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与普及推广而言,提高技术应用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因而除了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工作之外,还需要不断对这种技术加以应用和实施。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引言:一般所说的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混凝土最小尺寸高于1m的混凝土结构,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结构稳定性。在建筑业不断发展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渐拓宽,不管是工业厂房施工或者是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都可以获得广泛的应用,同时效果较好,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裂缝问题。然而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此就会对具体具体应用效果造成影响,同时也给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特征
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一些体积比较大的混凝土类型。在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同通常的混凝土厚度相比要高出80cm。一般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同混凝土相比较而言要厚实,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水泥以及水化热较大。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应该应用较高的技术形式而进行施工。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特点一般表现在:①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大体积混凝土通常会在地下浇筑,并且受到地下环境的制约,大体积混凝土通常在地下进行浇筑施工,同时也受到地下环境的影响,那么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浇筑技术要求也在抓紧提升。②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以及体积较大。因此,在对其浇筑过程发中应该根据与之相关的要求而进行连续性浇筑,在操作中避免出现裂痕以及缝隙。③在施工中因为较为容易出现裂缝,大体积的混凝土在浇筑操作中容易出现水化热量较大,由于内部热量不均匀对其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施工操作中较为容易出现多种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合理配置材料
(1)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选择原材料,在选择水泥材料之时,可以选购一些强度为42.6的硅胶酸盐水泥材料。在应用前,需要使用实验室检测形式来对其合理处理,确保水泥材料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促使其可以合理应用到施工中。
(2)选择合理的粗骨料,在选择合适的材料时,作为施工企业要求以配筋的要求等,进而选择最符合工程实际粗骨料,促使其粒径满足在施工范围要求,在施工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要求挑选一些粒径比较大,同时级配较好的石子进行施工,而这主要是由于的此类材料在应用时,可以降低拌和用水量,促使收缩问题的逐渐降低,并且对水泥材料的使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在将水泥水化热的和环境下,可以把碎石的粒径合理控制在40~50mm的范围内,进而提升工作的可靠性。
(3)选择科学的细骨料材料。在选择这种材料时,要求依据混凝土搅拌的具体要求,采购最为合适的施工原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可以不断降低水泥的使用量,降低水化热问题。与此同时,对含泥量合理控制,避免出现结构收缩问题,进而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强度,促使材料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2.2合理设置配合比
大体积混凝土是通过多种原材料之间组合,并且每一个材料的配比设计变为了最为重要的任务,而在进行配合设计之前,作为设计人员应该对工程的实际需求有充足的了解,进而可以确定好混凝土的强度。在强度确定以后,则应合理选择原材料,并且对材料的质量以及经济性等等情况考虑在内。比如说水泥的应用,通过实践显示,水热化低的矿渣水泥在此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同时价格较为合适。因此,要求有质量可以保证的厂家,在整个配比中要求对水泥和水等材料的使用量合理设计,特别是水,其使用量都会对其浇筑有着直接的影响,其水比较少的话,则就会造成浇筑后强度不够,水较多的话则会导致强度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在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此方面有着较多合适的方案,然而每一个方案的实际应用环境各有不同,进而出现的效果也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要求依据工程施工要求、现场环境等等来进行优化。比如说连续浇筑方案,可以有效避免施工缝的出现。与此同时,在此方面还应该对混凝土各个方面的参数合理控制,比如说摊铺厚度,要求应该控制其低于600mm,然而如果是应用了人工方案,那么厚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一般应该低于400mm。
2.4做好大体积混凝土内温监测
首先,要在承台范围内埋设4根垂直测杆,且每根测杆沿混凝土厚度设置不同的3个测点,换言之要设置4根测杆与12个测点。其次在前三天,要每间隔1小时测量一次温度,三天后确保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即可。再次,相关人员要认真登记每次测量数据,并根据所登记温度数据变化情况制定相应曲线图,充分体现不同测点问题、中心与表面测点温差等情况。因此只有全面做好大体积混凝土内温监测,才能为温度裂缝的有效预防奠定基础。
2.5合理控制混凝土材料收缩
在控制混凝土浇筑收缩时,要合理选择浇筑材料,确保合理配置材料,且采用连续级配法选用粗骨材料,在大体积混凝土材料中,掺入比例合适的征渣粉与粉煤灰,以此提高混凝土结构强度。此外,在选择水泥材料时,要注意选择凝结时间长、水化热度低的材料,降低其收缩现象发生机率。在浇筑施工中还要全面做好分层,在实际施工中,通过利用、测量及阶段等不同分层方式,先进性一层浇筑,再进行二层浇筑,以此逐层连续地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结构表面尺寸的精确性。另外,浇筑要从底层开始,在一层未凝结好前完成整体浇筑工作,以此有效控制混凝土材料收缩作用。
2.6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
一般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应用以下分层浇筑的形式:①进行全面分层管理,在首层全面浇筑施工结束后,要求重新进行第二层的浇筑施工。同时还应该确保首层混凝土的初凝,进而在该基础上进行连续浇筑,直到浇筑施工竣工。可以在全面分层浇筑操作中同实际情况结合,分成两段进行施工。②进行分段分层,在对混凝土浇筑操作之前,应该做到从底层开始,可以在浇筑到一定距离以后在进行第二层的浇筑,此种浇筑操作比较适合应用在混凝土供应比较少的情况下,同时混凝土的厚度和面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
2.7施工养护工作
养护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保温法以及保湿法两种类型,在这之中保温法一般是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温度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降低裂缝的出现。保湿法可以比较潮湿的环境中保持混凝土的强度。
3结语
根据前文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可以影响到其质量,同时也同工程质量紧密相关。目前建筑工程的规模逐渐提升,施工技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可以满足建设的需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伟.船闸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广州大学,2016.
[2]杨柳.浅谈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中外建筑,2016(05):164~165.
[3]李博超.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5(5):136.
[4]何跃雷.关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22):333.
论文作者:朱培,王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泥论文; 水化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