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以文献为中心_竺可桢论文

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以文献资料为中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献资料论文,中国历史论文,气候论文,进展论文,近三十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05(2009)02-0005-09

近年来,全球变化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各国政府相继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国际科学界也相继提出了一系列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计划。而为了增强人类对未来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预测与应对能力,历史气候研究就凸现出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记载。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书开始,到金石木简,纸墨文书,3000多年来从不间断,这在世界上无与伦比。历史文献中包含有大量的气象信息,是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宝贵代用资料,成为中国科学界为全球变化研究可以提供的独特贡献①。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有学者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对历史气候进行探索②。到了70年代初,竺可桢先生积数十年之研究,发表了著名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③,标志着利用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历史气候的研究完全进入了一个科学化的范畴。从竺文发表的30年来,在中国历史气候的研究中新史料和新领域不断开拓,成果层出不穷,为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最近周书灿已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④。

但是,由于文献资料的来源多样,内容丰富但驳杂不一,还带有各种主观因素。这就使如何正确地从历史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科学地利用其进行历史气候的重建工作,尽量减少结果的不确定性,成为利用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关键问题。三十年来历史气候研究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正是建立在相关方法的进展上的。这些研究方法的进步,保证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而得到国际学术界更广泛的重视。在IGBP的核心计划PAGES第二阶段(2004-2013年)中,文献方法受到了更多的注意⑤。而近年来,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际高水平的专业刊物如Nature、Holocere等发表,并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广泛引用⑥。这些研究被认为是“long temperature series have been most successfully developed from documentary evidence in a repeatable and consistent way”(应用历史文献重建温度序列最为成功的,且结果可重复、重建方法一致)⑦。

本文希望通过对自竺文发表三十年来研究方法上取得的进步做一初步的总结,以利于进一步的探索。由于本文主要围绕历史文献资料的处理和气候重建方法展开,对重建序列等的分析和检验方法的进展不在本综述的范围。限于笔者的学识水平,缺漏有所难免,敬希方家和读者批评。

一 资料的开拓和资料处理方法的进步

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气象资料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它们是:先秦以来的正史、经籍等传统中国古代文献;由总志、通志、府州厅县志、乡镇志和专志等组成的地方志;以《晴雨录》和《雨雪分寸》为代表的档案记载;以及以天气日记为代表的私人笔记、日记等文集资料。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一直是关心历史气候的学者们重视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省区进行了自然灾害史料的编纂工作⑧。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所徐近之先生也致力于收集整理历史时期的水旱灾害资料,分省区进行整理,前后共整理达20多个省区。在70年代后徐近之整理的水旱灾害资料曾在内部刊印过⑨,为历史气候的研究提供了便利。这大概是最早整理并供学术界利用的资料。

在70年代,中央气象局和各省市气象部门为了进一步为农业生产做好服务,提高农业旱涝气候预测能力,组织了全国气象部门的大量专业人员,组织了所谓的“旱涝会战”,其主要成果之一就是《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其中查阅了大量的以地方志为主的历史文献并分区域汇编成册,后来很多都内部发行⑩。

随着历史资料整理的进展,对历史文献资料价值的研究也随之展开。王绍武等通过对中国东部地区500年旱涝情况的分析,认为利用历史文献资料重建的几种旱涝分布类型,和现代利用器测资料分析出来的旱涝分布类型高度的一致,完全可以衔接分析,从而证明了方志资料中相关记载的可靠性(11)。对档案中相关天气资料的价值,有张瑾瑢对其进行过专门研究,认为资料基本翔实可靠(12),有重大的研究利用价值。龚高法、张丕远等人则在专著《历史气候研究方法》中,专章讨论了历史气候资料的可靠性和使用方法(13),进一步系统地确立了历史文献资料在气候研究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进入80年代后期以后,随着研究的需要,对历史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承担了对明初以前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共查阅1470年以前的各类文献1531种,32251卷。从中摘抄历史气候记录共约30000条,基本囊括了这一时期现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中的相关地域、年代等信息进行了考订(14)。中科院地理所的同志对清代和民国档案中的天气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摘抄,仅收录的清代档案史料即多达47万余条。在整理中,对资料进行了分类,在农历日期后标注出了公历日期,并设计了相关的数据库进行管理(15)。这是对档案史料收集和整理的一个重大成就。从此大大拓宽了档案史料在研究中的应用。

对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也不断得到完善。邹逸麟、张修桂先生针对过去资料整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理资料要收集第一手资料,摘抄资料信息要完整,对历史地名要考订后才可使用(16)。满志敏、葛全胜等还提出了资料整理使用中的四个原则:原始优先、校勘优先、价值优先和互相参照(17)。

目前最新的一项对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收集整理工作是张德二主编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18),该书吸取了前人总结的经验,共查阅历史文献8228种,实际采编7813种,包含有7713种地方志和纪传体史籍28种,共收集到有关记录22万多条,并详考其出处、时间和地点。同一史实仅取其最早的记录。并标注出确切的出处(19)。工程浩大,堪称是中国已经出版的气候资料集中最系统、最完善的,为中国历史气候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出版以来,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随着资料的收集整理的进展,对资料本身的问题和处理的方法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葛全胜、张丕远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系统分析评价了历史文献中的气候信息。葛、张为讨论史料的准确性设计了一套公式:

史料精确度Q=P(Y)为一概率事件,Q=P(Y)=··

其中,为实时性指数,为邻域性指数,为语言贴近性指数。每种指数取值范围为(0,1)。由此公式得出,就史料的准确性而言,官方记载>私人笔札>地方志。而最重要的结论是,对于文献资料中的信息的提取和利用,是欲求其精,反得其粗。因此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的研究,追求的精度一定要和资料本身的分辨率结合,才有较高的可信度(20)。这一结论对历史文献中相关信息的提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满志敏通过讨论旱涝灾害资料的分布,提出了资料分布的系统差异问题。他指出,从史料的时间分布来看,存在着资料随时间指数性增长,以及资料数量有明显波动的特点;地域分布来看,也存在着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政治中心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留下的记载总是比较多,而偏远落后地区留下的文献记载则少很多。且1470年以后,由于地方志的修纂大兴,而使留存的资料数量猛增。这些资料分布的特征叠加在气候本身的变化之上,在利用这些资料进行研究中需要消除这种影响(21)。杨煜达最近的研究则讨论了清代档案中气象资料的系统偏差问题,并总结了针对单一资料系统的理证、对证和本证三种检验方法(22)。这些研究使人们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利用水平逐步提高。

二 温度序列重建方法的进展

温度变化的研究,是在历史气候研究中开展较早而成就又比较大的领域。竺可桢先生在其著名的研究中,对近5000年来中国东部地区的温度状况做了恢复。在重建过程中,竺可桢先生将5000年根据资料分为了4个时期: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和器测时期。在重建中以物候方法作为主要手段。其成果为国内外学者所大量引用。虽然物候方法时间分辨率不高,但物理机制明确,在资料考订明白的基础上,可靠性亦较高,因此该方法成为利用历史文献资料考察长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而得到了广泛使用。

竺可桢先生之后,不断有对物候方法的研究和拓展。如于希贤较早利用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了苍山雪线的变化,以反映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23)。龚高法、张丕远在其专著《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中,辟有专章对物候学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分析了影响生物物候期的气候因子、物候现象的统计特征。提出对历史物候记录的审核,要注意品种鉴别、观测标准和地形条件的鉴定(24)。利用这些方法,很多研究取得了进展(25)。

满志敏在前人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文献记载的收集、整理,进一步总结了利用物候方法研究历史气候的均一性、限制因子和同步性等几条原理。文章中,专门探讨了人类影响的差异性原理和模式,提出了生物分布的自然分布型、经济分布型和观赏分布型的概念,并指出生物响应冷暖变化的不对称性(26)。这些认识上的突破,相应带来了研究上的突破。满据此对竺可桢提出的隋唐温暖期提出了质疑,认为从唐中期后,气候转向偏冷(27)。同时,提出了中世纪温暖期在中国存在的有力证据(28)。并得到了张德二先生进一步研究结果的支持(29)。尽管还有不同的认识(30),但这些结论的取得,和方法的进步分不开。

在物候方法之外,新的研究方法也不断得到探索和使用。张德二等在重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近500年来的冬季温度情况时,为进一步提高重建序列的分辨率,发展了指数方法。在研究区域内,按照气候特点,划分出若干大的区域;根据地理和政区沿革等特点,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利用文献资料中记载的气候情况,按一定的标准划分小区域内的冷冬年和暖冬年。再按照公式算出各区的10年为单位的冬温指数。据此建立研究区域内10年分辨率的温度序列(31)。这一方法建立以后,很快成为利用历史文献资料重建温度序列的重要方法。后来的很多重要研究,都参考了这一方法并有所发展。如曲建和尝试建立的515年逐年的全国分区域的温度等级序列(32)、王绍武建立的华北地区1380年以来的气温序列(33)、韩昭庆重建的太湖流域冬季温度序列等(34)。

为更好利用清代时间分辨率较高的档案资料,以建立高分辨率的气温序列,王绍武等对北京1724年以来的夏季平均气温序列进行了恢复(35)。周清波、张丕远等利用清代档案中的降雪资料,对合肥地区的降雪情况和冬季平均气温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据此建立了降雪日数和冬季温度间的单因子回归方程,重建了1736年-1991年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36)。这项研究使得对温度变化的研究获得到时间分辨率到年、且可以和现代器测资料直接衔接分析的历史气温序列。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接着郑景云等用类似方法重建了清代陕西西安和汉中两地的冬季年平均气温序列(37),杨煜达利用冬季降雪和干季降水等级双因子回归方程重建了昆明1721年以来的冬季年平均气温(38)。这些工作对近300年来的气温变化的认识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对温度序列的重建方法,出现了新的动向。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集成方法,重建有更好空间代表性和时间分辨率的温度序列成为瞩目的焦点。葛全胜、郑景云等人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站点,以物候方法为基础,将古今同种物候的地区差异和日期差异换算为站点的温度差异,并根据计算出的各个站点的温度变化对研究区域温度变化的贡献率,再换算出整个区域较现代气温的距平值。由此建立整个研究区域内有更佳确定性的温度序列。用这一方法,葛全胜等人重建了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序列,时间分辨率为30年,部分时间分辨率达到了10年(39)。中国过去5000年的温度序列也得到重建(40)。这两个温度序列的重建,标志着经过30年的努力,在温度重建方面,较之竺可桢先生的研究,分辨率和确定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序列的重建为基础,对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取得看了若干重要的新认识。如提出20世纪并非过去2000年中最暖的世纪等重要的观点(41),对更好的认识近年来的全球变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近,葛全胜等又对于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与科学思想及在研究中的应用,进一步做了总结(42)。

三 干湿变化研究方法

由于历史文献资料对干湿变化的记载存在着对年际变化比较敏感而长时段的变化难以直接获取和降水的区域差异比较大的特点,利用文献资料建立可靠的干湿变化序列在过去一直难以突破。竺先生著名的论文,虽然题目是气候变化,实际上研究的主要是温度的变化,对干湿变化研究并不多。

在20世纪70年代中央气象局组织的全国旱涝会战中,要取得实际的突破,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文献资料中文字的描述,转化为实际可供比较的数值。汤仲鑫通过对河北保定地区历史旱涝情况的研究,探索了将历史旱涝灾情和现代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从而分级的办法。由于对500年旱涝的研究,主要利用空间分布较好的地方志资料,汤以器测资料以来历年降水量的统计为基础,将地方志中对旱和涝的记载根据语言描述的轻重分为二十余类,归并为7个等级,建立起逐年的旱涝等级,再做进一步的分析(43)。这一方法甫一提出,即得到很多学者的肯定,并在旱涝会战中得到推广应用。

根据现代长期预报的资料与经验,同时考虑到了历史文献资料的可辩识性,在最后采用的方法将旱涝级别分为了5级,即1级——涝,2级——偏涝,3级——正常,4级——偏旱,5级——旱。并在分级时即考虑到各级出现的大致频率应和现代资料基本一致,在全国范围内选了118个站点,分站逐年根据史料定出旱涝级别,这样绘出了全国自1470年以来的旱涝分布图(44)。可以方便地和有器测资料以后的旱涝分布情况做衔接。这是中国历史时期干湿变化方面的重大突破。后来张德二等人又将其延长至2000年(45)。

为讨论更长时间尺度的干湿变化,在研究中国东南地区2000年的湿润状况时,郑斯中等率先提出了湿润指数法。这种方法将现存的水旱灾害记载看作是历史上发生的水旱灾中的一个随机样本,由此统计而得的水旱灾害的比值可视作总体水旱比值的统计值。得公式:I=(F×2)/(F+D),I为湿润指数,F为某地区某时间段的水灾记载次数,D为相应的旱灾次数(46)。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资料的时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而得到了经常的应用。另外还有以某一区域内受涝县次和受旱县次的差作为指标来建立参数体系的方法(47)。郑景云等后来的研究也采用了某年次旱涝县份和研究时段内旱涝县次平均值的距平百分率来重建旱涝指数,成功建立了北京地区近500年的7级旱涝指数(48)。

无论是旱涝等级、湿润指数和旱涝指数,本身直接体现的都是旱涝状况,和降水状况有一定联系,能反映干湿的变化,但不等同于降水本身。直接反演降水量需要分辨率更高的资料。1974年,中央气象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早利用清宫中逐日的晴雨录资料,用逐步回归方法,重建了1724-1904年的北京降水(49)。这重建的第一个高精度降水序列。后来有学者以同样资料利用不同方法,得出了和前者有差别的降水量序列(50)。2002年,张德二等重新进行了研究,采用多因子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新的北京降水量序列,使重建的结果进一步科学和完善(51)。最近,张德二等人又利用南京等地的晴雨录资料,采用多因子逐步回归方法,重建了18世纪南京、苏州、杭州三地的降水序列(52)。这些研究为历史时期干湿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参证。

晴雨录资料仅有北京、南京、苏州和杭州四地保存的时间较长。分布更广泛的是清代档案中的雨雪分寸资料。过去一段时间里对这类资料利用较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该资料记载的降水使用的是“入土几分”这样的表述,难于直接反演为降水量。为解决这一难题,郑景云等在石家庄利用土壤物理学与水量平衡模型反演。并组织进行了人工模拟降雨的田间入渗试验,反复试验后,得出了降水入渗公式。将土壤物理模型与田间试验法得出的结果比较,说明二者皆可以较好地将清代的雨雪分寸反演为降水量(53)。从这一方法的突破入手,对清代雨雪分寸资料较好的华北地区的降水重建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54)。而杨煜达等则探索了利用分辨率相对低一些的清代档案资料,采用分段标定的办法,重建了分为9级的1711年以来的昆明雨季降水等级(55)。这些研究,将干湿变化的研究逐步引向了深入。

四 其它研究领域的进展

在其它的历史气候研究领域,利用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探索的方法,也取得了诸多的进展。这些进展促使了历史气候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问题的进一步深入。

中国北方的沙尘暴,是影响北方地区生产生活的重要天气现象。张德二较早根据历史文献中的“雨土”、“雨砂”等记载,系统考订了这些现象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从而建立了“历史时期雨土年表”,并据此讨论了历史时期降尘的天气过程和气候背景(56)。张德二在近年的研究中,进一步对降尘天气做了分析。根据更系统全面收集的历史文献资料,识别出2055条有明确发生地点的降尘事件,标示出了历史时期降尘天气南界的变动情况。并进一步指出了降尘和干旱周期的关系(57)。

王社教在对历史时期沙尘天气的研究中,为保证资料时间分布的均匀性,只选取了正史《五行志》中的相关记载,并将不能确考的地点根据史籍记录的特点,标定为都城附近。得出了历史时期的沙尘天气序列,认为沙尘天气总的说来是越来越频繁,但有明显的阶段性(58)。在邓辉等新的研究中,为进一步保证资料的均一性,选取了1463年-1913年的华北地区的地方志资料和正史、实录资料中的相关记载,并进行了分类,重建了沙尘天气序列,由此得出了和前引王社教不一致的结论(59)。这些讨论不断推动了历史时期沙尘天气研究的深入。

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活动,其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也进入了历史气候研究的范围。张德二等首先利用南京、苏州、杭州等地晴雨录的资料,重建了18世纪长江下游的梅雨活动情况。研究中,上述三地为代表站,尝试采用了一种既适用于晴雨录资料状况,又可用于现代降水资料处理的梅雨划分标准,从而重建了梅雨序列,并分析了历史梅雨的各项统计特征(60)。这是历史气候研究的重要突破。

最近,葛全胜等人利用清代档案中的雨雪分寸资料,正在推进对历史时期东部雨带进退的恢复工作。在新近发表的成果中,葛全胜等人采用了和雨雪分寸资料相匹配的根据一定时段内降雨日数的办法,来确定历史时期代表站的梅雨期。再根据5个代表站的梅雨情况,来代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情况,以此重建了1736年以来的长江中下游梅雨序列,并研究了梅雨期的变化特征(61)。是对历史时期梅雨活动的新的重要进展。

其它类似的研究还有王绍武等利用历史文献资料重建的近千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的位置变化(62),以及杨煜达等利用清代档案中的降水资料重建的1711年以来云南雨季开始期的序列(63)。在后一研究中,主要以档案中的连续降水资料为主,以现代研究中对雨季开始的认定为基础,逐年推断当时的降水情况,从而确定雨季开始的时间。建立了时间分辨率到候的序列。这是利用历史文献研究西南季风变迁的初次尝试。

对历史时期重要天气事件的重建,是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问题。张德二在200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对18世纪晚期持续三年的一次大旱进行了研究。研究中使用了大量的方志资料中的记载,以重建旱灾的时空过程,并据以推断事件的气候极值,分析旱灾的气候背景(64)。满志敏的研究利用了记载详细的赈灾档案,以每县的受灾村庄数和各村庄的成灾分数加权后得出了分县的旱灾指数,以此来重建了旱灾在华北广大地域内的影响状况,相当准确地在图上表达出了旱灾的区域差异。再据此讨论大灾的气候背景(65)。在张德二新的研究中,利用在欧洲新发现的传教士留下的观测记录,和历史文献的记录结合使用,重建了1743年华北的极端高温天气(66)。这些研究逐步开辟了对极端事件研究的门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五 结语

在前面概略地对三十年来历史气候研究中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文献史料中相关问题的处理、温度序列、干湿变化及其它相关历史气候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方法的进展做了回顾。每次重要的进展,都伴随着资料的开拓和方法的创新。正是资料和方法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历史气候研究的不断进步。

研究方法的进步,总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的,一种是随着新史料的开辟,旧有方法不适用于对新史料的处理,就发展出对新史料的新的处理方法。另一种则是随着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对史料本身存在的问题认识也进一步深入,通过对史料本身存在问题如时空分布的均匀性、信息含量的前后变化等等问题的处理,进一步消除信息提取和序列重建过程中的不确定来实现的。实际上,无论是物候方法、指数方法还是统计回归,都是适用于特定的资料。也就是说,一定的方法总是对应于一定分辨率的资料,否则结果就是“欲得其精,反得其粗”。

经过三十年来的工作,正史经籍、方志资料和档案资料中的历史气候资料都得到了系统的发掘利用。但是,一方面历史文献资料还有可以进一步发掘利用的余地。如前引张德二所利用的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留下的观测记录就是一例。这类观测记录在十九世纪以后留下的不少。但如何进一步利用这一类资料还需要专门的研究。日记资料是另一类可以继续深入发掘的高分辨率资料。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利用了日记资料,但主要还停留在单部日记上(67)。欲将多部日记资料汇同使用,还需探索新的处理方法。同时进一步探索集成方法,使用多种不同精度、不同分辨率和不同环境意义的资料互相校核,以进一步消除资料和重建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会是下一步要突破的重点问题。

[收稿日期]2008-08-11

注释:

① 中国科学院资源科学与技术局、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国委员会编:《过去2000年中国环境变化综合研究预研究报告》。

② 如竺可桢:《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原载《东方杂志》,第22卷第3期(1925年2月)。收入《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8-68页。蒙文通:《古代河域气候有如今江域说》,《禹贡》,第1卷第2期(1934年),台湾大通书局印行,第38-39页。文焕然:《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萧廷奎、彭芳草、李长傅等:《河南省历史时期干旱的分析》,《地理学报》,第30卷第3期(1964年),第259-272页等。

③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原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收入《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75-598页。

④ 周书灿:《20世纪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述论》,《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第127-137页。

⑤ IGBP Secretariat.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es Science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SE-104 05,Stockholm,SWEDEN.p.18.

⑥ 如Déer Zhang (张德二).Longhua Lu (陆龙华).Anti- correlation of summer/winter monsoons? NATURE 450,p.7-8.(15 Nov 2007) .Ge QS (葛全盛),Zheng JY (郑景云),Hao ZX (郝志新),et al.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climate in China-High-resolution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Qing dynastyarchives.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 Oglcal Society.2005,86 (5):p.671.Ge QS (葛全盛),Zheng JY (郑景云),Fang XQ (方修琦),et al.Winter half-year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Yangtze River,China,during the past 2000 years.Holocene 2003,13 (6):p.933-940.

⑦ http://www.igsnrr,ac.cn/moban/showCommonTopic.jsp? id=9945.

⑧ 如广东省文史馆编:《广东省自然灾害史料》,1961年内部印行。

⑨ 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三十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6-236页。

⑩ 如中央气象局、沪、苏、皖、浙、赣、闽六省市气象局合编:《华东地区进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云南省气象灾害史料》,1980年印行。

(11) 王绍武、赵宗慈:《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地理学报》,第34卷第4期,1979年,第329-341页。

(12) 张瑾瑢:《清代档案中的气象资料》,《历史档案》,1982年第2期,第100-110页。

(13) 龚高法、张丕远、吴祥定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

(14) 陈桥驿、邹逸麟、张修桂、葛剑雄:《近十年来历史地理的新进展》,《地理学报》,第49卷增刊,1994年,第701-709页。

(15) 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第5章第3节,(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年。

(16) 邹逸麟、张修桂:《关于历史气候文献资料的收集利用和辨析问题》,《历史自然地理研究》,1995年,第1-5页。

(17) 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第5章第5节,(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年。

(18) 张德二主编:《中国近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19) 张家诚:《中国历史气候学趋向成熟的标志——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科学通报》,第50卷第5期,2005年,第503页转第485页。

(20) 葛全胜、张丕远:《历史文献中气候信息的评介》,《地理学报》,第45卷第1期,1990年,第22-30页。

(21) 满志敏:《历史旱涝灾害资料分布问题的研究》,《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0-294页。

(22) 杨煜达:《清代档案中气象资料的系统偏差及检验方法研究——以云南为中心》,《历史地理》第2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2-188页。

(23) 于希贤:《苍山雪与历史气候冷期变迁研究》,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期,第25-39页。该文是在1978年发表在《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同名文章的基础上修订的。

(24) 龚高法、张丕远、吴祥定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

(25) 如龚高法:《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页。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报》,1995年第1期,第25-33页。朱士光、王元林、呼林贵:《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第18卷第1期,1998年,第1-11页。

(26) 满志敏:《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31页。

(27) 满志敏:《唐代气候冷暖分期几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5页;《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第四纪研究》,第18卷第1期,1998年,第20-30页。

(28) 满志敏:《中国东部中世纪暖期(MWP)的历史证据和基本特征的初步研究》,载张兰生主编:《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一)》,(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第95-104页。

(29) 张德二:《我国中世纪温暖期气候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第13卷第1期,1993年,第7-15页。

(30) 吴宏岐:《隋唐时期气候的冷暖特征与气候波动》,《第四纪研究》,第18卷第1期,1998年,第31-38页。

(31) 张德二、朱淑兰:《近五百年我国南部冬季温度状况的初步分析》,《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九七八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64-70页。《中国南部近五百年温度变化的若干特征》,《科学通报》,第25卷第6期,1980年,第270-272页。

(32) 曲建和:《我国1470-1984(515)年温度等级序列的初步探讨》,《南京气象学院学报》,第9卷第4期。

(33) 王绍武:《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中国科学》B辑,第20卷第5期,1990年,第353-360页。

(34) 韩昭庆:《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冬季气候研究》,《复旦学报》,1995年第1期,第34-38页。

(35) Wang W C,Portman D,Gong G,Zhang P and Karl T. Beijing Summer Temperatures Since 1724.In:Raymond S.Bradley and Philip D Jones(eds).Climate Since A.D.1500. London and Newyork:Routeledge,1992.p210-223.

(36) 周清波、张丕远、王铮:《合肥地区1736-1991年年冬季平均气温的重建》,《地理学报》,第49卷第4期,1994年,第332-337页。

(37) 郑景云、葛全胜、郝志新、田砚宇:《1736-1999年西安与汉中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重建》,《地理研究》,第22卷第3期,2003年5年,第343-348页。

(38) 杨煜达:《清代昆明地区(1721-1900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与初步分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期,第17-31页。

(39) 葛全胜、郑景云、满志敏等:《过去2000a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序列重建及初步分析》,《地学前缘》,2002年第1期,第169-179页。

(40) Ge QS,Wang SB,Zheng JY. Reconstruction of temperature series in China for the last 5000 years.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6,16 (8):p.838-845.

(41) Ge QS,Zheng JY,Man ZM,et al.Key points on temperature change of the past 2000 years in China.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4,14 (8):p. 730-737。Ge QS,Zheng JY,Fang XQ,et al.Winter half-year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Yangtze River,China,during the past 2000 years.Holocene 2003,13 (6):p.933-940.

(42) 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中国历史地理学与集成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6卷第5期,2007年,第22-26页。

(43) 汤仲鑫:《保定地区近五百年旱涝相对集中期分析》,载中央气象局研究所编:《气候变迁与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年,第45-49页。

(44)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年。

(45) 张德二、刘传志:《〈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续补(1980-1992年)》,《气象》,第19卷第11期,1993年,第41-45页。张德二、李小泉、梁有叶:《〈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的再续补(1993-2000年)》,《应用气象学报》,第14卷第3期,2003年,第379-388页。

(46) 郑斯中、张福春、龚高法:《我国东南地区近两千年气候湿润状况的变化》,《气候变化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年,第29-32页。

(47) 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组:《关于我国东部地区公元1401年-1900年500年内的旱涝概况》,《气候变化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年,第29-32页。

(48) 郑景云、张丕远、周玉孚:《利用旱涝县次建立历史时期旱涝指数序列的试验》,《地理研究》,第12卷第3期,1991年,第1-9页。

(49) 中央气象局研究所:《北京250年降水》,1975年印行。

(50) 张时煌、张丕远:《北京1724年以来降水量的恢复》,见施雅风等著:《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一)》,(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年,第44-45页。

(51) 张德二、刘月巍:《北京清代“晴雨录”降水记录的再研究——应用多因子回归方法重建北京(1724-1904年)降水量序列》,《第四纪研究》,第22卷第3期,2002年,第199-208页。

(52) 张德二、刘月巍、梁有叶、李靖:《18世纪南京、苏州和杭州年、季降水量序列的复原研究》,《第四纪研究》,第25卷第2期,2005年,第121-128页。

(53) 郑景云、郝志新、葛全胜:《重建清代逐季降水的方法与可靠性——以石家庄为例》,《自然科学进展》,第14卷第4气,2004年,第475-480页。

(54) 郑景云、郝志新、葛全胜:《山东1736年来逐季降水重建及其初步分析》,《气候与环境研究》,第9卷第4期,2004年,第551-566页。郑景云、郝志新、葛全胜:《黄河中下游地区过去300年降水变化》,《中国科学》D辑,第35卷第8期,2005年,第765-774页。 Hao Zhixin,Zheng Jinyun,Ge Qaunsheng.Precipitation cycl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1736-2000).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18 (1),1998:p.17-25.

(55) 杨煜达、满志敏、郑景云:《1711-1911年昆明雨季降水的分级重建与初步分析》,《地理研究》,第25卷第6期,2006年,第1041-1049页。

(56) 张德二:《历史时期“雨土”现象剖析》,《科学通报》第27卷第5期,页294-297。《我国历史时期以来降尘的天气气候学初步分析》,《中国科学》B辑,第14卷第3期,1984年,第278-288页。

(57) 张德二、孙霞:《我国历史时期降尘记录南界的变动及其对北方干旱气候的推断》,《第四纪研究》,第21卷第1期,2001年,第1-8页。

(58) 王社教:《历史时期我国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点和成因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0卷第3期,2001年,第81-87页。

(59) 邓辉、姜卫峰:《1463-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序列复原及初步分析》,《地理研究》,第24卷第3期(2005年5月),第403-411页。

(60) 张德二、王宝贯:《18世纪长江下游梅雨活动的复原研究》,《中国科学》B辑,第20卷第12期,1990年,第1333-1339页。

(61) 葛全胜、郭熙凤、郑景云等:《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梅雨变化》,《科学通报》,第52卷第23期,2007年,第2092-2097页。

(62) 王绍武:《近千年中国东部夏季雨带位置的变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2卷第3期,2006年,第117-121页。

(63) 杨煜达、满志敏、郑景云:《清代云南雨季早晚序列的重建与夏季风变迁》,《地理学报》,第61卷第7期,第1041-1049页。

(64) 张德二:《相对温暖背景下的历史旱灾——1784-1787典型灾例》,《地理学报》,第55卷增刊,2000年,第106-112页。

(65) 满志敏:《光绪三年北方大旱的气候背景》,《复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第28-35页。

(66) 张德二、G.Demaree:《1743年华北夏季极端高温:相对温暖气候背景下的历史炎夏事件研究》,《科学通报》,第49卷第21期,2004年,第2204-2210页。

(67) 如朱晓禧:《清代〈畏斋日记〉中天气气候信息的初步分析》,《古地理学报》,第6卷第1期,2004年,第95-100页。费杰、周杰、张青瑶等:《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初探》,《冰川冻土》第25卷第5期,2004年,第535-539页。方修琦、萧凌波、葛全胜等:《湖南长沙、衡阳地区1888-1916年的春季植物物候与气候变化》,《第四纪研究》第25卷第1期,2005年,第74-49页等等。

标签:;  ;  ;  ;  

30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以文献为中心_竺可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