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类APP对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育锻炼论文,习惯论文,体育论文,APP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909(2015)03-0109-07 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1]。与此同时,2014年一季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占比也进一步提升至88.4%[2]。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推动了手机互联网应用与服务(APP)的迅速发展。自2008年7月APP Store推出以来,已有约55万应用程序(以下简称APP)上架销售,总计下载量超过250亿次(苹果,Inc.,2012)。到2016,APP Store应用程序将被下载440亿次,考虑到应用程序下载最近火热趋势,这个数据可能被严重低估。目前,美国人平均有22个的APP(为无线通信产业的国际协会,2011)[3]。在美国,大约有20%的智能手机用户利用至少一个运动健康类APP来支持他们的运动和健康的目标,其中多达38%APP用户,下载了有关运动类和身体活动的APP[4]。 在中国,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群众健身热情不断高涨,随着2014年10月《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将全民健身首次作为国家战略被提出,运动健身领域再次成为焦点,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智能手机和可穿戴技术的运动类APP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学术界也涌现出了一些有关健身功能和健身技术路径的实现的相关研究。国内运动类APP的研究也在2012年之后得到迅猛发展。然而关于运动健康类APP对于人们体育锻炼行为促成、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几乎没有,并且国外关于运动类APP的研究也主要是集中在健身功能和健身技术路径的实现方面。本文将调查分析我国的运动类APP发展现状,并利用最新的认知行为习惯理论,来实验分析运动类APP对人们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以运动类APP为研究起点,综合分析运动类APP促进体育锻炼行为和养成体育习惯的机制。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以运动类APP、体育锻炼行为、体育习惯、运动辅助软件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搜索核心期刊60余篇,并以高度相关文献为重点参考,搜集互联网关于运动类APP最新信息,为本研究奠定基础。 2.2 问卷调查法 2.2.1 锻炼态度量表 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提出了合理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来探讨态度-行为的因果关系。《锻炼态度量表》是该模型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包括8个分量表,分别包括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行为控制感、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等。此量表是经毛荣建等修订编制,量表中的8个因子的克隆巴赫α系数均在0.8以上,间隔1周后的再测信度为0.805,本次测试的各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3~0.845,表明在本次测量中,该量具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 2.2.2 被试 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选取选修体育课的大学生和教职工户外协会的会员,其中随机抽取120名没有运动类APP使用经历的人,分为60人一组,共2组,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被试,即要求他们完成为期16周的运动类APP使用。实验组被试在实验开始前,说明会时间统一发放测试问卷(锻炼态度量表),然后在16周后结束的当天进行问卷的再测。有4人因未参加后测,所以实验组有效被试为56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6人,平均年龄为(32.12±10.35)岁。 对照组被试,即没有要求使用运动类APP,对照组的测试问卷同实验组,初测时间为2014年9月开学的第一周,并于16周后进行了心理问卷的后测,由于实验期间有5人自行使用了运动类APP,最终有效被试55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7人,平均年龄为(30.01±10.26)岁。 2.3 数理统计法 首先选取基于安卓系统和IOS系统的主要运动类应用程序,统计分析运动类APP的主要功能、特征及人们对于运动类APP的认识等;然后选取其中三款综合评价最高的运动类APP,推荐给实验组的被试使用16周,使用选定的《锻炼态度量表》进行前和后测,采集有效数据,根据社会调查统计方法与统计学原理,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运动类APP的国内外现状 虽然国内鲜有针对运动类APP的大规模调研,其发展前景和增长态势还是有目共睹的。根据速途研究院2013年8月发布的《Android手机健康类APP市场分析》报告显示,7.2%的android用户安装了运动类APP。另一方面,包括运动类APP在内的健康类应用用户覆盖率也增长迅速。2013年,健康类应用用户覆盖率220%,涨幅仅次于新闻资讯类应用[5]。目前,运行在Android平台和IOS平台的运动类APP有上千款。 就功能而言,运动类APP可以分为健身(包括力量练习,瑜伽等)和跑步(包括骑行、徒步等)两大类。我们分别选取了Android和IOS平台较为主流的25款健身类和25款跑步类APP,对软件具备的功能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可见,健身类APP侧重于通过制订训练计划和视频指导引导用户采取科学的手段训练,部分APP提供饮食等与健身相关的知识;跑步类APP则主要基于智能手机GPS模块和加速度计提供包括轨迹、距离、时间、速度以及海拔高度等运动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绝大多数还给出了卡路里消耗估计,部分专业跑步类APP还提供了脱水量数据(Runtastic pro和Endomondo),为运动后补水提供参考。与健身类APP类似,大部分跑步类APP也为用户提供了针对性的跑步训练计划,少数也提供了与跑步有关的运动知识。与健身类APP不同的是,多数跑步类APP可以通过蓝牙、ANT+等协议支持心率带、码表、体重秤等外设,提供额外的心率、踏频、体重检测,方便用户更科学的安排锻炼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列入统计的跑步类APP均具有基于微博、人人、微信等社交软件或基于自建运动社区的训练分享、跑友社交、点赞等圈组互动功能,部分跑步类APP还提供勋章系统、里程夺宝、跑步挑战赛等丰富多样的激励措施激发用户跑步兴趣。在健身类APP中,圈组功能则主要存在于瑜伽类软件中。少数主流运动类APP提供了嵌入式的音乐播放功能,根据尼尔森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美国目前有4500多万智能手机用户使用健身音乐应用程序,会根据运动者选择的运动形式、环境和配速等,推送适宜的中频、快频的音乐来伴随运动,从而促进大脑多巴胺的分泌,让运动的感觉和情感体验更深刻、美妙[6]。其中两款以跑步音乐为亮点的APP(RockMyRun、TempoRun)具有可以根据速度播放不同节奏音乐的功能,以此缓解跑步的疲劳。 3.2 运动类APP的使用和调查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运动类APP的现状,我们以在校大学生和教职工为对象进行了运动类APP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53份,其中男性占56.6%,女性占43.4%,年龄段主要在18-50岁之间,青年和中年人群比例居多,与运动健身类APP主要使用人群较为吻合,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参与调研的人群中,5.66%o每周锻炼5次以上,24.53%锻炼3-5次,43.4%每周锻炼1-2次,每月锻炼1-2次的占15.09%,11.32%仅偶尔锻炼或从不锻炼。在受访对象中64.15%的调查对象使用过运动类APP,使用率前三的APP分别为Nike+(30%)、益动(23.33%)和咕咚(16.67%)。88.24%的用户使用运动类APP的频率小于每周3次。对于没有使用过运动类APP的人群,63.16%没有近期使用运动类APP的打算。总体来讲,一半以上的用户认为APP对运动的积极性和计划性有帮助,轨迹记录、数据统计与呈现和训练计划是最常被使用的三个功能(见图1),用户认为运动类APP的最大意义在于可以提供丰富的系列数据,让锻炼效果更可视,其次认为运动类APP可以提供专业的训练计划和指导,让锻炼更科学和激发锻炼兴趣,让锻炼更易发生(见图2)。 图1 用户最常使用的运动类APP功能 图2 用户对运动类APP意义的认识 3.3 运动类APP对体育锻炼行为促成和体育习惯形成的理论分析 3.3.1 有关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习惯的分析 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食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摄入的热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化,现代人每单位体重的平均能量消耗却要比旧石器时代的祖先减少38%[7]。即使按照美国政府推荐的最高运动量:每天锻炼30分钟,我们的体力消耗还是少于我们基因中既定指标的50%。旧石器时代,人为了果腹,平均每天必须行走8000~16000米。然而,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83.8%从不参加锻炼,仅有11.9%的居民经常锻炼[8]。 如何促进人们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平衡过量的热量摄入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习惯是什么?体育锻炼习惯又是什么?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杜克大学200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人每日有超过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习惯是我们刻意或深思后而做出的选择,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却仍继续、往往每天(周)都在做的行为[9]。国内学者何步文认为体育锻炼的习惯就是人们在后天的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锻炼行为[10]。乔玉成认为人在后天长期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内在需要的、比较稳固的、自觉参与、坚持身体锻炼的行为方式[11]。邱梅婷等认为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是生理、心理或社会需求产生锻炼动机,在动机的驱动下产生锻炼行为,行为的结果符合主体的动机目标,从而促使锻炼行为不断重复、强化,在生理上形成较为巩固的动力定型,在心理上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逐渐巩固下来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12]。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受到社会、个人和环境等多层次复杂因素影响的社会行为,理应以全面、系统的理论模式进行认识、理解乃至干预促进[13]。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出一系列的体育习惯的特征,如行为方式、身体锻炼、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重复或持续等,通过这些特征,结合最新的关于社会行为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初步建构出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模型。 3.3.2 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模型的建构 习惯的力量很强大,主要是它能够创造出神经渴求,在大部门时间里,这些渴求是逐渐产生的,而我们确实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参照美国杜克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舒尔茨关于习惯形成和改变的研究理论:一个行为习惯的形成,就是习惯回路的稳定建构过程,这个习惯回路遵循暗示、惯常行为、奖赏和形成对于惯常行为的心理渴求四个要素,作者来架构出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模型图(见图3): 图3 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模型 在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锻炼行为的暗示,会导致惯常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从而获得体育锻炼行为后的奖赏,这种奖赏将会逐渐创造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行为的不断渴求,从而促使体育锻炼行为的重复和持续,最终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人们持续运动以及这种运动变成习惯的原因,是健身者开始渴求一种特殊的奖赏。研究表明,锻炼的原因可能是想获得“感觉好”或“成就感”、“胜利感”类似这样的奖赏,这种自我奖赏足够让体育活动变成一种习惯[9]。众多研究表明,暗示加上奖赏本身并不足以让新习惯持续,只有人们的大脑开始预期奖赏,渴求内啡肽的分泌或成就感时,人们才会自觉地参与运动。而比如APEC蓝、运动类APP的暗示作用,就在于不仅能够触发从参与者的运动锻炼的惯常行为,还能触发人对于即将到来的运动奖赏的渴求。比如运动后将运动的指标数据轨迹等群晒、点赞,运动中促使内啡肽、多巴胺、线粒体等生化指标的分泌增多,使人有强烈的流畅感作为奖赏,参与者想一想这种“成就感”和“感觉很好”的到来,预期奖赏的出现的渴求就会更强烈,从而促使人们会每天想去运动锻炼。 如图3所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行为的渴求是促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刺激感,研究表明92%的人认为运动后“感觉很好”。这一现象可能以下原因有关:内啡肽、多巴胺、BDNF、线粒体、血清素等生化物质的分泌增多的生化物质刺激;心率、血压、呼吸和内循环刺激等生理剧烈变化的刺激;感受到运动的挑战感、流畅感、自然感和流畅感等心理刺激;以及运动场所、参与人群和音乐灯光等环境刺激。形成了运动对于人的刺激感,从而让人产生对于运动能够带来刺激感的强烈依赖和渴求。 二是“成就感”,研究表明62%的人运动后感觉有“成就感”。这一现象可能以下原因有关:身体的卡路里消耗、体重、体型、BMI、体能水平等向善的身体改变;运动的距离、海拔、配速、轨迹、次数、重量等向好的运动表现;包括群晒、点赞、排名、圈组互动、分享、归属感等积极的社会互动。运动带来的活力核动力有助于我们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从而获得成就感[14]。群晒、分享各自的健身经历和数据,具有强大的力量,当人们独自锻炼时,和容易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改变自己,而当和其他人交往和分享运动锻炼经历和成果时,改变就更容易发生[9]。 3.3.3 运动类APP促进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习惯养成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运动类APP中关于技术和训练的专业指导功能,对于养成体育习惯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不是必然联系[15]。运动类APP的激励性也体现在数据主要是与自己比,是绝对评价,而不是相对评价,从而有利于形成正性运动技能,有效保护自我概念,提升、体育锻炼的行为频度,从而强化为体育习惯的形成。而后与他人交流分享,是对人的自我概念的保护。运动类APP简单便携,易于操作,尤其是以身体改变和运动数据呈现,使使用者的健身目标可见,使用者使用时有很强的自主性,把控性和拥有感,更有利于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以上观点大多从感性及理论层面进行论证,本研究则从实证分析了运动类APP在促进体育锻炼行为和养成体育习惯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的体育锻炼行为和态度的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的描述统计值可知,运动类APP使用组后测的行为习惯、行为控制感、情感体验、主观标准、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行为习惯维度、行为控制感维度、主观标准维度和情感体验维度,表现更为明显,但是由于两组被试的锻炼行为态度的8个维度的初始值可能不一致,所以本研究仍然采用协方差分析的方法,以组别为自变量,分别以锻炼行为态度的8个维度前测分数为协变量,以后测分数为因变量来分析两组学生后测行为习惯维度、行为控制感维度、情感体验维度、主观标准维度得分的差异。协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3、表4、表5以及表6所示。 由表3可知,在控制了行为习惯前测分数对后测行为习惯维度的影响后,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7.446,p=.008,Partial =.080,即使用运动类APP组后测的行为习惯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此维度分数越高,表明通过使用运动类APP,参与者锻炼的自动化程度越高,越表明参与者锻炼行为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模式。 通过表4可知,在控制了行为控制感前测分数对后测行为控制感维度的影响后,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5.471,p=.022,Partial =.060,即使用运动类APP组后测的行为控制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此维度分数越高,表明通过使用运动类APP,参与者对锻炼行为的自助控制能力越强,克服困难和干扰,而进行锻炼的决心越强烈,对体育锻炼行为有更充分的自主权。这就是一种参与运动对于获得成就感的渴求的外在表现,在运动类APP中,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关于身体改变和运动表现的数据呈现,产生积极的反馈、获得成就感和意志力来持续地进行体育锻炼行为。 通过表5可知在控制了情感体验前测分数对后测情感体验维度的影响后,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8.426,p=.000,Partial =.176,即使用运动类APP组后测的情感体验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使用运动类APP组,通过运动类APP的16周使用,可以对参与者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影响,也就是对锻炼的情绪体验越深刻、丰富,及参与者在锻炼时或想到锻炼时,就会激发出运动带来良好感觉的渴求,而这正是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回路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由表6可知,在控制了主观标准前测分数对后测主观标准维度的影响后,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7.645,p=.007,Partial =.082,即使用运动类APP组后测的主观标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使用运动类APP组,可以对参与者主观标准产生积极影响,即个人参与锻炼所感受到的群体压力和群体激励更明显,对个体有重要影响的亲朋好友等亲密关系的社会互动,对于参与者持续进行体育锻炼行为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就比如运动类APP的约跑、群晒分享、点赞互动、圈组交流等社会交互功能,都对主观标准的积极感受有贡献作用。 4 结论 (1)当前国内运动类APP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健身(包括力量练习,瑜伽等)和跑步(包括骑行、徒步等)两大类。运动类APP简单便携,绝大多数运动类APP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易于操作,使使用者的健身目标可见,使用者使用时有很强的自主性,把控性和拥有感,深受运动健身爱好者喜欢。 (2)调查表明,在受访对象中64.15%的调查对象使用过运动类APP,使用率前三的APP分别为Nike+(30%)、益动(23.33%)和咕咚(16.67%);80%的使用者,认为运动类APP对运动的积极性和计划性有帮助,88.24%的用户使用运动类APP的频率小于每周3次;在众多功能中,轨迹记录、数据统计与呈现和训练计划是最常被使用的三个功能。 (3)通过逻辑推理,并参照国外最新的认知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构了运动暗示、体育锻炼练惯常行为、奖赏和对于刺激感和成就感的运动渴求为四要素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模型图。 (4)运动类APP作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可穿戴技术的体育锻炼辅助手段的新兴事物,对于人们促成体育锻炼行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效果显著。 5 建议 运动类APP在促成体育锻炼行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中,尤其是在以身体改变、运动表现数据和社交互动方面的呈现方式丰富,作用最为突出;而在关于刺激感的呈现方面表现不佳,建议运动类APP开发商,再设计运动类APP产品时,加以完善。运动应用对促进体育锻炼行为及养成体育习惯的影响_体育锻炼论文
运动应用对促进体育锻炼行为及养成体育习惯的影响_体育锻炼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