“百,十十也。从一白。数,十十为一百;百,白也。……”段《注》:“白,告白也。此说从白之意,数长于百,可以词言白人也。”藏文brgja 有两个义项:(1)百,(2)说。上引段氏《注》可以用来解释藏文brgja 为什么有这两个义项。这样,我们可以有一个深层对应式,即形同(形近)义异对应式:

台语pa:k[7]又有“嘴”义,可见和“百,白”同词的现象有关。

苗瑶语“百”的说法也是和汉语同源的,如:养蒿pa[5], 三江ba[7],江底

3.上古音屋部

3.1〔穀〕字,今作“谷”,柯氏书第87页。

《说文·禾部》:“穀,续也,百穀之总名也。从禾声。”段氏《注》:“者,今之殻字。穀必有稃甲,此以形声包会意也。”

“穀”字音变程式:

其他藏缅语方言“稻子”的说法和汉语“穀”字对应的还有下列各例:

“稻子”大理白语kuo[21],碧江白语qo[21];义都珞巴ke[55],达让僜语kie[55]。

侗台语“稻子”的说法也和汉语“穀”字对应,如:“稻子”泰语khau[3],龙州khau[3],武鸣hau[4],剥隘hau[4],侗语

青岩mpla[2],长坪blau[2]<[*][,c]mblau。

距今约七千多年前,河北武安磁山遗址中,除发现有石磨盘、石磨棒、石镰、石铲等外,还发现许多堆集粮食的灰坑,出土时粟粒清晰可见。在长江下游,余姚河姆渡遗址中,除了发现骨耜和木耜外,还发现大量的xiān僙稻稻谷,保存完好,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磁山文化居民和河姆渡文化居民所说的话都属于原始汉藏语及其方言,上述关于“稻谷”的说法可以为证。

3.2〔角〕字,柯氏书第58页。

甲骨文“角”字像兽角形。《易·晋》:“上九,晋其角。”孔颖达《疏》:“晋其角者,西南隅也。”所以“角”字既有“兽角”义,也有“屋角”义。

“角”字音变程式:

柯所举对应藏文:khug“屋角,隅”。(公畹按:似乎也当举缅文khjo[2]“兽角”,浪速khjuk[31]“兽角”为证)

侗台语“兽角”的说法也可以和汉语“角”字对应,如:“角”泰语khau[1],武鸣kau[1],布依kau[1],剥隘kau[1],莫家ka:u[1],毛南

仫佬ku[1],龙州ko:k[7]。

毛南声母鼻音化。仫佬变单元音。从龙州的舌根塞音尾看,泰语等的-u尾都是从-k尾变来的。不少台语声母变成擦音, 如:“角”傣西xau[1],德宏xau[1],傣雅xau[5],黎语hau[1]。

傣语声母变浅喉擦音,黎语变深喉。傣雅声调不规则。

汉语“角”字还有“包裹”,“束缚”义。《诗经·七月》:“猗彼女桑”,毛《传》:“角而束之曰猗”。《正义》:“襄十四年《左传》:‘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则掎、角皆遮截束缚之名也,故曰:‘角而束之曰猗’。”“角”字的“包束”一义一直到唐宋时代口语中仍在流行。如:《太平广记》卷133 引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公直》:“乃与村众及公直同发蚕坑,中唯有箔角一死人,而缺其左臂。”《敦煌变文集·孟姜女变文》:“祭之已了,角束夫骨,自将背负。”有意思的是侗水语“(兽)角”就说作“包”,如:“角”侗语pa:u[1],水语pa:u[1],佯僙pa:u[2]。

苗瑶语“角”的说法声母和汉语“角”字上古音完全对应,但韵尾-k鼻音化成

3.3〔触〕字,柯氏书第152页。

“触”字《说文》作“觸”。《说文·角部》:“觸,抵也。从角蜀声。”尺玉切。《左传·宣二年》:“(鉏麑)触槐而死。”

“触”字音变程式:

柯所举对应藏文:gtug-pa,thug-pa“接触,相遇”。

李方桂1976年已用藏文thug-pa,gtug-pa跟汉语“触”对应,也和泰语thu:k[7c]“触,正确”对应。如:“触”泰语thu:k[7c], 傣西thuk[7c],龙州thuk[7],剥隘

3.4〔局,曲〕字,柯氏书第41页。

《诗经·正月》:“不敢不局”。毛《传》:“局,曲也。”“曲局”又可以构成复词,《诗经·采绿》:“予发曲局”。朱骏声认为“短言曰曲,长言曰曲局”。

相协。所以侗台语“弯(腰)”一词还有以下说法: “ 弯”泰语kom[3], 德宏 kom[3],龙州kum[3],傣西kum[3],侗语kom[3],毛南tsam[3],武鸣kom[2],傣雅kwom[3]。

“弯曲”一词在台语里还有带-t尾的说法, 如:“弯曲”泰语khot[8],傣西kot[8],德宏kot[8],傣雅kwot[8]。 这个词可以跟汉语“屈”字对应。《老子》:“大直若屈”。“屈”是上古音物部字。

“屈”字音变程式:

4.上古音职部

4.1〔贼〕字,柯氏书第127页。

《说文·戈部》:“贼,败也。从戈则声。”昨则切。段《注》:“贼字为用戈若刀毁贝会意,而非形声也。”

“贼”字音变程式:

侗台语“偷”字的说法也可以和汉语“贼”字对应,如:“偷”泰语lak[8],龙州lak[8],侗语ljak[8],仫佬lak[8],莫家lak[7], 水语ljak[7],毛南ljak[7],锦话ljak[7]。

李方桂为台语“偷”字所拟原始声母为[*]dl-,也适用于侗水语中声调为阳入者,如上举侗语、仫佬语以及通什黎语

4.2〔翼〕字,柯氏书第37页。

“翼”义为“翅膀”,《说文》在“躳”部,写作从躳異声。篆文从羽異声。与职切。

“翼”字音变程式:

柯所举对应藏文:lag-pa“手,胳臂”;又缅文lak“手”。

汉语“翼”字没有“手,臂”义。但汉语“翅”和“臂”都是支部字。

台语、黎语“翅膀”的说法显然也和汉语“臂”字同源,如:“翅”泰语pi:k[7c],傣西pik[7c],龙州pik[7],保定黎phi:k[7]。

侗水语“翅膀”的说法失去塞音韵尾,由入声变去声,元音变开,水语等声母变轻唇,如:“翅”侗语pa[5],水语va[5],毛南va[5],莫话va[5];“翅”武鸣

武鸣等语“翅膀”的说法当与汉语“飞”字同源。“飞”是汉语上古音微部字。

“飞”字音变程式:

4.3〔堲〕字,柯氏书第50页。

《说文·土部》“垐”字的古文为“垐”。“垐周”之说见于《礼记·檀弓上》,《淮南子·汜论训》也提到,说上古各代的埋葬方式,“夏后氏垐周”。《注》:“火熟曰垐垐,烧土冶以周于棺也。”就是说夏代用的是烧土葬法。陆德明《礼记音文》:“即周,本又作垐,同,子栗反,又音稷。”按稷音子力切,现在用稷音。

5.上古音锡部

5.1〔易〕字,柯氏书第54页。

甲骨文有“易”字,写作两酒器相倾注形,会“赐与”、“更易”义。

5.2〔滴〕字,柯氏书第67页。

“滴”字《说文》作“殼”。《说文·水部》:“殼,水注也。从水啻声。”都历切。

以上就上古音觉、铎、屋、职、锡五部共举出20例。其中基本名词如:“豆子(菽)”,“牲口圈(牿)”,“眼睛(目)”,“洞穴”(),“粥”,“皮革(鞹)”,“稻谷”,“角”,“贼”,“翅膀”,共10词。基本数词如:“六”,“百”共2词。 基本谓词如:“毒”,“白(色)”,“告白”,“弯曲”,“偷”,“烧烤(堲)”,“交换(易)”,“滴”共 8词。这些基本语词有力地证明了汉、藏缅、侗台、苗瑶各语之间的同源关系。

标签:;  ;  ;  

古汉藏语系五个同源字考--读柯维南“汉藏词汇比较手册”_上古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