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低场MRI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曾勇

四川省富顺县中医院 放射科

【摘 要】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选取所在科室200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研究样本为100例,甲组采用低场MRI平扫检查,乙组采用关节MRI造影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情况。结果 甲组的检测结果检出率高于乙组,P<0.05。结论 采用低场MRI平扫对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可明确患者的病变特征,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低场MRI;肩袖损伤;应用价值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low field MRI in rotator cuff injury.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January 2015 selected department where the clinical data of 200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 were analyzed,and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s into the first division and group b,each set of the sample of 100 cases,students' using low field MRI scan,MRI imaging examination in the joint b,contrast detec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 results of students' test results detection rate is higher than group b,P < 0.05.Conclusion the low field MRI scan inspection on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can clear les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provides the reliable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is worthy of reference for clinical.

【 key words 】 low field MRI;Rotator cuff injury;Application value

肩关节疼痛以及活动障碍是患者进行就诊的主要原因,大约有17%~41%的患者最终被诊断为肩袖损伤。肩袖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肩袖肌腱的撕裂。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肩袖损伤诊断复杂,部分患者常常会被误诊为肩周炎。患者主诉主要是 颈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功能受到限制,主要是患者的颈肩部呈现“夜间痛”以及“过顶位”活动疼痛等[1]。目前,临床医生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肩关节特殊体格检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本次研究就低场MRI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研究资料

在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选取所在科室200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研究样本为100例。

甲组,男52例,女48例,患者的最大年龄是60岁,最小年龄是40岁,平均年龄(49.3±4.4)岁;病程范围1~11个月,平均(5.6±0.6)个月。

乙组,男53例,女47例,最大年龄是62岁,最小年龄是41岁,平均年龄(50.2±5.3)岁;病程范围1~13个月,平均(6.2±0.8)个月。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疑似肩袖损伤;所有患者均愿意接受肩关节镜检查;术前愿意接受肩关节体格检查,MRI检查至少有单项为阳性。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可比,差异不显著,可为之后的观察指标的对照研究做好铺垫( 检验或t检验,P>0.05),展开充分的对比。同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的干扰因素。

1.2检查方法

甲组采用低场MRI平扫检查,使用GESignal 1.5T超导MRI机,取患者的仰卧位,使得患者的肩关节外展60°~120°,另外患者的肩关节需要尽量靠近中线,采用关节线圈。在患者的肩关节轴位、斜冠状位以及斜矢状位三个平面展开FSE 序列MRI检查,患者的斜冠状位T1WI(TR/TE=640/16ms)、T2WI(TR/TE=4660/85ms);斜冠状位 T2WI脂肪抑制序列(TR/TE=5000/85ms);患者的斜矢状位T2WI(T R/TE=2360/89ms);轴位的T2WI(TR/TE=4380/86ms);矩阵,FOV=18cm*18cm(轴位FOV=17cm*17cm);层厚大约4.0cm(轴位3.0cm)。MRI成像质量主要是以肌腱以及肌腹形态,患者的轮廓显非常清楚,优为无伪影。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均由两位经验非常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分析[2]。

乙组采用关节MRI造影检查,MRI关节造影将造影剂钆喷酸葡胺通过患者的皮肤穿刺注入到关节囊内,同时对上述中患者的脂肪抑制的三个平面T1WI进行扫描。造影剂根据常规的用量每 kg0.1mmol。该项检查必须要在30min内结束。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5.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开展统计,并且做出系统的分析,其中包括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两组患者的检出情况为计数资料采用平均数n,%表示, 进行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即( 检验,P<0.05)。

2结果

检出情况 见表1

3讨论

MRI成像在肩袖损伤患者软组织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呈现多参数、多方位的成像优点,作为目前首选诊断肩袖损伤的辅助检查手段。在MRI检查序列中,正常肌腱大多数呈现中低信号。在进行MRI平扫时,患者的冈上肌腱完全撕裂的主要表现在肌腱外形不规则、增粗或者完全断裂,在撕裂的位置可清楚的看到积液,T1WI呈现低信号,T2WI和PDWI呈现显著的高信号,在MRI关节进行造影,冈上肌腱发生完全撕裂可看到造影剂通过撕裂口进入撕裂的肌腱内,MRI平扫对冈上肌腱的完全性撕裂可呈现明显特征性的影像表现[3]。

结合上述研究,采用低场MRI平扫对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可明确患者的病变特征,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深究。

参考文献:

[1]石俊岭,崔建岭,孙英彩,等.肩袖损伤患者MRI和MR肩关节造影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5):129-131.

[2]王海波,张振勇,娄晓宇,等.磁共振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9):1683-1687.

[3]丁建,陈艳,姚建,等.肩周炎与肩袖损伤的MRI鉴别诊断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2):324-326.

论文作者:曾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探讨低场MRI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曾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