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对策论文_孟亮亮 赵艳华

(山东省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 261021)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科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等级,重点时段、类别、场所。查找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方法 对我院自2014 年10 月至2015 年6 月报告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良事件主要为Ⅲ级事件,占52.63%;重点时间段为08:00—12:00,占37.89%;主要类别为暴力攻击,占25.26%;主要发生场所为病室,占35.79%。结论 根据引发不良事件的关键部位、时刻,制定相关安全措施,及时遏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精神科;不良事件;原因;对策

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在精神症状的影响和控制下,发生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精神障碍【1】,导致精神科不良事件较其他科室高发。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分析,减少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危害,促进患者安全,寻找改善的契机,避免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是医院管理者的努力方向【2】。为了提高精神科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管理对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2014 年10 月—2015 年06 月全院上报质管办的95例不良事件,病例的诊断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 》(ICD-10)的诊断标准。

1.2 不良事件的分类与构成比 共计95 件,按事件等级分,发生率最高的为Ⅲ级事件50 件(52.63%)。按类别分最多的为意外事件68 件,其中暴力攻击24 件(25.26%),无任何损害90 件。事件发生最主要的时间段8:00—12:00,共36 件(37.89%)。事件发生在的地点多在病室34 件(35.79%),男性52 件,年龄以30—39 岁为主,36 件,最多的是精神分裂症41 件。涉及当事人136 人,高、中、初级职称分别为12、51、73 人,当事人职称年龄平均3.52 年,在该科室工作年限平均4.06 年。

不良事件汇总表

2 原因分析

2.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发生的等级分为四级,从统计结果看突出的事件为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3】。原因分析为:工作人员上班时粗心大意,对细节问题不够重视、观察不够细致,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在事件萌芽阶段未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止不良事件的进一步发生。

2.2 按发生时间段分,主要集中在上午08:00—12:00。原因在于精神病专科的特点,各种治疗、护理多集中在这个时间段进行,且此时间段病人活动较多,包括日常活动、康复训练、会客探视等等。医护人员忙于治疗、护理,疏于对患者的管理,在管理上存在空缺,造成在这个时间段不良事件高发。

2.3 按发生类别分,主要为暴力攻击。原因在于精神病人依然受到社会的歧视,病人不愿意到精神病医院就诊,对疾病无认识,在病情较重时才到医院住院。且精神病人异常行为的发生常常不受个人意识支配,且有多变性、突发性、不可预见性。所以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2.4 按发生的场所分,主要为病室。病房是病人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人员密集,病情重的患者多。管理易疏忽,工作人员警惕性降低,是科室管理的薄弱环节。

3 改进措施与对策

3.1 针对Ⅲ级事件错误事实,工作人员注重细节问题,加强责任心,对工作一丝不苟。在管理上加强隐患排查,识别潜在风险,加强各种应急预案的培训,防患于未然。对新入院、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及时处理,控制病情,重点看护。

3.2 针对上午发生不良事件最多,工作人员认真交接班,加大此时段人员配置,将工作人员分布在每一个场所,陪同病人参加相应的活动。改革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制度,真正按照患者的需求安排医疗、护理人员,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4】。

3.3 针对暴力攻击发生率最高,需要对存在暴力攻击风险高的患者集中力量管理,不要言语刺激和激惹病人。必要时会诊、病历讨论,尽快控制病情。护理人员加强看护、巡视。

3.4 病室是不良事件的高发场所,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与治疗,必要时隔离患者。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不要在思想上放松警惕。加强医院管理,年轻医护人员的培训、考核。

4 小结

精神科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不良事件,及时发现各种医疗、护理风险及相关因素,针对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精神科专业素质,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针对高发场所、疾病病种、时间段以及发生的类型,重点监管。进一步使医院的安全制度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与服务,增进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郝小玲,精神科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年9 月,2211

[2]郑小伟,王玲.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6):66-68

[3]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2011 年版)实施细则,45-46

[4]汪丽进,黄雪梅,力燕,等.呼吸内科护理工作量与人力资源配备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9,9(5):29-31

论文作者:孟亮亮 赵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卫生部公告》2015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0

标签:;  ;  ;  ;  ;  ;  ;  ;  

精神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对策论文_孟亮亮 赵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