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于减轻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疼痛效果观察论文_林秀英

护理干预对于减轻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疼痛效果观察论文_林秀英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于减轻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至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n=43)与对比组(n=43),在其住院期间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产妇手术结束两天后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产妇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产妇术后护理过程中优势显著,可有效缓解产妇临床症状,维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在临床中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疼痛护理干预;剖宫产手术;疼痛程度

剖宫产属于创伤类手术,术后腹部切口与子宫收缩是引发疼痛的主要原因,其在影响产妇休息及睡眠质量的同时,亦会影响产妇机体康复[1]。相较于阴道分娩而言,剖宫产更易引起疼痛与子宫出血,如何在剖宫产后快速缓解产妇疼痛是现阶段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于减轻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的效果观察,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至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n=43)与对比组(n=43),研究组年龄19-34岁,平均年龄(26.50±7.50)岁,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8.50±4.50)周;对比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50±8.50)岁,孕周34-41周,平均孕周(37.50±3.50)周;将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纳入统计学中分析显示并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比较价值。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如下。(1)对症护理:手术结束后应每30min按摩产妇子宫一次,持续时间为12h。12h后每1h按摩子宫一次,持续时间为24h。同时指导产妇正确深呼吸,若其疼痛难忍,可在必要时给予足底、肛门等出予以针灸治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促进肠胃蠕动,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对部分存在肌肉酸痛症状的产妇而言,可给予适当按摩与热敷,保障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酸痛症状。针对术后宫缩疼痛较为严重的产妇可给予宫缩素静脉滴注,以促进子宫收缩。(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可视具体情况与产妇有效沟通,告知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且促进宫缩按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与产妇疼痛予以理解,鼓励产妇以自信、勇敢的态度面对疼痛,帮助其构建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可找准时机对产妇予以眼神可定与暗示,是产妇了解医护人员在时刻关注自己,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度。(3)预防疼痛指导。保协助产妇在住院期间保持正确体位,以充分缓解疼痛。产妇各项体征稳定后可下床活动,在下床前可先将床头抬高至45°左右,使其由卧位转变为坐位。且应嘱咐产妇在更换体位或活动时,需注意避免导尿管受到压迫与牵拉。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产妇手术结束两天后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术后两天疼痛评定指标:重度疼痛、中度疼痛、轻度疼痛;护理满意度评定指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后两天疼痛情况比较

研究组(n=43),重度疼痛1例、中度疼痛5例、轻度疼痛37例,轻度疼痛占比86.05%;对比组(n=43),重度疼痛7例、中度疼痛16例、轻度疼痛20例,轻度疼痛占比46.51%;(x2=15.036,P=0.000)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术后两天轻度疼痛产妇占比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度情况比较

研究组(n=43),非常满意28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42例,占比97.67%;对比组(n=43),非常满意19例、一般满意11例、不满意13例,总满意30例,占比69.77%;(x2=12.286,P=0.000)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损伤、药物刺激、分娩刺激等均是造成产妇剖宫产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在加之孕妇属于比较敏感的特殊群体,疼痛对其造成的影响往往较为严重。术后疼痛属于剖宫产手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应将其作为剖宫产术后重要护理内容。疼痛是人体在机体组织损伤或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反应与心理反应。剧烈的疼痛可促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同时促进机体组织分解与代谢,从而延迟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同时剧烈疼痛会加重产妇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影响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阻碍产妇正常呼吸与咳嗽,不利于术后顺利恢复。此外,若长时间激烈疼痛可导致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可根据产妇疼痛程度、疼痛耐受等实际情况给予干预指导,从对症指导、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等方面出发,保障患者在稳定情况下了解术后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应以积极、资自信的态度面对,努力克服,提升自身生理耐受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2]。必要时临床可给予适当干预治疗,以降低术后感染几率,保障患者机体健康。本研究足中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相较于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言更具优势,且最终关于术后疼痛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的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维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可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邓凌燕. 护理干预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及促进康复的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 2016, 29(11):00107-00107.

[2].刘福先, 董静. 护理干预控制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74):219-219.

论文作者:林秀英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于减轻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疼痛效果观察论文_林秀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