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传统论文,道德建设论文,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运作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不少地区和部门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抬头,见利忘义、唯利是图随处可见,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这些问题已程度不同地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影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治这些道德失范的社会病,必须实行综合治理,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加强立法,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然,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批判地继承、吸收传统道德的精华和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这要求我们既要冲破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肃清封建主义的腐朽的道德观念的影响,又要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之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
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传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对于现代化,道德建设是极其重要的,在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决议中,把道德建设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社会中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但是社会主义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不仅要吸取其他国家民族的一切优良道德,而且应重新思考中国传统的道德资源,其中的优秀道德文化遗产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许多特点,但总体而言,它是伦理型的文化,这是它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特征。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构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并有一整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资源对于当今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来建立社会主义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值得继承的方面。
第一,中华民族的尚德传统
任何一个健全的社会都是法制和道德并行且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为用的社会。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曾做过十分有益的探讨。孔子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论语·为政》)在这里,孔子不仅看到了“政”、“刑”的力量,而且很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以至认为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比政治手段和刑罚措施更为重要。荀子也认为赏罚等法律手段要以道德和舆论为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韩非子虽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但他也提出了“赏誉同轨,非诛俱行”(注:《韩非子·八经》)的原则,认为赏罚要有一定的道德来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度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的传统,包含着可供我们批判地改造和吸收的合理因素。
第二,中华民族尚德育的传统
基于对道德作用的重视,以懦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道德教育的功能,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道德教育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儒家学派就是以强调“德治”和“礼治”为其特征的。所谓“德治”和“礼治”就是用道德教育和克制、自省的方法,使人们掌握该社会统治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并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维护这一阶级对社会的统治。在他们看来,能否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使统治阶级的道德化为人们内在的品质,决定着社会的治乱和王朝的兴衰。因此,他们普遍重视“以德教民”的作用,使道德教育成为中国传统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并形成了一整套较系统完备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方法及理论,它们体现和反映了道德教育和修养的某些普遍规律,对于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发挥道德教育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中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价值。
第三,中华民族尚德风的传统
所谓德风是指社会道德风俗(风尚、风气)。重视道德教育,必然要求有良好的道德风俗,而良好道德风俗的形成,又有助于人们培植高尚而自觉的道德精神。因此,高度重视道德风俗是中华民族的又一优秀道德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把道德风俗看作天下之大事。荀子曾提出“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注:《荀子·儒效》)的要求。顾炎武则认为“风俗也,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 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注:《日知录》卷十三)古代有的思想家还把道德风俗的好坏看作影响社会治乱安危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认为“俗美则世治安,俗颓则世危乱……天下之安危系乎风俗”(注:管同《因寄轩集初集·卷四言风俗书》)因此,他们主张改变社会的不良道德风俗,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的道德规范、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方法和理论等程度不同地概括、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它们完全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经过充实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组成部分。
二
中国传统文化是矛盾的统一体、复合体,它的长处和优势与短处和缺陷掺在一起,对它们要认真分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首要前提。这需要我们对中国传统道德下一番梳理、分辨、鉴别、剥离、提炼、改造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中国优良道德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德。在这个过程中,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找到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结合点、生长点,使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作为一种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精神在现代人的人格结构中体现出来,就成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当务之急。
第一,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普遍意识,由于各个学派观点不同,其忧患取向也有所不同。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其忧患意识是以对国家、民族的关注、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注:《论语·卫灵公》),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注:《孟子·告子下》)的名言是这种思想的先驱代表,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将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升华到一个新境界。这种以对国家、民族的关注、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国古代社会晚期,最终演变为家喻户晓的口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千百年来,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象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心田,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今天,弘扬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主义,更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以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第二,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对世界,对自己负责的民族,这种责任感与进取精神紧密相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传统表现得极为突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注:《论语·泰伯》)这是中国传统中,优秀分子对自身要求的高度提炼和概括。现实要求是任重而道远,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积极进取,因此传统文化不信神力而崇尚个人的努力,认为个体应追求刚健有为的人生。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易传》就对刚健有为的精神作过经典性的概括表述。它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进取精神的真实写照。它说明不断地向前运行发展,是自然界的规律,君子应以此为榜样,刚强不屈,努力向上,决不休止。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子的刚健有为思想在《论语》中也表现得十分充分。如“刚木讷近仁”(注:《论语·子路》),“士不可以不弘毅”(注:《论语·泰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注:《论语·述而》)。这些思想在孔子后的中国社会得到继续发展,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国家强盛时期,还是民族处于危难之际,都曾激发过民族斗志,培育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这种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当今这个变革的时代,仍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每个人都应以此为动力,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修身为本”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地主阶级宣扬的“三纲五常”,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起着巩固和维持封建政权的特殊作用,是和统治阶级重视道德修养有着重要关系的。如孔子提倡“修己”,认为只有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一切事情;只有修养成高尚的品德,才能使百姓得到安定。孟子则强调“养气”,主张通过“内求”的方法培养“浩然正气”,实质上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的重要。墨子则最先提出“修身”,又讲“养心”,强调修身的不可缺少。在《大学》、《中庸》中,更把“正心”、“诚意”、“修身”,提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宣扬“自天子以致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此外,古人经常所说的“澡身”、“洁身”、“省身”、“正身”、“诚身”等,也都和修身同义。因此“以修身为本”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修身之道认识到道德修养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有其现实的价值,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包括“五爱”和“三德”在内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培养和形成,同样能够而且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道德中汲取营养。
第四,群体意识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理解总是从这种关系中去把握,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注:《荀子·王制》),即人类社会靠的是有社会组织的群体力量,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据此儒家认为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是息息相关的,整体高于个人,个人应倡导“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的整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集体主义仍然是我们的道德原则,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在强调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同时,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因此,对传统文化中的整体主义原则加以改造,无疑对于我们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借鉴意义。
儒家文化从人的群体性出发,还主张团结和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它要求人们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典”维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以“礼”和“仁”来协调公共人际关系,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善,凡事“推己及人”,想到自己,更要想到他人,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不强调以个人主义为动力,而注重群体和谐,在注重关心不同人的利益分配的同时,更加肯定敬业乐群,勤奋和谐,互相合作,提倡上下同心协力等等,对于重建社会公正、正义等道德原则,调节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独立人格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肯定人的独立人格,重视人的尊严。孔子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明确肯定平民具有独立的意志,也就是独立的人格。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重视气节、人格尊严的表现。宋明理学虽是维护封建制度的,但理学家都强调“立志”,就是肯定人们应有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陆九渊说“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的做个人”。“堂堂的做个人”即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在传统文化中重视人格尊严的思想影响下,千百年来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间形成了“士可杀不可辱”的传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种崇尚气节以及民族自尊精神,对于今天我们的人格修养来说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它有助于人们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不息的现代人格。
第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孝敬父母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明人伦”,所谓“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孟子提倡“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肯定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有自己的义务和相应的行为准则。由于人所处的场合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人伦关系不同,因而承担的道德义务也就各不相同。通过“明人伦”,确定个人在不同关系中的道德义务。
在人伦要求中,儒家尤重“父慈子孝”,孝顺父母被看成道德的根本和教化的出发点。父母与子女是亲子关系,父母有爱护、抚养子女的职责;子女也有赡养、孝敬父母的义务。孔子强调对父母不但要“养”,更要“敬”。“孝”几千年来一直是维系父子、长幼的人际关系,这个关系使民众之中的孝敬长辈以及“老有所终”,“老有所养”成为人类一种普遍的美德。今天,弘扬家庭美德,提倡“孝敬父母”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养老、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
当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它建设好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标签:道德教育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道德论文; 国学论文; 人伦论文; 孔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