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中市供电分公司 江苏扬中 212200)
摘要:本文分析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探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应用前景。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通信网、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能源的合理配置和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
关键词:泛在物联网;关键技术;应用前景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此种背景下,分布式电网接入数量的提升,促使我国传统电网必须进行改革,加之人工智能化技术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融合应用,为电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泛在电力物联网是今后电网发展的根本趋势。因此,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分析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概念
1.1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定义
泛在物联是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之间的信息互联和交互。而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指电力用户及其设备、电网企业及其设备、发电企业及其设备、供应商及其设备、以及人和物的信息互联和交互。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其本质是实现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通信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形成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处理的物理实体。实体之间的协同和互动,使得有关物体相互感知和反馈控制,形成一个更加智能的电力生产、生活体系。
1.2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泛在电力物联网立足现有电网实体与通信技术,将不同能源系统物理互联、时空信息互联、商业互联相融合,具有全息感知、泛在连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特征。全息感知是指通过RFID、传感器等,动态获取“发–输–变–用”各个环节不同设备、不同用户的状态信息。泛在连接指通过电力专网或移动网络将电力系统中所有设备、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全时空连接。开放共享指在统一平台上利用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共享和管理,提高数据质量,挖掘有效信息,实现数据上下贯通,全方位实时交互。融合创新即通过不同设备、用户,不同时空信息,对内实现全业务在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外建成智慧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开拓电力市场,促进电力改革。
1.3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目标
发挥泛在物联网大数据的优势是其建设的主要目标。电力数据来源各异,包含控制、计量、监测等不同类型、不同时空尺度,实现海量数据统一分析及深度挖掘,是其首要建设目标。电力数据服务对象不同,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不同业务贯通是其第二阶段建设目标。最终将电力数据应用于各行各业,推广不同行业广泛参与的商业模式是其最终建设目标。可以预见,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实现,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数据知识挖掘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
2泛在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
2.1智能化终端
目前电力物联网业务终端主要包括智能电表、输变电监测装置、配电自动化装置、调度自动化测点等。现有终端标准不统一,需建立统一架构体系,统一标准智能化终端研发,形成业务终端统一接入和管理;①需规范智能业务终端上联接口协议和数据格式,结合智能芯片精度高、体积小、低功耗等特点,推动新型业务终端规模化应用和存量终端更新换代、标准化接入。②需加快研究跨专业数据同源采集和多终端功能集成与跨专业复用,提升业务终端在线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通信网优化
通信网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网络层重要基础支撑。结合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和应用需求,通信网在骨干光缆纤芯数量、光纤覆盖和网络带宽还存在不足,无线专网技术选型和建设相对滞后,无法适应泛在电力物联网对业务带宽的需求。
2.2.1通信网架构优化完善
以“高可靠、全方位、多元化、宽带化、集中化”为目标,优化提升省级传输网,探索开展OTN双平面建设,增强省市互联互通能力。完善骨干光缆网架结构,解决骨干断面无空余光缆纤芯问题。开展地市传输网增容改造,强化“PTN+SDH”网络架构,建成网络结构合理、组网接入灵活、承载能力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地区传输网络。开展县域传输网升级,解决县域传输网低覆盖、低带宽问题,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大规模泛在接入、电网生产控制业务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
2.2.2无线通信网技术研究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方向,是无线接入重要演进方向。需加快引入软件定义网络和边缘计算技术,研究应用5G技术满足业务更快终端接入速率、更低业务传输时延和更多终端连接容量需求。大带宽方面,满足调度、运检、营销、建设等电网业务升级和高清化视频通信、可穿戴智能运检等场景应用需求:低时延方面,满足配电自动化、“三遥”等低时延电网业务需求:广连接方面,满足泛在化、多样化、智能化、规模化海量终端设备接入需求。
2.3大数据分析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需加快构建能源大数据分析平台,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建模、模拟仿真、数据关联分析等技术,推动大数据在能源领域的深化应用,提升大数据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能力,有效辅助政府决策和促进行业协同发展。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大力推进,能源管理将以能源互联网为基础,以电能为支撑,综合冷、热、电、热水等多种分布式能源,构建“源-网-荷”互动的区域型能源互联网络的需求迫切,能源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构建可推动数据共享融通,实现能源协调控制和综合能效管理,促进能源行业协同创新发展。
3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前景
3.1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和发展可有效解决现阶段我国的电力存在能源分布不平衡、电网结构不合理、调节能力差等问题。一方面,利用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手段,依托运检智能分析决策系统,推动电网运维检修高度数据化和智能化,实现电网设备实时监测、主动预警、智能巡查、优化控制及高效管理。另一方面,对风能、太阳能、负荷进行实时监测,建立电力能源统一调控系统,提高电网灵活性和调节能力。此外,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物ID深化应用,可实现电网设备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等全环节、上下游信息贯通,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3.2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目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率比较低,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没有得到广泛和高效应用。由于风光发电的间歇性,部分地区因缺乏调频调相机组、电网灵活性不足等导致弃风、弃电现象。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建设虚拟电厂智能管控平台,通过分布式清洁能源数据和用电负荷信息的计算、分析和存储,优化分布式能源与电力调度系统、电力交易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区域的协调控制,按需增减负荷,减少分布式能源并网冲击,从而有效促进清洁能源广泛、安全消纳。
3.3推动综合能源服务
泛在电力物联网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为电网公司与用户之间提供广阔沟通平台。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围绕能效管理、需求响应和电力交易三方面内容,提供能源互联网用户服务,拓展能源消费新模式,满足用户多样化用能需求,引导用户积极参与综合能源服务体验,促进综合能源新模式、新体系、新业态推广普及。
结语
随着交直流输电规模的迅速扩大,分布式发电设备接入类型与数量快速增加,导致电网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对传统电网形态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对电网功能和运行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结合泛在物联技术将现有电力系统建设成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未来电力能源体系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阶段国家电网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鞠鑫哲.谈5G发展与物联网潜力激发[J].中国新通信,2017(17):61-62.
[2]钟方伟,周平,马斌.浅谈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30):279-280.
论文作者:董亚文,谢永国,王忠
论文发表刊物:《云南电业》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电力论文; 电网论文; 能源论文; 数据论文; 终端论文; 业务论文; 技术论文; 《云南电业》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