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双足背痛风石切除术后愈合不良的伤口护理论文_许小红,许雅静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门诊部 福建漳州 363000)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组代谢性疾病[1]。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皮下或软骨下形成硬结,称为痛风石或痛风结节[2]。痛风结节经皮破溃排出白色石灰粉末状尿酸盐结晶,合并感染,形成瘘管经久不愈。该病例为双足背痛风石切除术后愈合不良,深达肌层、肌腱,未见明显骨质外露,伤口经换药处理42d愈合。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3岁,退休职工,双足背前外侧可见一大小约3.0cm×2.5cm的纵行切口,皮肤破溃深达肌层、肌腱,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并白色石灰粉末状尿酸盐结晶。患者痛风史10余年,高血压3级,因痛风石于2017年3月14日入住我院日间病区行痛风石切除术。术后伤口愈合不良,遂来我科门诊换药中心行换药护理,数字疼痛评分8分。

2 创面处理

控制感染、有效冲洗、清洁创面。3%过氧化氢清洗创面,生理盐水洗净创面,刮勺清刮白色石灰粉末状尿酸盐结晶,碘伏消毒创面及周边皮肤,无菌纱布擦干伤口后选用纳米银敷料联合应用外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现阶段,临床针对创面的外用药物类型多样,应用效果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外用药物的合理选取是防治创面感染、营造良好的创面愈合环境的关键[3]。银制剂作为一种创面外用药,在我国由来已久,传统银制剂多为磺胺嘧啶银,能够有效防止细菌传输、迫使细菌保持较稳定的DNA结构,降低细胞复制能力[4],对于感染的预防控制作用显著。临床多使用纳米银敷料作为烧伤创面外用药物,相较于磺胺嘧啶,虽无法有效发挥协同作用,但仍具有强效抗菌功能,能够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阻断呼吸酶,耐药性几率因此明显下降[5];此外,纳米银敷料的网状棉纤维结构特性,也使得其具有理想的渗透性,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渗出引流,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外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能够有效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以及二者的分化、迁移,从而能够加速形成新的肉芽组织,使伤口的再生愈合加快,但是自身没有抑制细菌的作用[6-7],纳米银敷料和外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应用,能起到有效控制感染和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加快了创面的愈合。外层敷料选用纱布绷带固定。第1周~第2周感染严重并大量白色石灰粉末状尿酸盐结晶,必须每日至少换药1次,感染控制后视渗出物的颜色、量、性状可隔天或3d换药1次。

创面评估及处理经过:

左足伤口3.0cm×2.5cm,创面深,少量脓性分泌物及白色石灰粉末状尿酸盐结晶。如图1、图2:

图1 图2

右足伤口3.0cm×3.0cm,创面深,少量脓性分泌物及白色石灰粉末状尿酸盐结晶。如图3、图4:

 图5 左足愈合 图6 右足愈合

3 体会

痛风为慢性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性疾病,原发性痛风目前不能根治,本例病人是一名老年男性,基础疾病较多,伤口在足踝部,创面较深并感染、血液循环差、愈合慢,主要通过“TIME原则及湿性愈合理论”指导对痛风破溃感染创面进行处理。引流有效,炎症控制理想,治疗过程顺利,伤口愈合良好。结合本病例的治疗有如下体会:①多学科协作,原发病综合治疗对整个疾病的预后及治疗进展极为重要。②换药操作者对解剖组织要掌握,该病人伤口在足背前外侧纵行切口,皮肤破溃深达肌层、肌腱,务必做好相应的告知及疾病相关健康宣教工作,换药操作轻柔,患肢制动抬高,创面严禁受压。③严格无菌操作,对创面尤其是分泌物的观察细致、准确,治疗方案及时调整。值得注意的是:纳米银敷料在临床中的使用仍存在着吸水性较差、对创面黏附性强等缺点,因此,临床换药过程还存在着一定困难。此外,纳米银敷料包扎创面,在对感染创面的微生物杀伤抑制的过程中,可直接导致正常细胞凋亡,即银不具备选择性杀伤细胞的作用。为此,我们认为临床应加大对关于如何开发纳米银对微生物选择性杀伤的给药系统的研究,以减少纳米银对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

参考文献

[1] 梁庆晨.手术切除联合加热5% 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治疗手部痛风石的试验和应用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205.

[2] 胡绍文,赵德化,郭瑞林,等.内分泌代谢疾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99-405.

[3] 刘虎,王野,边曦,等.纳米银敷料在修复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6,6(2):35-37.

[4] 刘俊玲,陈彤,刘建云,等.纳米银敷料、银离子敷料、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的网状 Meta分析[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6,37(3):258-262.

[5] 王建华,齐亚娟.纳米银烧伤敷料在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4):112.

[6] 吴伟,梁丽芳,朱丹,等.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角膜上皮细胞迁徙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6):882-884.

[7] 李姗姗,朱晓美,鲍岩岩,等.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构建与表达[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45(4):297-300.

论文作者:许小红,许雅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1例双足背痛风石切除术后愈合不良的伤口护理论文_许小红,许雅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