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 突出重点 加快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突出重点论文,加快推进论文,创新思维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在农产品产量总量过剩、农业发展速度放慢、农民增收日趋困难的形势下,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明确目标、增添措施,加快推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这对确保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紧迫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双层经营体制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农民从种植养殖业上所获得的收益已发挥到了极限,土地的增收空间已经越来越小。那么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根据现有的统计调查制度,衡量农民收入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它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家庭经营性收入、劳务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务工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中农民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中获得的收入是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构成,其次是农民从事二、三产业获得的收入。从当前农业发展的形势看,要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是非常困难的,必须通过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来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务工收入,才能使农民的收入水平保持平稳增长。
(一)农业的发展速度放慢,种养殖业增长潜力不大。
首先,从总产出看,2000年-2005年,江津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价)年均增长3.1%,比1990-2000年的平均增速3.9%下降0.8个百分点。其次,从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看,2000年-2005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平均下降0.6%,比1990-2000年的平均增速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三,从发展潜力看,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土地荒芜情况十分普遍,虽然国家出资补助撂荒地复垦,但效果不太明显。因此,要确保全市种植业和养殖业无休止地增长显然是难以做到的。
(二)主要农产品产量供过于求,市场价格总体不高。
近年来,由于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大力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江津市已建立了5个10万亩以上级(优质稻、花椒、柑桔、蚕桑、蔬菜)、2个5万亩以上级(青果、中药材)和2个1万亩以上级(苎麻、花卉)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2005年,江津市实现粮食总产量69万吨,其中:稻谷39.35万吨,蔬菜74.92万吨,花椒8244吨,柑桔7.3万吨,出栏生猪106.7万头。然而,农产品市场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主要农产品不同程度地出现供大于求,销售价格一降再降,甚至出现“卖难”现象,突出表现在花椒和红桔。2003年干花椒的市场售价为60元/公斤,2004年则降为36元/公斤,2005年再次降到20元/公斤。红桔销售已基本告别“三北市场”(东北、华北、西北),市外销售已由1993年的1715车皮降至2005年的不足20车皮,销售价格已由1990年的2.2元/公斤降至2005年的0.30元/公斤。
(三)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江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29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2778元,比2000年增长15.2%,年均增长3.6%,增速比1990-2000年的平均增速慢7.0个百分点。其中: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为1250元,比2000年下降5.0%,年均下降1.3%,增速比1990-2000年的平均增速下降12.4个百分点;畜牧业的收入为1141元,比2000年增长34.6%,年均增长7.7%,增速比1990-2000年的平均增速下降3.1个百分点;渔业收入为38.9元,比2000年下降9.7%,年均下降2.5%,增速比1990-2000年的平均增速下降3.3个百分点。由此看出:农民从种植业中获得的收入呈逐年下降趋势,畜牧业收入虽呈上升趋势但增幅却呈下降趋势,表明农业的投入产出比已经达到极限,要确保农民从种养殖中实现增收致富非常困难。
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潜在优势
(一)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条件较好。
江津地处长江沿岸,毗邻重庆,幅员面积3200平方公里,与四川、贵州及重庆的8个区、市、县接壤。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实施“退二进三”战略,江津作为重庆规划的大城市和次级经济中心,由此带来的企业搬迁和人口转移,对加快推进江津市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由于主骨架公路改造的相继完成和连镇公路的逐步延伸,制约江津经济发展的“瓶颈”将逐步解除。尤其是已动工的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在江津境内有3个接口、26公里,即将动工的西南大通道在江津境内有4个接口、近48公里。两条高等级道路的建成,将彻底改变江津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北部地区融入重庆主城发达经济圈的时间将提前,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将得到充分提升,南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
(二)资源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四面山、黑石山等自然风景区26个,大圆洞、临峰山等森林公园4个,有中山、塘河等历史文化古镇4个,聂帅陈列馆、天下第一长联等人文旅游景点24个,有聂帅旧居、石门大佛等文物保护单位32个。旅游资源优势十分突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二是农产品的加工原料丰富。全市已初步形成了10个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柏林镇的金银花、蔡家镇的辣椒、石蟆镇的青果、先锋等镇(街)的花椒、李市等镇的苎麻、吴滩等镇(街)的蔬菜,嘉平等镇的柑桔,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为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支撑。三是人力资源丰富。据统计:2005年全市乡村劳动力为76.41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达5万个;从事第一产业的乡村劳动力为33.46万人,可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为8万人。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作保障。
(三)基础条件较好,承接能力较强。
一是农村工业发展基础雄厚。目前,全市有4家重庆工业五十强企业、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4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已初步形成以机械、建材、电力、化工、纺织、食品加工为支柱的六大工业发展体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后劲十足。二是农村商贸发展优势明显。江津作为渝川黔的结合部,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十分便捷,特别是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江津各条出境公路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农村商贸流通的快速发展,公路沿线将会出现新一轮的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一、二、三级商圈的流通要素将互相衔接、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以及现代服务将逐渐向农村市场扩展。三是农村建筑和房地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将向城镇集聚,城镇的规模将逐渐扩大,从而拉动建筑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基础巩固。
首先,从收入增长看,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39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29元,比上年增长12.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3869元,比上年增长10.1%。其次,从消费基础看,2005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9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人均储蓄存款达6453元。再次,从消费状况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提高,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2005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性支出达265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3.2%;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为7392元,占可支配收入的78.3%。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将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制约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总体规划滞后,产业发展脱节。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注重农业的总体规模、结构调整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非农产业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滞后。乡村工业、农村商贸、交通旅游、社会服务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计划目标、实现途径上没有一个科学、系统、全面的规划方案。各镇街在如何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上缺乏统一的规划、组织和协调,各自为政、花样百出,产业与产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与产业之间的链条出现脱节,恶性竞争突出,资源消耗严重,盲目圈地普遍,产业联动效益差。
(二)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一是公路建设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虽然全市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主骨架公路改造相继完成,连镇公路有所推进,但发展速度与周边区县相比仍有一定距离,尤其是出境公路改造以及村级公路、旅游公路和公路网络建设始终滞后,通达度和通畅度低,制约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二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中心镇的农村商贸市场建设缓慢,专业批发市场、大型购物超市、限上连锁企业相对较少,电力、通讯、环境改造缓慢,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不强。由于小城镇的文化、体育、休闲、娱乐、服务等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城镇人口的聚集功能总体不强,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派生问题突出,发展相对缓慢。
一是土地的用地指标紧张。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发展步伐的加快,土地用地指标远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三大工业园区,部分已签订的项目因用地紧张而迟迟不能开工建设。二是项目融资困难。国家采取收紧财政、压缩信贷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部分镇的工业企业和重点工程建设资金到位困难,进展较为缓慢。三是土地征地难、房屋拆迁难、农民安置难。由于国家的政策性规定与农民的期望值相差较大,群体性阻挠拆迁事件、集体上访事件不断发生,有的农民已成为典型的无土地、无职业、无收入来源的“三无”农民。
(四)经济实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弱。
一是非农企业的个头小、实力弱。表现在:农村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以及限额以下批零、住宿、餐饮企业、服务企业,自身规模小、品牌意识差、经济实力弱、带动能力差、经济效益低,非农企业发展始终不能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二是农村工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由于受资金等诸多生产要素的制约,农村工业的技术改造面相对较窄,产品科技含量低,更新换代差,企业难以摆脱小、散、软、杂的生产局面。三是管理水平低。许多非农企业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生产技术、产品开发、营销、核算等人员多数文化素质偏低,综合素质不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管理水平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资源利用率低,效益发挥不够。
一是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各旅游景区、景点缺乏统一的策划、打造、包装、宣传和推介,在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上落后于周边区县,旅游的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是农产品加工能力弱。近年来虽然主要农产品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却始终相对滞后。花椒、金银花等特色农产品的加工总量相对较少,粮食、柑桔的加工仍处于起步阶段。三是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相对较多,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员相对较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无序状态,缺乏科学、合理、有序的组织和引导。
四、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努力构建和谐江津的必然选择。为此,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农村非农产业工作的领导,把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到与农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的同等地位,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一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需要。在农产品产量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销售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要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农民增收,就必须走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新路子,推动各行业的社会化程度提高、资源消耗成本降低,从而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二是促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需要。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不断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教育、医疗、旅游、娱乐、服务等各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必须依靠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三是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需要。在农业税和特产税全面取消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既可以促进构建服务型政府、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增强地方财政实力、逐步解决基层政府日常经费短缺的问题,又可以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设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四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要确保每一个剩余劳动人员有事做、有衣穿、有饭吃,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使他们尽快向企业转移、向城镇集聚。
(二)统一规划,明确重点,构筑起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除农业以外的所有行业。全市若没有一个具体、科学、全面、系统的规划来指导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那么,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将难以实现。因此,抓紧制定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势在必行。首先,要统一组织、科学论证,突出规划的前瞻性。把二、三产业的发展与“十一五”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和制定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行业规划。二是明确重点、落实任务,突出规划的可行性。建议把全市的27个镇街划分为四种类型,即近郊发达镇、工业新兴镇、农业发展镇、南部山区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明确重点、突出特色,进一步规划各类镇街的支柱产业、辅助产业及其发展方向、计划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突出可行性,突出工业强市、商贸兴市、旅游活市这一主题。三是政府引导、上下联动,突出规划的带动性。政府通过制定规划,促使城市与农村之间、各部门与镇街之间、镇街与投资主体之间形成新的上下联动机制,引导和带动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镇街按照规划要求去发展二、三产业。
(三)改善条件,优化环境,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一是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要采用农村夜校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法律法规知识和实用操作技能,切实解决农民沿袭历史的守旧观念、只顾眼前的现实观念等意识问题,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跳出农业、走出农村创造条件。二是加大公路建设的投入,切实改善交通条件。要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西南大通道以及出境公路、连镇公路的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公路网络建设的投入,切实解决市县之间、镇街之间、村居之间的公路连接问题,提高公路的通达率和通畅率,使之尽快形成环形交通运输网络。三是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切实改善环境条件。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二、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上、用地上、融资上积极支持、大力协助,进一步简化项目的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行“项目审批代理制”,努力营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比如在用地问题上可采用集体土地流转、土地置换、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等多种灵活方式来解决投资者的用地问题。四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切实改善发展条件。首先要抓住重庆市“退二进三”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密切与重庆市级部门和有关单位的联系,实施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招商,引进和筛选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就业人数多的项目到江津落户。其次要根据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特点,及时策划、包装、推出一批新的引资项目,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四)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二、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突出工业强市这一重点,发挥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做强做大传统工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首先要紧紧抓住德感、双福、珞璜等三大工业园区体制转换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快园区建设。使签约的项目早日入驻,在建的项目加快进度,建成的项目早日投产。进一步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快速提升建材工业,加快发展能源工业。其次要充分发挥现有工业的优势,不断延长企业产业链,大力发展下游工业产品。各级各部门要在政策上优惠、融资上支持、用地上方便,积极鼓励新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三要调整结构,狠抓管理。加快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在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和采购营销管理上下功夫,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的“哑铃型”经营管理模式,促使企业总量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技术上台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四要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工业。突出抓好“一椒、二花、三金、四缸、五硒、六柑桔”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一椒”即以花椒为原料,抓好花椒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两花”即以玫瑰米花糖、荷花米花糖为重点,抓好糖果糕点的综合开发;“三金”即以金江津、金峡溪、金白沙为龙头,抓好江津白酒的上档升级;“四缸”即以瓦缸酱油、瓦缸醋、瓦缸豆瓣、瓦缸泡菜为代表,抓好绿色调味品的更新换代;“五硒”即以富硒米、富硒茶、富硒畜禽、富硒干果、富硒金银花为核心,抓好优质农产品加工业;“六柑桔”即以柑桔为重点,抓好六大果品饮料加工,进一步做大做强食品工业。二是突出旅游活市这一重点,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首先要进一步整合全市的旅游资源。抓紧策划、包装和推出江津——四面山文化生态游、江津——聚奎书院——滚子坪文化自然景观游、江津——中山古镇文化生态游、笋河——骆崃山生态休闲游,着力打造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其次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改造旅游公路的基础上,加大对住宿、餐饮、娱乐、景区道路、安全及其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各旅游景区、景点的营运效益。其三要加大对旅游的宣传和管理力度。强化与各级新闻媒体的联系,逐步建立起以重庆市级宣传为主体,其它省、市级宣传为网络、国家和海外宣传为补充的旅游宣传体系,全面介绍江津的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以重庆新华集团整体开发四面山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全市的旅游管理体制,研究和制定具体的旅游管理措施,确保旅游业朝着制度化、规模化、法制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五)培育市场,刺激消费,大力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健全农村市场网络体系,提升消费档次和水平。首先要以主城区为依托,在重点抓好大小什字为核心的城市商务服务中心、东部新城的现代服务中心(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商务会展)和德感、几江物流仓储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将白沙、珞璜、李市等镇建设成为特色突出、功能齐全、有较强聚集辐射功能的二级商圈,将广兴、中山、塘河等镇建设成为各具特色、促进流通、方便生产和生活的三级商圈。其次是立足江津、承接重庆、辐射川黔、带动周边,重点规划建设江津市级白酒批发市场、建筑建材批发市场、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农资批发市场,进一步规范蔡家辣椒市场、罗坝毛发市场、吴滩蔬菜市场、德感柑桔市场,增强带动、集聚、辐射功能,促进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美容保健、居民服务的良性发展。二是健全市场运作支撑体系,提升商贸流通的质量。首先要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商家入驻江津,积极鼓励和支持知名商家到各个镇街投资,扩大百货、服装、家电、饮食、电脑、图书、广告的连锁经营。其次要以现代管理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化为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的运输、仓储、包装、加工、货代、联营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三条保障线”(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逐步将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扩大到农村。同时,要尽快建立一种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来提高保费的收缴率,增强城乡居民对未来消费收入的预期,减少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城乡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四是健全城镇的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城镇的服务功能,千方百计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和转移,促进农村商贸流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