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君军
(渠县东方医院 四川达州 635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奥美拉唑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目标,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2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奥美拉唑,n=25)与对照组(实施法莫替丁,n=20),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止血效果,以及治疗效果的情况。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止血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要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奥美拉唑;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039-02
Analysis of hemostatic effect of omeprazole in patients with non-varicos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Lin Junjun. Qu County Oriental Hospital, Sichuan Dazhou 6352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mostatic effect of omeprazole on non-varicos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Methods 45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from June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target. The first 2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he latter 25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hospitalization registration. The adverse reaction, hemostatic effect and therapeutic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meprazole 25) and the control group (famotidine 20).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hemostatic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Ogilvy Pyrazole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hemostasis in patients with non-varicos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Key words】Omeprazole; Non-varicos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Hemostatic effect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等,按照发病性质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静脉曲张性,一种是非静脉曲张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一旦严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1]。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对45例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经过研究,奥美拉唑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非常显著,将本次研究的内容进分析,将结果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45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目标,并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2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35到67岁,平均年龄为(41.61±5.67)岁,出血量229.08~785.21mL,平均输血量(429.97±37.61)mL;对照组男8例,女12例,年龄36到68岁,平均年龄为(45.21±6.54)岁,出血量237.08~784.262mL,平均输血量(421.82±36.28)mL,纳入标准:(1)患者均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均低于1000mL,且均由非静脉曲张诱发;(2)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上消化道疾病者;(2)患者对研究药物过敏;在统计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经过比较(P>0.05)可以对其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出血征象监测,补充血容量,预防感染,相关护理干预,要求两组患者均禁食。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法莫替丁进行治疗,使用法莫替丁注射液(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177),一次20mg用5%葡萄糖250ml稀释静脉滴注,时间维持30分钟以上,或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缓慢推注(不少于3分钟)。一日2次。观察组患者实施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389):一次40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稀释静脉滴注,1天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5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情况,头痛、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其中包括:平均输血量、止血时间。当患者(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幅度>30mmHg,(2)血红蛋白<70g/L,细胞比容<25%,(3)心率增快>120次/分,表明患者需要进行输血;当患者的低血容量纠正,血压恢复正常,呕吐物没有血液内容物,以及黑便症状也基本消失,胃液比较清亮说明止血成功。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将其分为三类:显效,有效和无效[2]。显效:治疗后,24小时内止血;有效:24~72小时内止血;无效:>72小时仍未止血;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详细的处理,对计数资料用(%)进行表示,两组之间用χ2进行检验,用(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两组之间用t进行检验,以P<0.05 进行表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发生率为8.0%、35.0%,数据比较之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患者屈氏韧带以上区域的消化道产生非静脉曲张性病变从而造成出血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胃黏膜屏蔽功能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胃酸分泌过多等,有研究显示,对患者的胃黏膜进行保护,或者是对患者的胃酸分泌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有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3]。在基层临床一般采用法莫替丁对患者进行治疗,该药的功效与内源性生长抑素非常的相似,为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从而保护患者的胃肠功能[4]。但是长时间使用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研究,实施奥美拉唑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的一种,可以有效抑制H+-K+-ATP酶的活性和胃酸分泌,快速提高胃内PH值。通过抑制患者的胃酸分泌,可以极大的降低患者胃蛋白酶的活性,阻断胃酸分泌,从而起到止血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由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两种治疗方法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和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明了,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不仅可以降低出血量,降低止血时间,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周忠兴.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8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4):78-79.
[2]秦燕.奥美拉唑不同剂量给药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对比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8,(7):312.
[3]曾志强.不同剂量奥美拉唑用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6):106-108.
[4]於红然.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评价[J].家庭医药,2017,(10):89-90.
作者简介:林君军(1983-),男,汉族,福建建瓯,主治医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消化内科.
论文作者:林君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静脉曲张论文; 奥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