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全息哲学的理论核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息论文,哲学论文,核心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运用“全息辩证法”,克服“自然悖论”,坚持“宇因制约反映论”的宇宙观,创建全息哲学构架,这是哲学界的一项任务之一。
大自然似架网,显出部分是网结,网绳是纲,拉着网前进,这是大自然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性。
一、全息辩证法
纵观哲学发展史,主要反映出物心斗争的主线。西方哲学表现得尤为明显,但争论的焦点,没有离开人化反映这个核心问题,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仍然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息辩证法,就是整个多角度综合辩证悟知宇宙内在奥秘的方法。中华文明的古代,已有整体全息方法萌芽的迹象,因此,物心分裂从来没有西方明显,只因时代的局限,古文明中缺少广泛的论证资料,而给后人留下了神秘主义的印象。
西方自古习惯于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使一般科学内容大量增殖,导致了近现代科学的兴旺发达。但悖论问题的大量出现,又严重地困惑着现代科学,同时也困惑着深层哲学观念的继续发展。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吸取古文明方法的启示,根据现代全息摄影术功能语义向哲学的移植,架构全息辩证法的学术思维方法。
二、宇因制约反映论的哲宇宙观
受普遍联系思想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思想的启示,首先进行了整体全息的直观把握,相对于“人化反映”而言,没有认识论两项(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匹配,就达不到人化反映的境界。结合人类当初所自然形成的单方辐射式认识习惯和对象化语言,以及只注重“要素”,而轻视“关系”和“场”的观点,必须坚持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可分离性。客体不能自己反映自己,思维也不能进行同时性反思。这个不可分离性观念,我们提出了“人化反映”来源于“认识论场”的新观念。这个抽象出来的“认识论场”,又相对区分为三个部份:认识主体的内质制约、认识对象的制约反馈,认识论场的其它论证。当结合人类的各个个体为基元的感观反映形式考察时,就得到了实证。
在认识到思维和存在不可分离的同时,注意到宇宙本原向人化反映过渡的层次变迁的必然性。因此,“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又是哲学的大树。
宇因制约反映论思想,是贯穿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层次。的本体论意味着正、负、时、空四大本原基因的制约一体性,在认识论意味着认识论场及两项关系的不可分离性,任何分离都达不到人化反映的境界。对于审宙大自然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互为因果等情况,一般都早有所意识,只不过全息哲学把这种共识,上升到了哲学宇宙观的高度。
基观假说反思本原的原则是,凡参与直观性质辩证的因素,且再不能归纳入类的,均进入制约一体性的行列。同时,也高度注意到了物质形式结合态的运动概念对性质辩证的影响。反思本原采用了双重标注法,从场角度看,正、负、时、空缺一不可,而从要素角度看,正、负、时、空乃是四大本原基因。
制约过渡的三属性为:正、负引斥性、方向惯运性、制约辩证性。前两个属性可在物理学意义的结构型自然观上,给出相对结合态的“辩证动平衡式”。万有引力定律,和全息哲学从巨大撞击、光折射等归纳出“万有斥力定律”是第一属性的根据,物质运动学说和惯性定律,是第二属性的根据。运动和变化的起因是不平衡因素制约下形成的。相对结合态和静止概念,是平衡因素相对制约下形成的。第三属性的“制约辩证属性”,则全息哲学从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部分总合观”证伪中提出来的,全息哲学从社会学的组织概念(团结和自由主义的辩证关系),自然科学中的粒子性层次变迁(隐、显的人化感受),以及结合数理逻辑、宇宙守恒思想,给予了综合论证。制约辩证属性是结合辩证动平衡式使用的,是认识认层次“形性两属性”(形态和结构变化所必然引起的性质变化)性质变化的总概括,人类之所以直观映象不同于本原真面目(非镜照式反映论),正是因为天人关系中,实在存在着制约着辩证属性的结果。
三、人化反映的来源法则形式图解
图中:①无限中的认识和有限表达的认识论场综合隐显形式。(指外圆)
②mn、E、F表示本体论层次的四大基因正、负、时、空。交叉处表示宇因制约一体性。下连线表示由潜入显向认识论过渡。③a、b、c、d表示认识论层次,a、b表示认识内质制约;c、d表示认识对象内质制约;ab和cd间的连线,表示相互制约线;环境场的作用关系极其复杂,将另文阐述。层次过渡线连接在ab和cd制约线中间,表示宇宙本原对经验世界万物万象平等一律的对待。④ab内质制约线和认识对象制约反馈线交汇处的“点”,表示“反映关节点”。之所以标在那个位置上,因为人化映象实际发生在认识主体,反映的内容是cd的认识对象即相对整体内。
四、哲学真理观的悟知图解
图中:①1、2、3为形式分析区;4、5为经验映象区,6为哲学真理悟知区。②信息源2为抽取出来的一个认识对象。原则上认识主体可以布满它的周边,为了方便,只抽取了对应的两个认识主体,以信源1、3表示。由于制约反映论思想的认识论场概念,是由一个认识主体和一个认识对象组成的,故制约校偏是利用1、2和3、2两个认识论场的关系。③为什么信源4和5均偏离了信源2的平行轨迹呢?从剖析认识论反映式,可以看出两个辩证等价的制约辩证环节,那就是认识主体内质制约具有小量近距特点,认识对象对认识主体的制约反馈,相对来讲又具有大量远距特点。各占一强项作用因素和一弱项作用因素。因此,4标在12平行线中间,5标在31平行线中间,一方面反映出经验映象区表现不是本原真面目,人类就生活在宇宙真象被制约辩证属性所扭曲的人化化世界里,另一方面也表示了人间信息相悖的多元化问题。④6表示哲学真理的悟知位置。从图示中不难看出,4和5都是以不同向位偏离了两个平行线的,因此,要悟知那哲学真理,必须理论上进行校偏反弹,使信源6回归到平行线上,这就是形象化悟知到的“辩证意整”哲学真理观。
五、人类制约反映论的感官形式例证
以听觉器官反映形式说明:①人具有听觉能力(范围约为20-2000赫芝),这在认识论场中,属认识主体的内质特约功能。②外在振源,在认识论场中,属认识对象的制约反馈功能部分。③声音表象,是人的感觉实在,但不是认识对象的原型,也不是认识主体的无缘故幻影,而是主客体匹配,在认识论场制约下的辩证关系。④考察其它感官形式,仍相类似,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在中介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六、物心对立是哲学上的最大悖论
宇因制约反映论的科学问世,证明了物心理性互补的必要性。我们反对无原则的调合,但我们不应反对科学认识发展中的理性互补。既然客体不能自己反映自己,思维也无法进行同时性反思,那么,相对“人化反映”,精神现象的思维和物质现象的存在,就必须从新抽象出来的“认识论场”进行综合辩证思考。在制约反映论看来,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是认识论两项的代表,是人化反映过程中的对立统一体。历史局限(包括思维习惯的单方辐射式和对象化语言)使人们只看到了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只看到了局限立场下的对立感受,而忽视了相对“人化反映”的必然互补性。
全息辩证法运用思维试验法加以放大,对经验映象有关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新的归纳,绘出了“全息共客原理图”。
图示:①人化反映必经本体论向认识论的哲学层次性过渡。②认识论层次离不开主客体匹配。③人化反映来源于认识论场。唯物、唯心在认识论场中各有立场局限和偏角相对关系。④唯物辩证法和唯心唯证法,在人类认识习惯下,都属演绎方法论范畴。但由于立场局限下的偏角关系,导致了最大的“悖论”事例。⑤学术处理方法:运用放大立场的方法,使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向全息辩证法演进。这也是创建全息哲学体系,促使人类文明进一步的发展,这意味着一场划时代意义的哲学革命。
六、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人类科学发展到今天,必然有很多精华可吸取,全息哲学就是吸收了西方科所促成的现代科学与东方古文明方法论相结合所创建出来的哲学体系。另一方面,又应看到科学发展贯穿人类全过程,现有科学内容需要扩充,而且需要不断克服其中可能的糟粕。因此,任何文明国度,不应简单地把科学创建与传统信息对立起来,而且应该认真地去思考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