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5 年 1 月—2017 年 1 月医院收治的患者 94 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各 47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FMA 评分、BI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理想。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 ;康复 ;疗效
脑卒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脑卒中患者通常伴有各种类型的功能障碍性后遗症及并发症,其中偏瘫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存在障碍,因而对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都有着十分不良的影响。在临床上,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 FMA 评分和 BI 评分,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5 年 1 月—2017 年 1 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4 例,其中男性患者 53 例,女性患者 41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7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为(61.3±2.2)岁;对照组患者47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为(60.5±2.4)岁。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其中包括 50 例左侧偏瘫患者,44 例右侧偏瘫患者。所选患者中不包括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性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包括基本的对症支持治疗、预防感染治疗、营养脑细胞治疗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1)对患者体位进行定时变换,帮助患者经常翻身。帮助患者摆放坐位、卧位等姿势,防止患者形成异常运动模式[1];(2)注意对患者踝、膝、肘、肩等关节的适当活动。指导患者握手并将肩肘伸直向上举运动 20 次,双侧运动 10 次,健测肢体做抗阻运动,刺激肌肉收缩运动。指导患者进行上下楼梯、迈步、坐起、站立等训练,一段时间后,对患者进行梳头、穿衣、进食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3)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取运动区上中下,沿头皮向下斜刺[2]。上肢瘫痪取大陵穴、内关穴、合谷穴、外关穴、手三里穴、曲池穴、极泉穴、大俞穴等穴位针刺 ;下肢瘫痪取商丘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伏兔穴、风市穴、环跳穴等穴位针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次取穴位 3 ~ 5 个,得气后进行30 min 留针,连续针刺 7 次为 1 个疗程,后休息 1 d,继续进行下1 疗程,连续治疗 3 个疗程[3];(4)采用空气压力波的方式,利用适度气体对患侧肢体进行体外挤压,帮助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血供情况,降低偏瘫侧形成静脉血栓。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 FMA 评分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采用BI 评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以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FMA评分分别为(15.4±8.2)、(16.1±7.9),BI 评分分别为(43.1±12.3)、(43.3±11.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MA 评分为(37.4±18.4)、BI 评分为(77.2±15.6),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4.3±12.5)和(55.6±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62%(44/4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4.47%(3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是脑卒中患者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等,都有着十分不良的影响。为了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在脑卒中后,受损的中枢神经在功能、结构等方面,通常具有一定的重组能力,因而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能够对患者大脑重塑、功能重组等起到积极的影响,使患者功能障碍的症状得到缓解和改善[4-6]。
在综合康复治疗中,通过体位干预、运动指导、针灸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情况,通过适当运动锻炼和体外干预,逐渐修复患者各项身体功能,帮助患者恢复和提升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3,7-8]。经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治疗后 FMA 评分、BI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当中,在传统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 陆赟,江丽娟,赵燕萍 . 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 [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5):155-156.
[2] 上官守琴,杨志宏,陈光辉,等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 [J].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5):285-287.
[3] 徐俊峰,孙岚,汤涛,等 . 综合康复治疗结合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J]. 天津中医药,2016,33(2):71-74.
论文作者:代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功能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