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内的城乡一体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乡论文,圈内论文,都市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5-0098-07
一、问题与设想
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在于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消除城乡差距,由城乡二元结构转向城乡一元结构的现代化结构,最终实现城乡居民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城乡生活方式的趋同,公共物品的享受基本一致。它不是完全消除城乡的差异,而是在保持城市与乡村各自特色和职能的同时从经济、社会和空间等方面融合城乡发展。一体化之后的城市和乡村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又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与高度依存。从区域经济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总是在都市圈内进行的[1]180。
都市圈是具有单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以及与中心城市具有密切经济社会联系的、一体化的次中心、城镇和农村所构成的圈层式地域,是中心城市聚散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范围。它既是一个经济圈,也是一个社会圈。都市圈形成的动力在于中心城市、次中心和周边地区(城镇和农村)异质空间中,各种经济活动要素的聚散作用,以及在不同空间形成的职能分工和协作。伴随经济活动的聚散和职能分工,必然带动社会活动在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形成高度一体化的社会都市圈。建立都市圈在于打破行政界限的束缚,按经济与空间、环境功能的整合需求及发展趋势,构筑相对完善的城镇乡群体空间单元,建立高度联系的区域经济社会,并以此作为更广空间组织的基础[2]。
国外经验表明,当城市化进入一定阶段后,都市圈就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日本、美国和欧盟的一些国家已是以都市圈为主的国家,都市圈的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在全国占有较高的比重,城乡高度一体化。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在快速地促进着城市化,区域经济社会的都市圈化越来越明显。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是我国正在形成的三大都市圈,近几年不少地区也都开始规划自己的都市圈,如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等等。王建提出我国可建9个大都市圈[3]168,高汝熹根据特大城市的经济总量和可能影响范围,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等级规模的18个都市圈[4]18,雷曼根据县级数据,按一小时交通半径,划分出中国的53个都市圈[5]155。
作为城市化主体形态的都市圈,其形成既包括城市之间的一体化,也包括城乡之间的一体化,而城乡之间的一体化是基础。这就自然的要求在都市圈的形成中,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然而,目前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方面,没有把都市圈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中,主要是探讨如何城镇化,消除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别,建设统一的市场和社会经济体制,以及提倡农村城市化、建设新农村。而在都市圈的研究中,又主要集中于都市圈内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产业聚集、如何消除地区壁垒等方面。两方面的研究都没有把城乡一体化和都市圈建设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各地区的都市圈和新农村缺乏一体化的规划。一方面,在都市圈的规划和建设中,目光只集中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自身的建设与城市间的利益协调,如城市的规模、面积和层次等,城市间的基础设施连接、产品和要素的流动等,没有或者基本没有考虑如何把城市和农村连接起来,如何在都市圈的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另一方面,在建设新农村时,没有考虑如何融入都市圈建设中,使得“三农”问题的解决缺乏有效的方式和载体。在发达地区,农村要素向城镇集中的愿望和趋势很强烈,虽然为都市圈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仍然是在既排斥农村、又廉价利用农村资源的条件下建设城市,实际上在加剧农村的固有问题,长期地使经济要素不能在城乡之间实现合理配置,其结果使城市建设缺乏农村根基,也使农村发展缺乏引力和来自外部的反哺力量。所以,如果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思路,把都市圈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割裂开来,必将继续强化城乡二元结构。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着重阐述都市圈与城乡一体化二者关系内在一致性的基本原理。由此提出这样的设想:其一,都市圈是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机制和方式。基于都市圈的城乡一体化,能够更好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以较少成本和更高效率建设新农村。
其二,实现城乡一体化之后的都市圈,城市、次中心、城镇和乡村各有分工、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浑然一体。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都市圈繁荣如画,城乡各具特色,产业在不同优势地区聚集并彼此协调,圈内资源共享,社会发展质量提高,人们工作和休闲适得其所。这样的都市圈就是现代城市文明与淳朴乡村的最佳结合,是一个高效率的、可持续的、实现低成本增长的组织,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极化地区,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坚实地区基础。
二、都市圈内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与效应
(一)都市圈内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都市圈的形成首先是在工业化带动下,农村要素向城镇的积聚过程,而后是一个由城镇向农村的扩散过程,积聚与扩散的协同作用促进着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实现都市圈城乡一体化。钱纳里强调,“工业化过程是和结构转变联系在一起的,决不限于制造业在总产出中比重的简单增加”[6]346。
在经济活动和人口流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工业化的加快促使一些区位条件较好、经济基础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和枢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它们迅速吸引城镇和农村的人口、资金、技术等向这里汇集,并在极化效应的推动下迅速成长。
当中心城市增长到一定规模时,过度集中引发的各种城市问题开始出现,与城市有限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城市地价高涨、基础设施能力供给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经济活动需要空间和功能上重新配置。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下,中心城市开始优化自身的产业和功能结构,一方面通过经济协作、技术扩散、企业搬迁等,将一部分生产要素、经济活动以及管理服务职能等,外迁到基础条件较好和有要素优势的城镇;另一方面,城镇和农村符合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要素和产业积聚进来。这种双向的流动逐渐调整了中心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功能分布,形成一个符合各自不同资源禀赋特点的、高效的产业分工和职能协作体系。
一般情况是,中心城市把制造业分散到周边的城镇,自身产业结构高度化,从物质生产中心转向先进服务中心,表现为知识集约化和经济服务化;在城镇承接从中心城市迁移过来的部分职能的同时,从农村向城市聚集的一些中小企业因逐渐增加的城市级差地租,也在城镇集中,城乡企业的聚集又吸引着劳动力在这里集中,结果使这些城镇成为就业和居住的集中地,这又必然要求增强和延伸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目前,我国都市圈的城镇聚集能力弱,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城区企业还没有足够的积极性迁移到这里。在人口及生产要素聚集在城镇后,留下了广袤的土地和稀疏的村落,从而为土地的规模使用,村落和乡镇整合创造了条件,这又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提供了动力、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实现城乡的平衡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城乡之间的联系逐渐扩展演化为更为复杂的社会联系,也使城乡成为一个高度关联的社会体。当这个区域内的各个城镇和城乡间真正形成了地域上交叉和渗透,经济社会功能互补协同,经济社会一体,城乡互促、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时,彼此间的良性互动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因,当这种依存关系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城乡就成为一个在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各方面高度一体化的整体,这时一个由中心城市、次中心、城镇和农村组成的都市圈就形成了。
(二)都市圈内城乡一体化的效应
第一,提高农民收入,有效地建设新农村。都市圈内的城乡一体化使农村人口能够自由流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提高收入。经合组织认为,如果允许农民迁往城市定居——很多情况下这个距离不到30公里——他们的终生收入可以提高1/3[7]36。在一定量的农民进城后,农村人口减少,会使一些村落衰败和土地闲置,有助于土地规模使用和村落整合。既节约农村建设成本和提高投资效益,又为农业资本积累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农民收入提高将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提高土地生产力,也有助于吸引其他产业资本投入农业。劳动力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建立城乡一体的要素市场,促使城乡劳动力平等使用、实现优化配置。同时,这些效应能够增强农村接受城市辐射的能力。
第二,造就发达的农业经济。都市圈是农业经济强大的支撑力量。首先,都市圈的产业布局中,农业生产主要聚集在外围地区,都市圈、特别是中心城市以其大量的人口为农产品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其次,都市圈的先进服务业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和服务支撑,农产品得以借助发达的服务体系销售到世界各地,造就了强有力的农业经济竞争优势和农民的高收入。
第三,为城市带来聚集和功能调整。尽管我国城市人口在增加,但是受经济发展战略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人口的城市积聚度仍然很低,40%的城市低于其最优规模[8]38,允许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能够显著地发挥其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率。根据Harris等人的研究,城市人口或劳动力密度增加一倍,生产率可以提高约6%[9]。人口在城市聚集能够改变其功能结构、有利于中心城市发展服务功能。卡斯特强调,先进服务业居于一切经济过程的核心,先进服务业集中于中心城市,展现了最高的就业增长和投资率,同时又将其触角伸向所能达到的最大服务范围,强化其服务功能[10]367。聚集后的城市创新和势能不断得到提升和扩大,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创造了条件。
第四,城乡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都市圈是一个组织,组织是实现——定目标的手段。诺斯强调[11],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和可持续发展。都市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都市圈内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必然引发两次聚集。首先是农村分散的经济活动集中到城镇,而后是土地和村落的集中,结果是节约土地、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这种聚集使都市圈成为区域经济社会集约发展的有效路径。现实是,改革开放以来,遍地开花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突出特点是分散,造成土地资源滥用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这种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已经受到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
三、都市圈内城乡一体化的机理
(一)资本原始积累机理
马克思分析资本的原始积累时,虽然揭露和批判了城市工业化对农民土地剥夺的行为,但也论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业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资料向城市工业集中的客观要求,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农民向城市积聚、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12]822,对农民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积累的结果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使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转变为雇佣工人。第二,资本家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用这些土地为城市工业生产原材料。出现了工业支配农业,并引发了农业革命,耕地的人数减少了,但土地生产率提高了,因为“伴随土地所有权关系革命而来的,是耕作方法的改进,协作的扩大,生产资料的积累等”[12]855。第三,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一方面农民家庭原来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现在改为购买,农业地区成为工业品的消费市场。“事实上,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事件,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12]857。另一方面是要素的更大活动性。表现在:消除垄断后的完全的自由贸易,发达的信用制度,不同部门都受资本家支配,高度的人口集中;资本和劳动力能够更容易地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资本的原始积累意味着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排斥分工与协作,排斥对自然的社会调节,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出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它的消灭,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积聚的生产资料”[12]873。
从都市圈的整个形成过程看,马克思的资本原始积累理论只是揭示了都市圈形成过程的前期,即从农村向城市工业的聚集阶段,这时还没有出现城市因聚集而向外围扩散的阶段。
(二)聚集扩散机理
首先,部门增长极形成聚散网络。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也就是说,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部门和行业通常集中在大城市中心,这些中心就成为增长极。增长极对其广大周围地区产生一种辐射效应,凭借辐射效应,增长极成为一个地区的生产、贸易、金融、交通运输和信息的中心。向心力的作用使得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周围聚集着日益增多的其它相关部门、行业和辅助性厂商。其增长的势头又把技术、资金、组织、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周围地区扩散,带动其发展。该理论不同于缪尔达尔的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缪尔达尔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居于主导趋势,自由市场力量的作用使经济向区域不平衡方向发展是一个内在的趋势,这种趋势越强化,农村也就越贫穷。克服地区间不平衡需要弱化回流效应,强化扩散效应。但是如果弱化回流效应是以削弱发达地区的发展为代价,将使扩散效应失去前提和基础。
其次,基于增长极的城市聚集。把佩鲁的部门极化理论与空间和区域结合起来时,研究者发现,一个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城市的聚集优势和多种功能。为了增大对周围地区的增长刺激,城市必须处于中心,在它的周围按功能形成纵横交错的居民定居地体系。因为增长不是无条件地在空间持续扩散,而是遵循中心地等级扩散。也就是从最高一级的中心城市逐步地向低一级扩散。所以,建设和强化增长极特别要重视城市化。城市化既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建设和强化发展极的重要途径。地区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的根本是城市化水平的差距。在现代经济中,城市是市场中心,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散地。城市的中心地位越突出,辐射范围越广,也越能突破行政壁垒。弗里德曼强调,中心城市是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是决定经济体系发展路径的局部空间,决定了外围的发展,中心与外围建立密切的关系对二者都是必要的。弗里德曼对不同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作了如下划分[13]。
弗里德曼工业化阶段与区域特征
前工业化阶段初级工业化阶段 成熟工业化阶段一体化空间阶段
要素流外围区资源要素大量流中心区要素高度集中,开资源要素在整个区域内
动状态
较少流动
入中心地始回流到外围区 全方位流动
区域典 存在若干不同等级的中 中心区进入极化过程,中心区开始对外扩散过
型特征 心,彼此缺乏联系 少数主导地带迅速膨胀程,外围区出现较小中心
缪尔达尔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分别反映了都市圈内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两个阶段,即以城市为中心的聚集和扩散阶段。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表现为农村的资本和劳动力向城市和工业的聚集,带动着城乡经济结构快速的调整。这个时期地区之间的竞争突出表现为城市之间的以聚集为主的竞争,实力较强的城市逐渐确立了区域的中心地位。这是缪尔达尔理论阶段。当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聚集到一定阶段后才逐渐显示出向外扩散,即增长极理论阶段。农村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到城市辐射取决于城乡间沟通条件和农村自身能力,这离不开政府的投资建设。
四、都市圈内城镇村的整体互促
都市圈通过城乡之间的分工合作建立起整体互动的经济社会关系,都市圈形成之时也就实现了城乡一体化。通过都市圈有效地解决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中心城市、次中心和农村的变革同时进行,才会促进整体功能的建成与发挥;反之,就会起制约作用。我国现在的都市圈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原因不在于是否搞规划,而在于农村率先改革释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改革没有接纳这些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依赖,使城乡不协调地发展,妨碍了都市圈的形成,也就阻碍了城乡实现一体化。
(一)转变中心城市工业化战略
在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以服务业、特别是先进服务业为主。而我国大多数的中心城市工业占主导地位,而且倾向于发展重化工业,真正要成为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就要转变产业结构。
人均收入增加和要素供给结构变化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当农业领域的改革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且转移到城市时,就会改变城市的产业结构以容纳这些就业者。但是城市产业结构能否转变,取决于发展战略。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产业结构就会按照劳动力供求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城市政府的作用之一是积极为新进入者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应有的社会保障。调整后的产业结构符合比较优势,允许劳动和资本向生产价值较大的部门重新配置,能够在不同的区位形成一个个不同的专业化生产和产业聚集,享受规模经济的收益,提高地区和产业竞争力。中心城市通过聚集和竞争方提高,进一步增强对周边地区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城市规模扩大,创新能力增强,进而积累和增强扩散力,影响接受地的产业结构。同时,释放出多余劳动力的传统农业,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容易积累资本,增强农业再投资能力,也增强接受城市产业的辐射能力。这样,城乡产业形成了彼此联结、互促互动的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农业竞争力的增强,农民收入的增加,自然改变着生产生活环境,也就促进了农村的建设,逐渐缩小直至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一个奉行重化工业发展战略的城市,把主要的资金投资于这些产业,抑制服务业的发展,也排斥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城市产业结构,与农村的要素结构和产业结构没有密切的联系,产生不了关联效应,不能带动农村的发展。而且,城市的资本、技术和知识优势,使之更倾向于实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竭力避免农村劳动力进入产生的冲击。这时,城乡就会在相互隔离的情况下进行着各自的发展。劳动力被限制在农村和农业,城乡二元结构被扩大,难以形成有效率的都市圈。
(二)突出小城镇城市功能建设
前文表明,城镇是农村人口和农村工业迁入的主要地区,也是中心城市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它们共同作用使小城镇构成了都市圈内人口、就业和工业的聚集地区。在已有城镇、特别是县(市)城的基础上提升城市化水平,使城镇与城市衔接,增强现代化要素的聚集和向农村扩散的能力,使之成为服务农村的商贸、服务中心,是都市圈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城市化水平低、人口规模小,专业化不突出,服务功能弱小,企业规模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与中心城市和农村缺少协调联系等,是目前都市圈内城镇存在的主要问题。雷曼的研究提出,对于一些有潜力的小城镇,应该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其对外部企业的吸引力,创造就业,并使这些城镇融入到区域性的劳动力市场和供应链中。刘易斯强调,没有理由不规划好新的工业城镇,把它建设得比乡村具有大得多的吸引力的居住地;没有理由不发展一套适当的社会服务业。这样做的效果会使转移过来的劳动力能够安心工作,更加渴望谋求改进工作。如果“没有这些服务,产业工人就不得不一只脚踏在农村,以便一旦需要,就可以回到农村去”[14]209。
(三)构建不同的城乡一体化机制
从聚集到扩散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是“三农”问题,如农民收入下降和贫穷,农业地位下降,农村基础设施缺乏投入等,城乡差距不仅不缩小、反而在持续扩大。解决“三农”问题现在有内外两个明确的对策:新农村建设是从内部解决问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是从外部解决问题。建设农村可以产生两个效果。短期内,便利农村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聚集,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规模,增强农村接受城市辐射的愿望和能力。长期内,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缩短的城乡距离,便利的城乡交流,将使城乡出现均质化趋势,农村人口和产业可能不愿流向城市。
虽然会出现均质化的趋势,但是都市圈内仍然会有不同职能的农村。可以把农村大致划分为城郊农村、远离城市的发达农村和远离城市的农业农村。城郊农村将成为都市圈内的居民生活的集中地,与中心城市分工合作。远离城市的发达农村可能以工业经济为主,兼顾农业,这些农村接受的多是小城镇的辐射。远离城市的农业农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也可能保持着传统的生产方式。
对于这三类农村,中心城市和政府可以建立不同的一体化机制。第一,彻底改变传统的基于农业经济的社会管理体制,使城郊成为都市圈的生活中心。第二,对农村企业提供帮助,指导其生产经营,使之纳入相应的产业网络。第三,用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先进服务能力改造传统农业,建成现代农业。
收稿日期:2007-04-09
标签:农村人口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国家中心城市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服务经济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三农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论文; 增长极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