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联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该课题1992年3月开题,历时4年。其间,全国高校联合形势有很大发展, 课题多次调整研究计划,并于1994年春召开了全国高校联合理论研讨会。课题研究报告正是在这些工作基础上形成的。但无论就当时或目前来说,高校联合仍正在深入发展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因此,对该课题的研究只能看作阶段性成果。
一、高校联合的社会背景
高校联合总是在一定社会背景条件下发生的。高校联合的社会背景是高校联合的动力,是设计高校联合目标模式的根据,也是提出高校联合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根据,并且决定了高校联合实施的基本条件。可以认为,历史上和现实发展中的高校联合,都是为着与发展变化中的社会相适应,以寻求自身更好地生存、发展的条件。与社会相适应,既是高校联合的出发点,也是高校联合寻求的归宿。
1.历史上我国高校联合的社会背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争造成高校办学环境变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在长沙、后在昆明联合——西南联大。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大学先在西安、后在陕南联合——西北联大。以联合增强的力量适应因战争恶化的办学条件,求生存,求发展。其所创造的灵活、务实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所实行的既多校联合,各校又保持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实行教职工联大聘任与各校聘任并存的制度等,都具有因时因地制宜的创新意义。联大,特别是西南联大,在我国高校联合办学中留下了极为光辉的一页和丰富的历史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地的战时干部学校联合,是我国高校历史上联合的又一范例。如1939年夏,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对干部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和战时青年训练班等四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1949年又与北方大学合并建立华北大学。联合建校完全为了适应革命战争发展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
新中国建立后到1953年期间,高等院校的调整实际上是适应建国后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要。由于经济、社会实行计划体制,高校调整采取以行政手段自上而下重组,学习苏联,同类专业联合(合并)建立各种专业学院。分析当时联合(合并)模式,也有以强带弱,积弱成强,强强相补之分,少数是就近联合,多数是跨地区迁移联合,联合步骤基本上是一步到位,形成新的统一的高校运行实体。无疑,这种大调整、重组,提高了高校培养人才的效率和与当时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和协调性。然而,从现在来看,大量建立专业学院不仅专业面设计过窄,且中文、工、农、医、理分家,不利于学科和学校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建国前和建国后,我国高校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的联合,都是为着适应当时社会条件的变化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社会背景、条件是高校的发展(包括高校联合的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2.现阶段我国高校联合的社会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高校的联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必然要影响到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办学效益好的高校才能获得更多的投资和发展的机会。市场经济的这种竞争机制是推动高校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动力。由于我国高校普遍规模小、效益低,而通过联合可以达到提高规模效益和综合效益的目的,这样,联合就成为许多高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校联合反映了行业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部委高校、地方高校分属行业部和地方政府管理。市场经济、区域经济发展,行业院校、地方院校在服务面向上都必须打破隶属界线,面向市场、面向地方,这使两者在办学上具有更多的共性。这是我国发展中的不同隶属关系高校联合的基础。这种联合,变条块分割为条块结合,能够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避免重复建设高校,提高办学效益。
高校联合是社会培养新型人才和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要求高等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这使单科院校力不从心,促使单科院校谋求通过联合达到综合发展,以适应社会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促进了许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兴起,学科体系的分化与综合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从而进一步制约着专门化学校的生存发展能力。高校要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理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支撑。从表象看进入“211 工程”是许多实力较强的高校寻求联合的动机,而实质上高校联合是在我国现实条件下高校寻求发展、提高的结果。
二、高校联合的目标和原则
高校联合的目标是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克服条块分割、封闭办学的弊端,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利于培养跨世纪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由于全国各地教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决定了高等教育非均衡地发展。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使所有的高校都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既无必要也无可能。社会需要多种类型高校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因此,在高校联合过程中要防止片面追求学校升格,片面追求大而全,也还要防止一哄而起。对高校的联合应采取科学的慎重的态度,坚持如下原则。
1.坚持优化高校布局结构的原则。高校联合要从高等教育事业长远的发展需要出发,有利于高等教育总体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统筹规划部委高校、地方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综合布局;促进校园相近,学校类型相同、相近或具有优势互补的高校进行联合;通过联合应当有利于改变高校布点过多、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局面和单科性院校过多、重复设置的状况,借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2.坚持联合模式多样化的原则。联合要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高校联合后,发挥各自的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有利于参与联合的高校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形成多学科、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格局。应允许各校根据省情与校情,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提高需要的联合之路,不能一个形式或一种模式。应鼓励联合类高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创造新型的联合模式和管理模式。
3.坚持政府统筹和高校自愿联合相结合的原则。高校联合既是政府行为,也是学校行为。联合的需求既来源于政府,也来源于高校自身。要使高校联合获得成功,就要实行上下结合的原则。当政府提出联合动议时,应注意激发高校联合的要求;当高校具有联合的意愿时,则应争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高校的联合必然要牵涉到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的许多部门。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参与高校联合的规划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制订必要倾斜政策,支持并鼓励高校走联合之路。国家和省级地方政府要做好各部门的协调、疏导工作,既要克服部门办学的局限性,又要巩固并提高各部门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要帮助联合类高校理顺各种关系,使高校联合迅速、稳步地发展。
4.坚持对联合类高校优先投资的原则。高校联合后一般都需要不同程度地改变原有高校的组织结构,并制订新的奋斗目标,这就需要联合的启动资金。联合后适应事业发展和质量提高,除原有投资渠道不变外,还应根据联合类型的不同,事业发展的需要,分期分批地增加经费投入,保证财政主渠道和多渠道集资的资金到位。
5.坚持高校联合的申请、论证、审批制度。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校联合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应当科学决策,精心指导,决不能等闲视之。不是所有的单科性院校都要走综合发展之路,也不是任何高校都需要联合,高校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论证,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才能提高联合成功的概率。
三、高校联合的基本模式与管理体制
为了便于研究,可以从多种角度划分高校联合的类型。从联合的动因看,有生存发展型联合,也有增强发展型联合;从联合的层次看,有重点高校间的联合、普通高校间的联合、成人高校与普通高校的联合;从联合学校的数量看,有两校联合,也有多校联合;从隶属关系看,有属于同一主管部门高校的联合,也有属于不同主管部门高校的联合;从联合方式看,有合并、兼并式的联合,也有联盟、协作式的联合;从联合的程度看,有实体性联合,也有虚体性联合,还有界于两者之间的联合。尽管高校联合的类型多种多样,就其基本模式而言可归纳为:紧密型联合、松散型联合和半紧密型联合。
1.紧密型联合。就是由几家独立办学的高校联合形成一所高校,如合并、兼并式联合都属于这种模式。其主要特征是:①完全改变原来各校的组织结构,形成统一的办学实体;②建立一元化的领导管理体制,学校是一个法人,只有一个决策和指挥中心;③权力的重心在大学的顶层,采用集权制的大学管理制度。
2.松散型联合。由几所独立办学的高校结成联盟,进行合作办学。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统一校名下实行联合,如大学联邦体;另一种是不统一校名,通过建立协调组织或签订协议的方式实行联合。各种协作式的虚体性联合属于这种模式。
3.半紧密型联合。界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联合模式,即将几所独立办学高校通过有机的联合组建成一所新高校,统一校名,实行学校与所属学院分权的管理体制。
对于某种高校联合体来说,联合的模式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随着联合办学的深入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松散型、半紧密型的联合体可发展成为紧密型的联合体;紧密型的联合体也可发展为半紧密型的联合体等等。联合模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从一种模式过渡到另一种模式,一切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只要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的提高,应当适时调整或转换办学模式,联合类高校不管选用何种联合模式都要建立起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其建制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性原则。在联合中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集中统一与分散灵活的辩证关系,做到胸有全局,统而不死,活而不乱。联合类高校的领导管理体制,要打破各校(院)在分散办学的情况下形成的“小而全”的状态,避免专业重复设置、设备重复购置所造成的人、财、物的浪费。
2.责、权、利三结合原则。充分调动联合高校内各成员单位,各级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是联合类高校得以巩固发展,提高管理效能,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的关键。联合类高校的特点是规模较大,情况复杂,既要加强统一领导和指挥,又要理顺各种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权限和利益,做到责、权、利三结合,使各成员单位在联合体内团结协作,尽责尽力,通过联合得到更大的收益,更快的发展。
3.创新原则。不同模式的联合体,其领导管理体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能简单地照搬或套用别人的经验,要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管理模式,走出自己的新路。
上述三种联合模式在领导管理体制上是有所区别的,各自有它的优点和缺点。紧密型联合的高校采用一元化的领导管理体制,权力的重点集中在大学的顶层,与传统大学的领导管理体制基本相同,学校是一个统一的法人。主要优点:内聚力强,有利于综合使用学校教育资源,增强办学实力。它的弱点:联合的成本投资大,组织机构的调整难度大,易削弱基层的办学活力。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参与联合的高校数量少,隶属关系简单,面临生存危机或具有互补效应时选用。
松散型联合的高校虽然各成员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基本保持不变,但要建立相应的协调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来实现各校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既能保持联合成员校的固有活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新的合作优势,联合的成本投入较低。主要缺点是内聚力差,不易形成统一的办学意志。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受到限制。搞不好,会流于形式。
半紧密型联合,采用二元化的领导管理体制,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部份权力集中在校部,部份权力放给各学院。校部作为法人代表,是学校的决策指挥中心,对各学院实行宏观领导、管理与监督,学院主要是组织实施的实体,但有学校委托的部份决策权,具体的教学、科研工作由学院承担。此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既能形成统一的办学实体,又能充分调动校、院两级办学的积极性。主要缺点是操作难度大,难点在于如何掌握好集权与分权的度,对领导者的领导艺术要求高。该模式适用于参与联合的高校数量多,隶属关系复杂,且办学实力较强的高校联合时选用。
选择联合的模式要考虑如下因素。从外因看,要考虑政府及学校主管部门对即将联合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办学效益、学术地位等方面的要求,即希望通过什么样的联合方式来提高投资效益和办学水平。从内因看,参与联合的高校对联合办学的认识和对联合后的办学目标、学术地位等方面的期望,这是联合模式选择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高校联合采取何种模式还应考虑参与联合的各院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如隶属关系、经费渠道、地理位置等。一般来说,同一隶属关系或地点临近的高校可采用紧密型联合模式;不同隶属关系或地点相距较远的高校适宜采用半紧密型或松散型联合模式。联合模式的选择还和参与联合的高校原有的办学实力有关,如高校原来的办学条件、办学基础、办学水平、社会名望等。一强一弱或一强几弱的高校联合宜选兼并式、紧密型;几个办学实力较强,活力相当的高校联合可采用合并式,即紧密型联合,也可选用半紧密型联合;几个弱者的联合宜选用合并式;强强联合的难度大,选用联合的模式更需慎重。
四、高校联合的阶段和步骤
我们对高校联合的一般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有如下特点。
1.高校联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从高校联合的历史及现状来看,高校联合既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记录。由于参与联合的高校初始条件各不相同,联合的动机、需求各异,所以各自都需要探索符合自身条件的联合方式,不能简单地照搬他校经验。因此参与联合的各方都面临新问题,都需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
2.高校联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具体的联合过程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成了必然。联合中的创新可有四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上的创新。联合类高校的领导管理体制既要符合大学管理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联合的具体需要。二是教学、科研制度上的创新。要充分发挥各组成学院的学科、专业优势,形成联合大学的综合优势,就需要建立一系列新的教学、科研制度。三是组织机构上的创新。联合类高校和联合之前相比要产生新的教育能量,就需要建立一些柔性化的组织机构,它和长期存在的硬性组织机构不同,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产生,也随问题的解决而消失或转向。人员可随时组合,存在时间可长可短,功能富有弹性。四是运行方式上的创新。联合类大学的运转要根据联合目标的需要及多重价值取向来决定,要使教学、科研更具有灵活性,提高大学内各组成单位和大学整体的应变能力。
3.高校联合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高校联合是集团利益、个人利益重新分化组合的过程,需要经受利益重组带来的辛酸苦辣。要使联合成功,既要有适宜的战略决策和措施,又要有细致的思想工作,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4.高校联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协商、调整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联合需求的激发到联合成功,中间需要经历若干个步骤,采取各种措施,经历一定的时间,要谨防“急性病”,否则欲速而不达。
高校联合过程中存在着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酝酿决策阶段。这是高校联合的启动阶段,主要完成如下工作任务:提出联合的动议,磋商后形成联合的共识;选择联合模式,讨论联合中领导班子的筹建问题;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呈联合的申请报告。
第二,联合目标与方案的具体设计阶段。联合后发展目标的制订,联合模式的具体化,联合方案的设计,这三项工作都是联合实施的重要工作,三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联合的发展目标的制订是联合模式具体化的基础,联合模式具体化是联合方案设计的论据。不同的发展目标需要相应的联合模式来实现,切勿认为联合目标与联合模式之间是互相分离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当目标与模式都确定之后,设计联合实施的方案才有可能。联合的模式是实现联合目标的手段,联合的方案是实现联合的具体措施。目标—模式—方案之间具有逻辑递进关系,认识并遵循这种关系对联合的顺利实施大有好处。
联合目标的制订要体现联合者的共同办学需要,因而有共性目标,同时也要照顾参与联合者的各个分目标,即个性目标。共性目标要强化,个性目标要活化,使所有参与联合的高校都能从目标体系的制订中有所得,看到发展的希望,从而推动联合成员对整体目标的内化过程,并提供为目标奋斗的行为承诺。联合模式的具体化就是设定联合的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实质性内容。比如紧密型、半紧密型联合的方案包括如下内容:①联合的内部的组织结构设计与调整;②联合大学内部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方案;③教学科研的改革方案;④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案等等。
第三,联合方案的实施阶段。首先要落实领导体制,组建精明强干的校级领导班子;其次设置好应有的校级办事机构,统一考核聘用干部,授予相应的权力,使各机构行使职能,从而建立起联合大学内部正常的运行机制。然后按方案进行院、系结构的调整,实施各项新的管理制度,落实教学、科研、资源综合利用的改革方案,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做好联合的各项工作。
第四,联合效益的初步评价阶段。为了及时诊断联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方案,激励联合的信心,对联合的效益要进行适时地评价。这种评价要着眼于整体效益,而不是单项效益,即评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和。主要从三方面着手进行:①联合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提高情况;②办学实力的增强情况;③社会地位、学术名望的确立情况。
联合四阶段的划分不是纯思辩的结果,而是从各类高校联合实践中归纳出来的,是相对的划分,各阶段之间的过渡是连续的,可交叉渗透。在联合的诸阶段中始终要贯彻动态调节的思想。
五、高校联合的必要条件
高校的联合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性,如果高校联合后的整体办学效能小于或等于多个参与联合的高校独立运行时的效能之和,那么这种联合应该说是失败的,即1+1≤2; 如果高校联合后的整体办学效能大于各学院独立运行时的效能之和,即1+1〉2, 那么这种联合就是成功的。高校联合的效能是针对联合的目标体系的实现程度而言的,包括联合体能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办学质量的提高程度,办学条件的改善程度,办学潜力的发挥程度,办学特色的形成等。联合的效能是对大学联合体综合评价的结果,而不是单项评价。为了使大学联合体运行增效,需要进行软资源和硬资源的组合投入。当代软科学的研究把战略、决策、计划、协调等视为软资源,而把人力、物力、财力视为硬资源,硬资源功能发挥程度与软资源投入的水准成正比。软资源的投入具有放大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解决需求增长与硬资源投入不足的矛盾。联合的过程非常需要软投入硬投入的有机配合,使硬资源的功能高倍地放大,并产生很大的资源转换增益。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联合成功的条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硬资源投入的量、质;另一类是软资源投入的量、质。联合的难度越大,联合的奋斗目标越高,联合成功所需要的资源投入量也越大,这是高校联合中的一条基本规律。从联合后发挥整体办学效能的程度来看,实体性联合比虚体性联合容易发挥整体效能,所以我们着重研究了实体性联合成功的条件。
1.统一思想认识是联合的前提。高校联合需要激发有关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的联合需求和联合热情,使他们都能形成联合的共识才行。不断地坚定联合的信心和决心,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努力奋斗,才能为顺利实施联合的多项操作程序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组建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联合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个领导核心要高瞻远瞩,胸怀宽大,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尤为重要的是挑选联合高校的书记、校长。
3.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因循守旧是办不好联合大学的,创办联合大学要有超前意识,在办学思想上有新突破。
4.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联合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才能形成新的教育生产力。切勿把高校联合理解为因为没有钱,才搞联合。
5.政府的大力支持是高校联合成功的关键。特别是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高校联合的领导力度。比如对联合大学制订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减免有关税费。省、市领导经常到联合高校现场办公,切实解决联合中的具体困难。
总之,高校联合没有一定量级经费投入便不能成功,但是光有投入也不是一定就能成功。只有当必要的资金投入与先进的办学思想,坚强的领导核心,切实可行的联合方案,科学的管理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联合成功才有希望。一般来说教育软资源与硬资源紧密地优化组配是联合成功的必要条件。
六、高校联合中处理矛盾的思路
高校从分散办学到联合办学中间需要解决许多矛盾。①思想认识方面的矛盾,特别是领导层对联合高校办学目标、办学模式的意见不一致是影响联合过程不能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高校联合后校部领导集团的成员一般除少数领导从外部调入外,大多数成员分别来自各组成学校,在他们的思想情感中不同程度地对原校怀有旧情,在任命干部或处理联合中重大问题时,不能站在联合高校整体立场上公正办事,如果不注意克服这类旧情,任其发展下去,可能演变为“宗派”之事,则联合就接近失败的边缘。②经济利益方面的矛盾。联合中缺乏经费投入,在各成员校之间搞一平二调引起校、院之间的矛盾。③权力再分配的矛盾。联合之初上级主管部门要向联合大学下放必要的办学自主权,联合大学内部因组织结构调整常涉及权力的更新分配,甚至于向组成学院收回某些权力,放权、收权时的矛盾十分尖锐。④地位、名望方面的矛盾。比如高校合并后形成新的大学,其社会名望的确立并非一日之功;而参与合并的院校原有的名望、地位都随法人资格的取消而失落。大学的名望是一笔厚重的无形资产,这种旧的失去与新的尚未建立之间的矛盾不可轻视。⑤新、旧校园文化在继承、融通、创造方面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
要有效地解决上述矛盾,就必须理顺各种关系。第一,要理顺联合大学的外部关系。如联合大学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特别要积极主动地理顺那些录属关系不同的原高校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还要理顺联合大学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联合类高校要主动为所在地的政府服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争取地方上的各种支持。还要为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服务,争取省政府的支持与帮助。第二,要理顺联合大学的内部关系。如校、院领导集团之间的关系,各组成学院之间的关系。联合之前,各院校都是独立存在的办学实体,来往可亲可疏,但联合之后,彼此都是联合类大学的组成部分,来往密切,利害共有,非常需要淡化原来院校的界限,增强联合大学的整体意识,更需要提倡理解、宽容和合作精神。第三,要理顺新设机构与原有机构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的理顺对联合大学的健康发展很有帮助。为了防止联合中阻扰因素的强化,在处理矛盾、理顺关系中要注意掌握以下原则。
1.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办学效益的高低是争夺资源配置的法码。追求办学效益的提高是联合类高校共同的价值方向。由于参与联合的高校原有办学水平不平衡,联合后需要扶强济弱,共同发展,因而要注意利益的合理组配。要使参与联合的学院在联合后都感到利益的获得人人有份,每个组成单位都有平等的权利获得自己的一份利益。虽然这份利益的份额并不一定相同,获得的时间也可以有先后,但获利的机会应该是公平的。公平并不意味着是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平二调。因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联合成员的积极性,增强联合的向心力。
2.共性目标第一的原则。高校联合后整体发展目标一经确定,就必须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向这一目标共同努力。然而联合的成员也都拥有自身的奋斗目标,联合类高校的总目标不可能与各组成单位的分目标完全一致,共性目标的原则不一定能涵盖所有的个性目标。因此必须坚持共性目标第一,个性目标第二的原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联合类高校凝聚力的形成,从而实现共同进步。所以,必须强调局部服从全局,个体服从集体。
3.利益互补的原则。联合过程中的利益重组可使甲得到某些利益,也可使乙失去一些利益,如果失去的利益威胁到乙的生存,则需在适当时候给予乙利益优惠,使其保持一定的发展能力。如果各方的利益有得有失时,应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相互配合,再产生利益互补效应。
4.渐进的原则。联合中的权力分配,利益重组都需要有个过程,必须进行不断地协商和调整,欲速则不达,应分步进行,不断推进。
5.保持适当弹性的原则。联合中对一些重大矛盾的处理,不能完全依靠行政命令来解决,而需要制订一些弹性措施加以缓冲。克服联合大学的内部分裂主义影响最有效的手段是增强联合体的实力、吸引力和权威性。
6.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现代大学的管理都提倡民主治校,要多方听取不同意见,提高决策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