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是民族融合时代——著名郦学家陈桥驿提出“地理大交流”新学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说论文,学家论文,地理论文,著名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报讯(记者叶辉)杭州大学地理系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著名郦学家陈桥驿最近提出,我国的“五胡十六国”时代不仅是一个干戈扰攘、生灵涂炭的时代,是一个各方交流、民族融合的时代,而且还是一个“地理大交流”的时代。这一“地理大交流”完全可以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相媲美。
陈桥驿指出,17世纪,西欧李特尔等地理学家把15世纪后人们对新航路和新大陆的探索称为“地理大发现”,而4世纪至6世纪间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巨大人群所经历的“地理大交流”却没有引起地理学界的关注。无论是“地理大交流”或是“地理大发现”都涌现了一大批著名地理学家,出现了一大批地理学专著,两者完全可以相媲美。郦道元的不朽名著《水经注》是地理大交流中登峰造极的作品。
陈桥驿认为,秦始皇花了惊人代价建造的万里长城挡不住发生在4世纪初的这场“地理大交流”,北方游牧民族一个个跨越万里长城,进入华北和中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时期。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放弃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生活,开始在汉代世居的小麦杂粮区定居。而华北和中原的汉族则被迫迁移到江南稻作区。这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迁,参与交流者都面临着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新旧地理环境构成了他们现实生活和思想上的强烈对比,扩大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地理知识。
陈桥驿说,地理大交流有以下特点:时间持续长,从“五胡乱华”到隋代近3个世纪;地域广泛,从西伯利亚到江南稻作区;参与人群和民族多。地理大交流时代是我国地理学上辉煌的时代,其结果是大批地理学家和地理著作出现。如《九州记》、《晋地道记》、《人魏诸州记》等,这些地理学著作一反我国早期虚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禹贡》、《穆天子传》的虚构状态,使地理学转到科学的写实地理学上来。
陈桥驿教授在前不久出版的《郦道元评传》中提出“地理大交流”这一新学说后,已在国内外地理学界引起很大反响。有关专家认为,这一新学说的提出,为研究世界地理学史提供了借鉴。日本著名地理学家米仓二郎教授称“地理大交流”中杰出的代表郦道元是“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当时的欧洲连一个杰出的地理学家也没有,从全球的观点看,地理学史不得不提到郦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