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产程,即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具体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个体的过程。自然分娩、剖宫产手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分娩方式。近些年,剖宫产手术使用率逐渐增高,数据显示,多个医院剖宫产使用率约为40%,远远超过WTO对剖宫产率设置的警戒线,此种情况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随之剖宫产手术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高,如产后出血、术后疼痛增加,甚至慢性盆腔炎等,直接影响产妇及新生儿的机体健康。现对孕妇分娩方式的科学选择进行如下分析。
1影响分娩方式选择的因素包括哪些?
1.1心理及社会因素
部分孕妇因恐惧分娩痛,担忧难产、胎儿健康等,而认为剖宫产手术是最安全的。另外,孕妇家属及朋友认为剖宫产手术可以避免孕妇身材变形,以及免受分娩痛,进而增加剖宫产手术使用率。
1.2医源性因素
手术技术、监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及改进,成为孕妇选择剖宫产手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1.3自身因素
包括年龄、生活方式等,目前,晚婚晚育已成常态,使年轻人过了最佳生育时机,进而增加了高龄孕妇数量。数据显示,孕妇年龄越大,剖宫产手术使用率越高,特别是超过30岁女性,剖宫产手术使用率约为38.9%。部分孕妇因营养过剩、日常活动减少等,导致巨大儿比例增高,且孕妇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加,使其在产时往往因疲劳、宫缩乏力等影响,增加剖宫产手术使用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分娩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具体影响
无论是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对产妇、新生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下:(1)产妇方面,①近期影响,剖宫产手术并不是正常分娩方式,因此,产妇在产后易出现乙烯类相关不良反应,如产后出血、伤口感染尿路感染、尿潴留等,直接影响产后恢复;②远期影响,以往研究学者以剖宫产手术、自然分娩产妇为例,对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急性调查,发现接受剖宫产手术2年内发生慢性腹痛、切口疼痛、子宫活动受限的几率分别是4.3%、5.1%、9.6%,远高于自然分娩;③其他,包括产后性生活质量、产后抑郁、产后行为适应能力等。(2)新生儿方面,①呼吸功能,剖宫产手术胎儿未经产道挤压,使其呼吸道内黏液、羊水等无法及时排出,影响气体交换,诱发窒息、吸人性肺炎等。而自然分娩胎儿经产道挤压,利于锻炼肺功能,促进呼吸气体交换;②生理性黄疸,相关研究指出,剖宫产手术新生儿在出生后第3~4天胆红素指标较自然分娩新生儿高,是由于自然分娩新生儿胃泌素与脐血水平在宫缩、产道挤压等因素作用下,处于应激状态,当儿茶酚胺含量增高,就会对肾上腺受体产生刺激作用,增高胃泌素水平,进而促进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及结构的进一步发育,加速胎粪排出。而剖宫产手术术后产妇因切口疼痛、饮食限制、活动受限等影响,导致母乳分泌不足、母乳喂养次数减少,进而造成新生儿母乳摄入量降低,延迟胎粪排出,加重黄疸程度;③其他,包括免疫功能、早期行为等。
为了保证产妇、新生儿健康安全,采取正确的分娩方式尤为重要。因此,针对从上述情况,积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社会心理支持,不断增强孕妇自然分娩信心,有助于孕妇生物学、社会学、情感方面的快速变化。作为影响自然分娩的四个因素,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对其进行保护、支持,有助于保证分娩顺利完成。另外,做好孕妇社会及家庭支持,重点介绍自然分娩优势,利于增强孕妇对自然分娩的决心。(2)产前健康教育,成立孕妇学校,组织孕妇及其配偶共同参加学习自然分娩知识,或是加强孕妇如何做好整个孕期营养、健康方面的健康指导,以及强调定期产前检查的重要性等,便于及时发现高危因素,采取真独行解决措施,以减少高危因素,提高自然分娩率;开设护理专家门诊,促使孕妇更多地了解分娩方面知识,如自然分娩优势、产时配合动作、如何正确运用腹压、自我情绪调节方法等,促使自然分娩顺利完成。(3)优化产科服务模式,①根据孕妇心理需求及要求、院内条件,合理布置待产室及临产室,如为孕妇营造家庭式待产室、临产室,可以使其始终处于感到舒适、安静、温馨、安全,消除负性情绪,积极配合助产士各项操作指导,加速产程进展;②家属陪伴及导乐分娩,在孕妇分娩时,邀请孕妇配偶进行全程陪护,使其感到来自家人的心理及精神支持,勇敢面对自然分娩,与此同时,在选择分娩时自由体位,安排专人做好观察、记录工作,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③分娩镇痛服务,分娩期间,以非药物镇痛为主,包括音乐疗法、深呼吸、按摩、看书、看电视等,分散注意力,当阵痛难忍时,辅以镇痛药,包括笑气吸入镇痛、局部麻醉等,以减轻疼痛。
总结,分娩方式类型较多,如自然分娩、剖宫产手术等,都是当前最常用的分娩方式,但临床特点存在明显差异。为了保证母婴安全、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建议将自然分娩作为首选分娩方式。
论文作者:唐佳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孕妇论文; 自然论文; 手术论文; 新生儿论文; 产妇论文; 因素论文; 方式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