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小儿荨麻疹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黄鹂

(解放军169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2)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荨麻疹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8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荨麻疹患儿作为研究资料,并随机分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症状改善效果及复发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48%,复发率为22.22%,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15%较高,且复发率1.85%较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荨麻疹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快速消除不良症状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护理方式;小儿荨麻疹;复发

小儿荨麻疹属于常见的儿科皮肤疾病,具有病因复杂、发生快等特征,且主要表现出红斑性反应、水肿型性反应等,需及时进行治疗[1]。治疗期间禁止抓挠,影响疗效的同时还会扩大皮肤损伤面积,因此需重视对患儿的护理干预,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保证疗效[2]。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注重结合患者特征、疾病特征等开展心理、生理、社会等综合性护理服务,实施高质量水平护理干预,确保提高护理效果[3]。为此,本次研究对护理干预在小儿荨麻疹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共选择108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荨麻疹患儿作为研究资料,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各54例。对照组男患儿34例,女患儿20例,年龄在2岁至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1±1.24)岁;观察组男患儿32例,女患儿22例,年龄在2岁至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5±1.21)岁。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致敏原寻找和清除治疗、给予药物止痒处理,注重健康指导及药物指导等,即实施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 在上述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瘙痒护理,患儿因为年龄小、自制力差,虽然嘱托其禁止抓挠皮肤,但其很容易忘记,继而将皮肤抓破,扩大皮损面积,为此应重视对患者的瘙痒护理,在利用药物进行控制的基础上,需转移患儿注意力;可结合其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如动画片、故事书、模型玩具等,减轻主观感受;为预防刺激血管释放过敏原,需嘱托家长洗护时避免用热水。②饮食护理,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减少疾病对其身体生长的影响,即需加强对其的营养干预,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部分患儿受到症状影响食欲不佳,护理人员可指导家属制作卡通套餐,配合患儿感兴趣的食物,增强饮食兴趣。但需禁止高蛋白质食物、辛辣食物及海鲜类食物等,应以葡萄、番茄、胡萝卜等为主,可多吃碱性食物。③心理护理,需密切监护患儿的情绪状态,主动与其交流,联合家长评估患儿不适感程度及位置,及时进行处理,且需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减少其抵触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还需注重对患儿家长的心理疏导,避免其因为患儿哭闹而出现焦躁状态,导致医患纠纷,需向其介绍小儿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及治疗预期效果,安抚其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判断治疗效果:痊愈为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且3个月内未复发;显效为治疗1周后症状明显改善或3个月内轻微发作;有效为治疗1周后症状改善,发作次数减少;无效为不满足上述标准,症状无明显变化。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记录患者瘙痒症状消失时间、红肿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等。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从基础护理、护理服务、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好。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将SPSS17.0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分析

分析表1可知,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48%,复发率为22.22%,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15%较高,且复发率1.85%较低,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引起小儿荨麻疹的因素较多,多数患儿会因为瘙痒症状而难以自制出现抓挠情况,很容易将皮肤抓破,加重不适感,且影响病情恢复,此时应尽量减轻患儿对不良症状的感受,如联合家长讲故事,播放患儿感兴趣的电视、动画片,嘱托家长准备玩具等,确保转移患儿注意力,减少对症状的主观感受。注重与患儿进行交流,以温和耐心的态度与其建立友好的关系,告知其若积极配合治疗,可尽快出院,利于提高治疗积极性。除了在院期间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外,出院后也许加强日常监护,因此护理人员需重视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促使其了解到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48%,复发率为22.22%,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15%较高,且复发率1.85%较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瘙痒、红肿及发热等症状的消除,且可控制短期内复发情况,获得满意的疗效。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荨麻疹患者中可加快症状的消失,提高患儿舒适度,此时配合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可进一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继而提高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田荣辉,郭倩,周紫梦,等.慢性荨麻疹过敏原筛查和免疫治疗及护理体会[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6,9(5):336-337.

[2]王铁艳,吴明花,高迎华,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伴发胆碱能性荨麻疹三例护理体会[J].海军医学杂志,2017,38(1):91-91.

[3]周锦缎,谢启旋,陈钦江,等.不同职业慢性荨麻疹病人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5):631-633.

论文作者:黄鹂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小儿荨麻疹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黄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