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论文_周丽霞

湖南省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查看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33例,观察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个体化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医学领域尚未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做出统一的定论。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右心室和左心室扩大,并且会出现心功能障碍的现象[1]。患者发病后一般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并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会不断恶化,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心力衰竭是扩张型心肌病的常见合并症之一,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出现异,从而使血液供应无法达到各脏器所需的标准,患者患病后容易反复发作,需要进行长期治疗,同样给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同样需要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才能巩固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中针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了个体化护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33例,观察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在59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9±8.1)岁,病程时间为2.5年至8.5年,平均病程为(4.2±1.6)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在61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2±7.8)岁,病程时间为1.5年至8年,平均病程为(4.1±1.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叮嘱患者按时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护理人员还应该开展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鼓励患者的家属和朋友多看望患者,给予患者充足的社会支持。护理人员还应该做好用药护理工作,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对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出现水肿,则让患者保持卧位,并遵照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如果患者出现缺氧状态,则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保证患者的日常生活得到照顾。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工作,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出现便秘等症状。护理人员还应该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并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纾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时还应该进行相应的出院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并指导患者家属正确照顾患者的方法。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和心理支持。在患者住院后对患者的检查的各项结果进行评估,并准确登记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的知识,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合理组织语言,尽量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治疗方式、预后、并发症等知识进行描述,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程度。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内还应该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对于存在焦虑、不安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倾听患者心声,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从而取得患者信任,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告知患者的病情,并将护理工作的相关注意事项告诉患者,并多多关心患者,保持与患者家属的联系,让家属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从而帮助护理人员巩固治疗的有效性。护理人员还应该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禁止患者吸烟饮酒,并注意控制盐分、脂肪的摄入,多食用富含高蛋白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2]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测,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进行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工作时,需要开展适当的预见性护理服务,例如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有可能会出现其他并发症,此时需要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注意为患者提供保暖护理,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3]。同时需要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

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长期卧床治疗有可能会引发患者的便秘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锻炼,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运动强度。护理人员还应该仔细用药,严格遵循医嘱定时定量给予药物,如果患者需要使用洋地黄,则应该将药物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如果患者需要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则应该定期检查患者的心电图,在患者出院时给予充分的健康教育,并嘱咐患者按时复查。

结语:

综上所述,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个体化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霞,张文娟.个体化护理模式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99-100.

[2]顾岗花.个体化护理模式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97.

[3]翟晓文.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旬刊,2015,15(8):11-13.

论文作者:周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论文_周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