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和防范论文_李菊

基层中医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和防范论文_李菊

李菊

(四川隆昌县中医医院 四川 隆昌 642150)

【摘要】 目的:为保障基层中医医院手术室护理、手术患者的安全。方法:分析总结基层中医医院手术室护理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结果:加强制度化管理,有效控制与减少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结论:完善的制度职责、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的专业素质,才能减少护理差错隐患,更加的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关键词】 基层中医医院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319-02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场所,其护理质量的好坏对于手术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往往会造成医疗纠纷,现将基层中医医院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研究改进后的护理工作情况,现报告如下:?

1.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1.1 术前缺乏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心理上、身体上均处在敏感期,因为手术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会使患者心情会非常复杂和矛盾,甚至恐惧、绝望。然而,目前在基层中医院的手术护理过程中确只体现了因病施护,没有注意到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2 责任心不强

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往往不被重视,手术的成败,人们往往关注的只是手术医生,而忽略了手术护士,造成了手术护士缺乏成就感。?

术前访视未做到位,患者姓名、床号不对,输液时液体拿错,将生理盐水当成林格氏液,药物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术后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或随身物品等贵重物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手术纱布、缝针、缝线、器械或特殊物品在手术前后不一致,术中缝针不恰当或丢失,以致延误手术时间。术前一些手术必须设备仪器准备不完善,监护仪、电刀、吸引器术前未试机。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床号、姓名、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术中用药等核对不清。抢救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模糊不清,未重复医嘱,凭想当然给药,导致用药错误。

1.3 专业护理技能的缺陷

目前,大多数基层护士的基础学历都只是中专学历,大专学历也只是在职大专毕业,本科学历更是少之又少。而当前的医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的高、新手术技术不断地开展出现,相应的新仪器设备的使用,使医学技术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相应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及时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并且不能注重业务技能操作的训练,易出现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操作失误或错误,与术中医师配合不到位,导致在手术配合的不顺利,对一些急危重症、中等以上复杂手术表现出手忙脚乱,不能适应手术的需要。护理人员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更新的能力缺乏。

1.4 专业的职业保护知识缺乏

在手术中,护士不可避免的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受感染的机会也增多,术中传递锐器时可能出现创伤,针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事故,不但引起自身损伤,且容易感染疾病。最常见的是梅毒、乙肝、丙肝、爱滋病等。

2.防范对策

2.1 术前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基层护理员需要与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及时了解患者最担心的事情。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给患者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2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组织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人人通过考核。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在科内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进行讲解、分析,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专业行为,强化责任心,从而降低了职业风险,既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又保护了自己。对屡次犯错的人员,调离相关岗位。

严格执行工作制度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1]。制订各项工作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应急方案。对手术室的核心制度如查对、清点、安全防护、交接班、标本处理、职业暴露处理等制度应落到实处,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定期分析、总结,使之不断完善[2]。

2.3 严格执行术前确认制度

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出明确标识,与主刀医生沟通的同时,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认定,避免发生患者、部位、术式等错误。与病区护士积极沟通,严格查对患者身份、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等,双方确认后交接。由手术者、麻醉师,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2.4 提高手术室护士知识技能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护士长带头表率,加强继续教育和业务学习,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补充,相互提高。科内每周组织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操作、理论考试,定期每人安排一场业务小讲座,不定期邀请临床学科主任讲解新开展手术配合要领,邀请各仪器技术指导员介绍仪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每年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护士的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水平,减少了因业务技术问题引发的护理差错、纠纷。

2.5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

定期做HBV、HCV、HIV、梅毒检查,并接种疫苗,急诊患者应按阳性处理。不可用手装卸刀片及拿取缝针,术中使用的锐利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术中传递锐器时要放慢速度,术毕锐器放在锐器盒内统一处理避免损伤。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教育,增加自我保护的意识[3]。

3.小结

安全护理是安全医疗的前提,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使手术室护士的职责由单纯完成手术配合扩展到手术患者的全期护理。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场所,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及术后康复密切相关,任何疏忽都可能诱发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只有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质量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高危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潜在护理安全隐患,不仅仅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还要从管理角度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才能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从而避免医疗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文娴,崔妙玲.在护理工作中影响患者安全的六大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560.

[2]魏革,刘苏君.手术室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26-127.

[3]陈爱萍,孙红,姚莉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3.?

论文作者:李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基层中医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和防范论文_李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