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哲学学术报告会记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报告会论文,哲学论文,学术论文,女性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女性主义(feminism)的各种学术著作出版量激增,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为了帮助国内同仁了解这一动向,推动国内的相关研究,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每月一期的“北京科学哲学论坛”,于95年2月2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了“女性主义哲学学术报告会”,会议采取了以报告为主,辅之以评论提问及讨论的方式,30余名学者与会。
第一个专题:女性主义认识论。报告人唐热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简述了女性主义从一种社会政治运动到哲学理论视野和倾向的发展后指出,女性主义认识论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对比于较早期的自发的女性主义经验主义认识论,她主要介绍了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其核心即主张“边缘人群的生活”是更好的知识来源,并认为所有知识都打上了社会历史的烙印。这种断言显然与传统认识论所追求的超越人群、阶级、种族和历史的客观性理想是相悖的。但立场认识论认为自己既不同于主张本氏族的人群与文化具有某种先天优越性的种族中心主义,也不是主张观点对立的理论各自适用于自己的社会历史情境,没有理由反驳对方的相对主义。立场认识论认为知识的主体并非是超然的而是具体可见的,它与是社团而非个人、与知识的客体也无根本的不同,是多样化、非匀质、不一致的。立场认识论的目标是追求更强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要求将知识的主体与客体置于相同的因果层次上,而更强的客观性则只能通过强烈的自省,自省到主体自身的社会历史局限性才能达到。
评论人胡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认为,女性主义立场论整体上是可理解(可把握)的,可辩护的,可批评的。可理解的是指认识论是关于知识和证明的理论,因此任一具体的认识论都应有所断言并加以论证,阐明自身是什么,不是什么,立场论对知识的来源、性质、主体及其特征、客观性标准、自身的目标都有明确的界说并与种族中心主义和相对主义作了区分,因而在确定性上优于一般女性主义认识论,尤其是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可辩护的是指立场论强调“边缘人群的生活”(从一种更广阔更有理论意义的社会文化性别差异的角度)作为知识来源、强调知识的社会历史局限性是不无道理的,而后者还可从库恩的理论中获得支持,由此出发立场论的其它主张和界说都是可论证的。但问题正在于是否所有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中的定律和事实)都有社会历史烙印?一种中性的超然的客观性概念是否可保留?显然立场论已变换了经典的客观性概念,因此它是可批评的。但无疑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它有助于我们去发现已有理论的局限性。
第二个专题:女性主义伦理学。报告人邱仁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首先介绍了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提出。女性主义革命是一种改造社会、改造文化的文化革命,也必然会改造我们思考、生活、行动的方式。传统哲学和伦理学中(尤以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罗素等名家为代表)存有性别偏见,由此产生女性主义伦理学是否可能的问题。持肯定立场的人认为女性有其独特经验,即母性思维可作为一种新伦理学的基础,它不同于原则伦理学,也不是境遇伦理学,强调关怀(caring),强调情境(context),它不是后现代主义,也与道德相对主义不相容。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在理论与经验的问题上,主张道德经验可作为判断的依据,道德理论应受其检验,依其而调整;在理性与情感问题上,强调情感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对理性的促进作用,理论应虑及情感,尤其是关怀,因此原则伦理学和境遇伦理学都有其局限性;在公与私问题上,反对传统的家内家外两分,认为家庭也有政治,做母亲是一种最具创造性的塑造新人的人类活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模型应是母子关系,而不是契约关系;在自我与关系问题上,反对传统的简单二分,认为自我与具体的他人处在种种关系中,是一种关系中的自我,应注重发展关系,由此自我也在其中发展,等等。女性主义伦理学的理想是一种女性主义社会而非契约社会,其中母子关系具有第一性,儿童的未来最优先,关怀、信任、协作代替竞争,由此也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
评论人唐热风对女性主义伦理学的若干特征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如在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上,也主张反对上述经典的两分,认为其包含种种歧视;在强调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关怀伦理学;在自主性问题上既不侵犯别人——尊重自主权,又关怀别人;在道德律上从强调共同走向强调不同,既统一又多样化等等。但也对女性主义伦理学不是原则伦理学和女性主义社会以孩子为中心的提法不无忧虑。关于前者,尽管女性的道德判断比较灵活,但原则和理性在现实生活中毕竟很重要,女性主义轻易放弃它们会导致新的更多偏见;而断言后者则会以牺牲妇女的前途为代价。
第三个专题:女性主义科学观。报告人徐向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广阔的理论视野中考察了女性主义科学观的概念基础,它对科学实践的批评,它与科学方法论、科学哲学的关系、它与实在论、真理、客观性等传统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等问题。女性主义对科学的批评起始于科学事业中的平等研究,若干案例显示出一些女性的杰出科学工作在科学史上被忽视,表明科学被用来支持性别歧视,导致一些关于妇女在科学中作用的社会生物学或生物决定论的观点流行。但是关于科学中的性别差异,女性主义者中也有不同观点,其一,认为是社会结构决定的,因而是可弱化的;其二,认为是生物决定的,但恰恰是那种具有女性特征和价值的科学观是优越的,它可以取一种与客体平等的关系,缩短与它的距离并保持一种更紧密的关系,并发展起一种不同性质的科学;其三,认为是生物加社会因素决定的。显然,女性主义科学观对传统的科学与价值无关、科学语言的中立性等观念构成了挑战,女性主义的科学模型表现出文化价值、意识形态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作用。在价值因素介入后,相应的理论选择模型可取整体论的或建构论的,前者中真理概念为连贯论或符合论的,价值成为达到真理的障碍;后者则取历史的偶然的真理概念,真理并不独立于主体且突现于话语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中,价值成为其中的要素。可以看出,女性主义科学哲学与蒯因—戴维森—普特南—罗蒂传统是部分重迭的。但女性主义科学观相应的困难是:如何在反对绝对主义的同时避免极端相对主义,很难论证存在一种独特的女性主义科学方法论,仍难摆脱传统的真理、客观性等概念,因为一旦重新定义它们,实际上就丧失了其原有意义。
评论人刘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首先强调女性主义者所说的性别,更多的是指社会文化方面(gender)而非生物学方面(sex),他们对传统科学观的批评的特色,在于认为现有科学传统在其起源时和选题中就受到诸如柏拉图、培根和笛卡儿等奠基人话语方式的隐喻作用,强调了阳性方面;在科学研究中也可以有因发现玉米染色体中基因转座而获诺贝尔奖的玛克琳托克所采用的那种亲近自然、聆听自然的整体论方法,反对主客截然二分;他们常采用隐喻分析、话语理论、精神分析等非经典论述方法。他们对于传统科学的批判是启发性的,可以促使其完善。
第四个论题:女性主义医学伦理学观。报告人王延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首先指出医学伦理学中的女性主义转向始于80年代,他们认为医学是有性别的,是被男性感染了的,即使在女性占百分之九十的护理业也是如此,妇女利益无论是从生物学、医学还是法学的角度都没充分被考虑,在医学伦理学理论上也有缺陷,因而提出要治疗医学,医疗伦理学。女性主义对医学伦理学的批评主要有:认为它缺乏对社会政治关系的分析,没从大环境考虑,情境分析不足,应以作为人类存在自然状态的关怀模型去取代原则模型,并提出了关怀模型应用的种种案例。女性主义主张医学伦理学研究既要正确选择问题,更要注意讨论问题的新方式,如注重和倾听差异性,注重关系分析,以实际经验而不仅仅是原则作为理论的基础等。
评论人邱仁宗认为女性主义对医学伦理学的许多批评确实是切中时弊、很有道理的,一些医学伦理学问题上没有充分考虑女性的利益,但对关怀模型能否取代原则模型表示质疑,因为情感因素也会导致错误决策,不同情感因素相冲突时始终有原则在内等。这一评论也代表了讨论中大多数人的看法: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批判理论是有理也有力的,可以揭示现有理论的局限性,提供观察分析问题的一种新视野,并作为理论构造中应考虑在内的一种新维度,但它是否能发展起一种独立的新理论以取代传统理论则值得怀疑尚待进一步探讨。
(《哲学动态》199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