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农村产值结构变动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值论文,农村劳动力论文,变动论文,农村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是经历一个被称之为“二元经济结构”的过渡阶段。所谓“二元结构”,通常是指生产率水平差别巨大的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二元结构”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起优势”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二元结构”如果得不到及时改造,将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二元结构”改造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现代非农产业的转移,只有完成了这一任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才会发生质的飞跃,进入一个新阶段。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二元结构”明显,数以亿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已经成为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制约,近年来兴起的“民工潮”,其潮起潮落的巨大能量更使问题具有了严峻的性质。如何积极稳妥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乃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产值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农村产值结构变动的一般特征
产业结构可分为产出结构和投入结构,前者由各部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构成,一般以它们的产值来反映;后者包括劳动力结构、资本结构、技术结构等。产出结构作为投入结构几方面的综合结果,可从总体上反映出投入结构的基本特征,其变动是投入结构变动及整个产业结构变动的集中体现〔1〕。因此, 产值结构往往成为产业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
农村产值结构是指农村经济各部门的产值在农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其变动反映了农村经济中各部门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农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表1列出了1978年以来农业各部门的产值情况。 通过各部门产值结构的年度变动和阶段变动分析,可看出我国农村产值结构变动表现出如下特点:
1、从年度数字的变动看,我国1978 年以来的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农业份额逐步下降,农村工业份额不断上升,并且是以较快的速度上升。1987年,当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2.6元时, 农业的产值份额第一次降到50%以下,表明以农村工业为主导的全部非农产业的产值份额在农村经济总量中开始突破50%大关,形成“二分天下”的格局;进入199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开始超过700元, 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更为重要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农村工业的产值份额首次超过农业,表明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中主体地位的确定;当农村经济结构演变到1992年以后,农村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1994,其产值份额已达58.3%,几乎达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3。相对于第一、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产值份额也在发生变动,但速度相当缓慢,十多年间,其产值份额只增长了四个多百分点,直到1994年也仅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9.6%。
2、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 年—1982年,是为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农业产值比重很高并呈现出增长态势,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良种、化肥的广泛使用又使农业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从而使农业产值提高较快; 第二阶段从1983 —1988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以城市改革为中心的改革向纵深推进阶段,乘城市改革的春风,乡镇企业得以蓬勃发展,在数字上则表现为农工两大产业的逆向变动趋势,即农业产值比重急剧下降,工业产值比重快速上升,第三产业缓慢上升,表明这一阶段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开始向高度化演进;1989—1991年为第三阶段,受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各大产业产值结构变动出现某些反复,但总的趋势没变;1992年以后为第四阶段,农业产值份额继续以较快的速度下降,工业产值份额以更高的速度增长,第三产业的份额增长较以前阶段有所加快,然较之于第二产业则仍显迟缓,这一阶段的变化表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向工业化高速演进的态势。
表1 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结构变动单位:%
第二产业
年份 农业总产值 建筑业合计
工业产值 产值
197868.6 19.4 6.6 26.0
198068.9 19.5 6.5 26.0
198557.1 27.6 8.1 35.7
198653.1 31.5 7.8 39.3
198749.6 34.8 7.7 42.5
198846.9 38.1 7.1 45.5
198945.1 40.7 6.4 47.1
199046.1 40.4 5.9 46.3
199142.9 43.5 6.0 49.5
199235.8 50.1 6.2 56.3
199327.9 56.8 6.8 63.6
199425.7 58.3 6.4 64.7
第三产业
运输业 商饮业 合计
农村年人均
产值产值 纯收入(元)
19781.7 3.75.4
133.6
19801.7 3.55.2
191.3
19853.0 4.37.3
397.6
19863.3 4.37.6
423.8
19873.6 4.48.0
462.6
19883.5 4.58.0
544.9
19893.6 4.37.9
601.5
19903.5 4.17.6 686.31
19913.5 4.17.6
708.0
19923.6 4.48.0
784.0
19933.8 5.99.7
921.6
19944.1 5.59.6 1221.0
年平均比重
78-80 68.719.46.525.91.73.65.3
80-88 51.633.17.740.83.34.37.6
89-91 44.741.56.147.63.54.27.7
92-94 29.655.06.561.53.85.08.8
注:本表以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农村社会总产值为基础计算,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5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的特点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是指农村各产业就业人数在农村劳动力总量中所占的份额。通过对我国农村各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历年变动的情况(见表2)进行分析, 可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或劳动力的转移,表现出如下特点:
1、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特点,在农业劳动力就业份额上,有着充分的体现。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劳动力在农村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一直在下降,但十多年间,只下降了十多个百分点,致1994年,仍占73.3%,与农业产值份额殊不相称,反映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过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与此同时,随着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其在农村就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由1978年的10.3%增长到1994年的26.8%,表明原来滞留在农业中的部分剩余劳动人口已经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这些产业的劳动力份额呈上升趋势,但总的说来,比重变化不大。分析非农产业各部门劳动力就业结构可以看出工业部门占有较大的比重,表明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进入工业部门。但是到1985年,第三产业就开始超过工业部门就业人数,这主要是由于“其他类”所致,显然,这与我国农村行政机构人员的膨胀有关。
表2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情况单位:%
农村第二产业
农村第三产业
年份农业工业 建筑业 合计 运输业 商饮业 其他 合计
197889.65.70.86.50.30.23.4
3.9
197989.65.70.86.50.30.23.4
3.9
198089.06.10.97.00.30.23.5
4.0
198387.46.31.47.70.50.44.0
4.9
198483.67.12.39.40.90.85.3
7.0
198582.07.43.0
10.41.11.35.2
7.6
198680.18.33.5
11.81.31.45.4
8.1
198779.28.43.7
12.11.41.65.7
8.7
198878.48.53.8
12.31.51.76.0
9.3
198979.37.93.7
11.61.51.66.0
9.1
199079.37.73.6
11.31.51.76.2
9.4
199179.47.63.5
11.11.51.76.3
9.5
199277.27.94.3
12.21.61.97.1 10.6
199375.28.34.3
12.51.82.18.4 12.3
199473.38.64.6
13.22.02.49.1 13.5
年平均
78-80
89.46.40.86.70.30.23.4 3.9
80-88
81.77.73.0
10.71.11.25.3 7.6
89-91
79.47.73.6
11.31.51.76.2 9.3
92-94
75.38.34.4
12.61.82.18.2 12.1
资料来源:同表1
2、从不同阶段的变动数字来看,在1978—1988 年间农业劳动力就业份额始终在降低,尤其是在1983—1988年间下降速度增快,变动幅度为11.2个百分点,同期农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份额呈不断增加趋势,后期(1983—1988)增速加大;1989—1991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动出现了某些反复,但不足以改变1978年开始的结构变动的总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期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一直有所增加;1992年以后,农业就业比重又开始以较快的速度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偏离度
一般来说,各部门的产值结构变动是由各部门的产值增长速度决定的,而各部门产值的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受其投入要素的影响。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如果在产业结构均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其变动的程度应与产值结构的变动程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吻合度。但是,比较表1、2数据,我们发现,农村各产业的产值构成与劳动力就业构成在改革以来的变动态势虽然大体一致,但是在比重份额上,两者却相差比较显著;另外,在产值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但在劳动力结构中,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这里,我们引入偏离度模型〔2〕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与产值结构变动的偏离进行分析。
偏离度模型为:D[,i]=I[,i]-P[,i]
式中D[,i]为农村第i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的结构偏离度,I[,i]与P[,i]分别为农村第i产业的劳动力投入份额与产值份额。│D[,i]│越小,说明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吻合度越好。
根据库滋涅茨对59个国家结构变动的研究,结构偏离度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结构偏离度是不断下降的〔3〕。然而,从表3 列出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偏离度变动情况,我们发现:(1)农业偏离随着我国农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其偏离度正向数值表现为逐步增大的趋势,而且越到后期其变动幅度愈加大;(2)农村工业的情况同农业在反方向上相似, 数值上表现为负的结构偏离度持续增加;(3 )第三产业部门则表现为数值较小的负向偏离度。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表3 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偏离度 单位%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合计
运输业
商饮业
合计
1978 21.4
-13.7
-5.9-19.6-1.4 -3.5-4.9
1980 20.1
-13.4
-5.6-19.0-1.4 -3.3-4.7
1983 20.8
-13.8
-6.4-20.0-1.5 -3.3-4.8
1984 20.2
-15.8
-5.1-20.9-1.7 -3.0-4.7
1985 20.8
-13.8
-6.4-20.2-2.0 -3.0-5.0
1986 27.1
-23.3
-4.4-27.7-1.9 -2.9-4.8
1987 29.6
-26.4
-4.0-30.4-2.1 -2.8-4.9
1988 31.7
-29.6
-3.3-32.9-2.0 -2.8-4.8
1989 34.1
-32.7
-2.7-35.4-2.1 -2.7-4.8
1990 33.3
-32.8
-2.3-35.1-2.0 -2.4-4.4
1991 36.4
-35.9
-2.4-38.3-2.0 -2.4-4.4
1992 41.9
-41.2
-1.9-43.1-2.0 -2.5-4.5
1993 47.2
-48.5
-2.5-51.0-2.0 -3.8-5.8
1994 47.5
-49.7
-1.8-51.5-2.1 -3.1-5.2
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元)
1978
133.6
1980
191.3
1983
397.6
1984
423.8
1985
397.6
1986
423.8
1987
462.6
1988
544.9
1989
601.5
1990
686.31
1991
708.6
1992
784.0
1993
921.6
1994 1221.0
各国一般趋势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收入
(1) 31.9
-11.4
-20.5
70$
(2) 26.9-9.3
-17.6 150$
(3) 19.6-6.1
-13.5 300$
(4) 12.7-4.7-8.0 500$
(5) 6.0-3.1-2.9 1000$
资料来源:表1、2.注(3)
1、农业的正向偏离度不断扩大, 是由于农业劳动力份额的下降速度慢于其产值份额的下降速度所致。一方面在于我国农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大数量的农业过剩劳动力,而非农产业的缓慢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的缓慢发展)限制了对农业过剩劳力的需求,致使农业劳动力无法往外转移,造成了农业过剩劳动力的强行滞留。另一方面反应出我国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农业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致使农业产值份额急剧下降。
2、农村第二产业出现的负向偏离度增大趋势, 是因为农村工业产值份额的增长速度始终快于其劳动力的增长。这反应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进太快,超过人均收入水平上升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动的速度,冲击了结构变动过程的协调机制。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与农村工业产业不合理相关。由于一些历史上或体制上的原因,我国乡镇企业一开始发展农村工业时便全面介入各工业部门,造成农村工业的行业分布与城市工业具有很强的“同构性”,这显然与我国农村的实际极不相符。近年来,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乡镇企业纷纷增大了资本技术的投入,从而出现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资本增密现象,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也不利于传统农业的改造。
3、农村第三产业表现为数值较小的负向偏离度, 而且与结构偏离度一般趋势相统一。这表明,随着我国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地转移到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具有较大地容纳农村剩余劳力的空间。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农村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增加不快,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力的吸纳,而且已经愈来愈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集中表现在农村服务体系的不健全上;不同产品在不同地区不时出现的“买难”、“卖难”,反映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严重不足。而其中因生产环节中科技投入不足、信息不灵等造成的农产品品质不合市场需求以及流通环节中的运输、通讯、仓储的滞后发展,更是不时地演变为某些农产品的“烂市”,农民的“增产不增收”,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不利于农民的脱贫致富,从而也阻碍了工业的发展。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索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村人口更是一个沉重的数字。由前面农村产值结构变动分析知农业产值份额的急剧下降,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不相称,是我国农业生产愈来愈陷入困境的体现。而与此同时,农业的就业比重却相应地迅速下降,即结构偏离度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我国农业中强制“滞留”的劳动力人口愈来愈多。如此庞大的劳动力人口,不可能象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那样流向城市,如果涌入城市,带来的就不单是一个诱发“城市病”的问题那么简单。因此,我国农村巨大的劳动人口还是需内部吸收消化。事实上,自80年代开始采取“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内部就地转移方式而大力发展的乡镇企业,就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1978—1994年,乡镇企业职工从2800万人增加到1.2亿人,共增加了9100万人〔4〕。然而,乡镇企业发展到今天,由于布局、产业选择、制度和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已大大减弱。如此,是该重新思考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之道了。近来,已有许多学者专家在认真地思考,提出了诸如“离土也离乡,进厂也进城”的异地转移模式;“乡镇消化,城市导流,国内移民,国际输出,协调配合,共同吸纳”的多元复合转移道路。然而,不论是那种转移模式或转移道路,没有农村、农业的自身发展,是难以行之有效的。事实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自身的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就没有农村自身的发展,同样,没有农村自身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不能顺利转移。
通过对我国农村产值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动以及两者的结构偏离度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农村在其自身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具体表现为:农业产值份额的过速下降,制约了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由工业劳动力就业份额缓慢上升而至的结构偏离度负向扩大,表明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吸纳劳动力主体的作用;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虽有一定上升,但终因其产值份额“滞后”而难有作为。即我国农村经济结构高度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产业结构失衡和不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因此,打破这种失衡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关键。
首先,应着力于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为农业的技术进步创造条件,使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这个基础产业的发展,使其能有效地充当起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著名的兰尼斯—费景汉人口转移模型指出,实现农业技术进步意义上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具体到我国实际,在对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造过程中,应结合有利于劳动力的安置来进行。即更多地采用诸如品种改良、精耕细作等,对提高单位面积生产力大有作为的技术,而不应过分追求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然而,实现农业技术进步需要相应的基础条件。国际经验也表明,许多发展中国家难以推进农业技术革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相应的基础条件。在这方面,我国可在缺乏资本投入的情况下,结合劳动力的安置来进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的改善。辽宁省作法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载,辽宁省1987—1993年,全省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人工为12.76亿个,按日工值计算就是63.8 亿元,相当于乡村集体和农民收入的物化劳动(资金支出)的2.5倍多, 是全省各级政府投入的物化劳动的1.8倍。 辽宁省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投入,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5〕。这样,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促进其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并为劳动力成功地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准备了前提条件。
其次,注重农村第二产业的改造,尤其是对现有的农村工业体系的改造,建立起布局合理、内部行业结构协调与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相关度的农村工业体系,以保证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持续增加,带动农村经济起飞。按照发展经济学的“农村非农化”理论,农村地区应建立只需少量资本、较多使用劳动力的小规模轻工业。农村轻工业要发挥最佳效果就应该主要集中于两类生产:(1)对农产品进行加工, 以制造农业所需要的投入资源;(2)只要在经济上可行, 农村工业也可以生产消费品和用于基本建设及基础设施项目的建筑材料〔6〕。 我国农村工业体系主要以乡镇企业为载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已过早地出现了资本增密现象,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因此,应着重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在产品的升级换代过程中,走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路子。另外,我国乡镇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而我国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则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这种地域空间上的分离,加大了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成本。因此,国家应采取适当的区域倾斜政策,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再有,各个地区在发展农村工业的过程中,应避免以前那种“分散发展,遍地开花”的老路,有意识地使乡镇企业连片开发并结合当地农村实际,选择与农业生产关联度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以发展,使其具有聚集效应、规模效应,以此推动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好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可见,我国农村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还有很大潜力。
再次,致力于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完善的农村服务体系,以此促进农业发展,协调农村的工业化进程,使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极强吸纳能力突现出来。美国学者理杰德·兰茨第根据美国的经验提出,在工业能够迅速创造就业机会后的5—10年, 服务业随之就会迅速地创造就业机会,并逐渐成为就业的重点。而工业化走步较晚的国家,由于“后起优势”的作用,实际上能在工业化较早阶段就开始大量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70年代初期农村非工业就业与乡村非农就业比重就在2/3以上〔7〕。可见, 农村第三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劳动力就业空间。因此,我国在今后的农村发展战略中,应把农村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来加以发展。事实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对第三产业存在巨大的需求;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急需生产性服务行业与之配套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农村居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生活性服务行业需求增大;大量急需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提高其就业能力的教育培训服务需求强烈。这就为我国农村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很好契机。发展第三产业,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第一、二产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为前提的,因此,现阶段应加强农地流转体制的改革,在稳定和完善农户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允许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这样农民便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愿地转让土地或扩大生产规模:一方面有利于土地向种养能手集中,形成专业化规模生产,同时,可使兼业农户解脱对土地的依赖,向非农产业转移。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农户必然对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科技推广、信息咨询、教育培训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产业产生强大的需求,从而形成对这些服务的投资冲动。这时,政府部门应加以引导,大力支持,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服务组织形式。对于乡镇企业来说,对其目前普遍存在的规模不经济、自我服务的状况应加以改造。政府可通过产业组织政策对乡镇企业加以引导和调整;那些规模过小,资源浪费严重的该关的就得关,该重组的就重组。而以前由乡镇企业自己修路、自己解决供电供水、自找资金、技术、原材料、自销产品等行为应从乡镇企业中剥离出来,让专门的行业来承担,从而带动一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2)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一定的人口密集度相关。 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具有不可贮藏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高度分散的人口加大市场化服务的交易成本,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必须与小城镇的建设同步进行。可在当前一部分建制镇已经搞了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加速吸引乡镇企业的聚集,并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发展各种专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人测算〔8〕,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农村按1:0.5计算,如果这些年我国农村工业80%以上能集中到小城镇,那么,按现有的工业水平,至少还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再转移出30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3 )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急需向非农产业转移,而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所需的较高素质劳动力却非常缺乏。这种结构性矛盾的存在,既不利于劳动力的转移也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广泛推进,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如信息咨询、科技推广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显重要,而这要求服务对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因此,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应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兴办各类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总之,从我国农村产值结构变动的分析可看出,农村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桎梏,具体表现为:农业在农村产值中的过快萎缩、工业的不合理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严重滞后,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顺利转移。因此,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加强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以吸纳一部分劳动力的同时,参照国际经验,把第三产业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来加以大力发展。
注释:
〔1〕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 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250页。〔2〕吴天然:《论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3〕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10 —211页。〔4〕〔7〕陈吉元等:《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86—187页。〔5 〕黄守宏:《产业与区域间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管理世界》1996年第1期。〔6〕鲁明泓:《发展经济的新趋势:农村非农化理论》,《经济学动态》1994年第6期。〔8〕姜绍华:《第三产业: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渠道》,《山东经济》1996年第4期。
标签:农业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农村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农民论文; 三农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