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我科室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1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我科室自2016年6月份开展舒适护理,将6月份之后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舒适组,6月份之前收治的患者55例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SAS、SDS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经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较比舒适组评分仍表现较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舒适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8%,较比常规组患者的81.82%,呈现明显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舒适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较比常规组患者的评分明显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较好,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充分的疏导,积极配合治疗,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舒适护理;效果
血液透析是把血液引流到体外,通过透析器进行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达到净化血液目的的一个过程。除了应用与慢性肾衰竭替代治疗外,还广泛应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严重外伤,急性酒精中毒等。在血液透析的长期治疗过程中,饮食受限,疾病影响等因素造成患者的负面情绪,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生活质量降低等问题。舒适护理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护理中心,提高患者的各方面治疗期间的舒适度为护理目标。本文主要研究分析血液透析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特筛选2016年我科室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1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筛选2016年我科室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1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我科室自2016年6月份开展舒适护理,将6月份之后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舒适组,年龄39岁到79岁,平均年龄(59.51±3.42)岁;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6月份之前收治的患者55例作为常规组,41岁到78岁,平均年龄(58.79±3.85)岁;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
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舒适组开展舒适护理:
1.2.1环境舒适
保证透析室干净舒适,有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设备,工作人员定时更换床单,实行消毒制度,透析室内外保持安静,对于进出透析室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把关,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阳光的环境。
1.2.2心理舒适
患者治疗期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对机体功能及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及时和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与诉求,鼓励患者情绪方面的释放;交流的过程评估患者心理情况,采取适当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同时,组织患者之间的交流活动,增加病友间的互动与经验分享,消除患者抑郁与孤独感。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注重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疏通解答疑虑,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多于病患的家属进行沟通,一起为患者传递正能量,给予家属以及患者信心,以阳光心态面对治疗,以诚相待,增加患者的亲切感受。
1.2.3饮食舒适护理
对于患者疾病的特性制定合理的美味的饮食方案,了解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食欲,防止营养不良等现象出现。
1.2.4治疗舒适护理
患者初入院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接待,了解患者病情,协助办理各项住院手续,与患者主动接触,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建立初步的信任和谐的关系;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注重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疏通解答疑虑,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在治疗过程中,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状况,并及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对于潜在的变化,做好预案准备。提高技术,即穿刺时的准确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及时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让自己的技术不断成长,使患者的舒适度达到最大化。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SAS、SDS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满分为8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
1.4判定标准
护理满意度包括环境舒适感、心理舒适感、生活舒适感、治疗舒适感4个方面,评分分为三个阶梯,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治疗依从性判定由相关护理人员评定,分数越高说明治疗、护理依从性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情况比较
舒适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较比常规组患者的评分明显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情况比较
3讨论
舒适的护理环境,可以使患者心情舒畅,增强家属的信赖。舒适的态度,可以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用心,更愿意打开心扉去接纳护理过程,去体谅护理人员的付出和努力。舒适的护理过程,可以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和负面情绪,积极与护士进行沟通,让护士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积极的治疗,并且可以改善患者与护士之间的关系,使治疗双方相互谅解信任。使治疗过程更加的愉悦。在提高良好的护理坏境,友善的护理态度,有效的沟通,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加强训练,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不仅让患者体会到关爱和温暖,更要在最大限度上保证血液透析的治疗质量和效果。积极采用舒适护理模式,不仅可以使治疗环境有一个愉悦的氛围,更使治疗效果大大提高,舒适护理的模式值得推广。、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较比舒适组评分仍表现较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舒适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8%,较比常规组患者的81.82%,呈现明显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舒适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较比常规组患者的评分明显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液透析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较好,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充分的疏导,积极配合治疗,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敖应梅.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1075-1076
[2]陈海平.舒适护理模式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19(12):72-73
[3]胡带翠,黄色丹,何美娟,等.舒适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7(35):12-13
[4]向彩春,熊清,伍朝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1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6(1):123
[5]梁瑞国,梁建一.舒适护理模式在首次血液透析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0(7):1783-1784
[6]王芳,张攀科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4(14):206-208
论文作者:蒋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患者论文; 舒适论文; 血液论文; 评分论文; 统计学论文; 常规论文; 模式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