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论文_赵婷

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论文_赵婷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省 西安市 710021)

摘要: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是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个体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或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以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宗旨,这是它的根本价值取向。根据当前所存在的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使大学生实现自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认同,最终实现志愿精神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

全国性的志愿服务事业正式开展于20世纪90年代,志愿服务正逐步成为一种“文化时尚”。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写信给青年志愿者,充分肯定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强调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号召广大青年要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大学生志愿精神是一种非制度化的道德力量,是一种以自律为主的伦理担当,因此注重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一、大学生志愿精神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一种公共精神,也是一种利他主义精神,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性。志愿精神在西方最早可追溯为一种慈善观念和宗教信仰,在我国可追溯为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墨、道、佛所蕴含的慈善思想。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主体基于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利他情怀,自愿的、不计报酬而自觉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志愿服务主体思想品德的集中表现,是公民社会的精髓。

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志愿者思想活跃、行动积极、相对集中的特殊群体,是引领和弘扬社会新风的主力军,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在带动新型校园文化的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前进的步伐、唤醒公民道德意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推动社会的整合与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制约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发展。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从间接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和发展。根据《大学生志愿精神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Pearson相关性和显著性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家庭成员关系与大学生志愿精神倾向的相关系数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零,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500、0.366、0.418,说明家庭成员关系与大学生志愿精神倾向成显著正相关。由此可以反映出,大学生所处的家庭若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感情融洽、对家庭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与外界人际关系和谐等,大学生志愿精神倾向则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家庭氛围的感染很大,家庭当中所受到的熏陶是个体在外在环境中表现的一个情感折射。因此,要注重家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关系融洽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2.学校环境因素

教育管理制度。学校的教育管理程度是否先进完善,是各项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首要前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基本方法论,因此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志愿者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根据对Pearson相关性和显著性进行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50、0.403、0.447,说明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与大学生志愿精神倾向成显著正相关。由此可以反映出,学校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支持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开展,宣传和表扬志愿服务活动先进个人等,这些措施的展开有利于大学生在志愿精神培育,增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倾向,将志愿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因此,注重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网络媒体环境因素

网络媒体现已成为社会舆论的策源地,有着较强的舆论导向作用,尤其对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网络媒体环境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知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与大学生志愿精神倾向成显著正相关。由此可以发现,在主流媒体报道相关的志愿服务资讯、感人细节,以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传播志愿服务的活动,形成一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网络正能量,有利于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志愿精神。网络媒体以其巨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可迅速推顶出一个话题热潮,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网络媒体运用主力军之一,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利用各种新媒体发挥其正能量的社会隐形导向,对大学生的三观的发展起着良好的塑形作用,由此可知,网络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对策建议

大学在自身职能上的社会化和政治化转型,促使其负载的价值意愿与志愿精神更加趋同,大学也成为社会志愿服务的集聚中心。因此,在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认识和调整不同区域中,大学生关于价值立场的选择和平衡问题。志愿精神的培育要在不同的着力点上来寻求大学内在结构的局部改观,进而强化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一)注重家庭和谐氛围建设

大学生在志愿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之下,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和谐,是一个民族正在创造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将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从而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规范、有序和良性运行。家庭一个时间积累最多的场所便是一种隐形的和谐,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环境。良好的家风形成离不开家庭成员的共同践行和不懈追求,崇善尚德的家风在家庭成员之间发挥着教化育人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在一个充满情感交流沟通、彼此信任理解的家庭中,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发挥父母亲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大学生志愿精神包含志愿者提升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自我超越的发展理念,与家庭环境氛围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要注重家庭氛围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所带来的影响。

(二)加强对志愿行动的政策支持

对于大学生志愿行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有利于保障大学生志愿行动的持续发展。我国的政策导向都偏重于鼓励和倡导,并没有把志愿服务作为当代大学生及社会公民的义务。近些年来,我国针对大学生所实施的一系列志愿服务计划,如:“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但是该政策扶持仅针对应届大学生,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政策影响力度不够。政策的导向很重要,它是促进大学生养成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等社会道德责任的有力推手。志愿者组织的法制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志愿者组织成员权利义务的规定、合法权益的保障是大学生志愿者合法地位的体现。因此,统一的志愿者法律法规建设将是未来较长时期的一个工作重心所在。

(三)建立多元化志愿行动内容

我国志愿者队伍建设要充分利用新媒介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建立专题网站,实行电子动态管理。校共青团应做好内引外联工作,建立多元化志愿者行动内容,如服务社区建设、服务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社会弱势群体等。充分调动志愿者参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志愿行动之中。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参与意识和奉献精神,这就需要在日常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将团结互助、便民利他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借助形式多样的社区行动、文艺表演或者明星演绎等形式,构建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和意义认知。丰富传统的“学雷锋,做好事”这一类志愿工作,利用社会公益事业行动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引导树立志愿服务理念,增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意识,真正将志愿服务行动演变成大学生积极主动行为。

论文作者:赵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论文_赵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