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妇产科作为医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产妇和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因此,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应对风险发生的防范措施,从而为改善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防范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
妇产科患者大部分是孕妇或者产妇,其中绝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缺乏相关的医疗知识,尤其是很多产妇对分娩缺乏全面地理解,甚至会对分娩产生担心忧虑的心理,对于生产后的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也缺乏高度重视。很多产妇对生产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加之生活、工作的压力,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心理变化,出现焦虑、暴躁或者抑郁的症状,这种情况下产妇会对医护人员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对专业技能要求十分高的工作,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患者以及婴儿的生命。目前,妇产科有些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还未达到专业要求,加之年轻护理人员的实践经验较少,从而对于患者的某些细微变化不能及时察觉,导致措施最佳的治疗时间。例如,在助产过程中,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时,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反应将相应的仪器以及药物准备到位,或者对产妇的病情判断失误,都会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与患者的沟通不到位
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不到位也是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有些护理人员本身的沟通能力较差,在患者咨询问题时态度冷淡,表情僵硬,对于有些专业术语不能向患者详细解释清楚,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不能清楚地理解。例如,护士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有些患者的血管较细不容易发现,这时就需要多次针扎,如果护理人员不向患者解释清楚,患者就十分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导致纠纷的发生。
缺乏法律知识
护理人员由于日常工作繁重,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了专业知识方面而忽视了法律知识的学习,从而在发生纠纷时就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例如,护理记录在发生纠纷具有法律效力,而有些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繁忙对于护理记录的记录缺乏规范性,对于某些治疗方案只记录了采取的措施而没有记录最终的结果,有些时候还会发生代替他人填写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发生不仅侵犯了患者的权益,也使得护理人员的权益失去了法律的保护。
药物性因素
药物因素在妇产科护理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宫缩素的使用,这种药物具有严格的使用症状,对于生产前以及生产后的使用必须严格掌握。在产妇生产时如果没有仔细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而贸然使用宫缩素,很可能会使产妇的宫颈变得坚硬或者宫缩过强,这种情况是可能使得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发生异常,严重时还会导致子宫破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妇产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一方面要帮助患者对分娩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分娩过程中以及生产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告知患者,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除此之外,对于生产后产妇身体恢复以及婴儿喂养应该注意的问题也要详细告知患者。另一方面,还要及时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耐心向患者解释有关分娩过程以及相关疾病的医疗知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从专业素质和法律意识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对于专业技能方面,一方面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邀请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讲解妇产科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疾病以及护理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达标的护士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要求护理人员及时将患者的病情、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以及治疗方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态度要温和,对于患者不理解的地方要耐心解释,减少纠纷的发生。对于法律意识方面,也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条款,例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法》等,对于条款中更新的地方也要组织护士及时学习,提高护士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和积极性。
加强药物管理
妇产科中涉及到的药物种类十分复杂,而且没种药物都有其适用的症状以及使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对药物使用的重视程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学习有关药物的内容,要求每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使用情形。对于一些特殊的药物,可以在其旁张贴提示牌,以防护士在紧急情况下错误使用。
结论
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得妇产科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加,妇产科的护理压力也随着增加,加之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引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如何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对于提高妇产科的治疗水平以及改善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妇产科护理中可能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发现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既包括患者自身方面的因素,也包括护理人员以及药物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要想进一步防范妇产科护理过程中风险的发生必须要求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等多方面同时做出改进,从而减少妇产科中风险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金红.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05:177-178+180.
[2]陈冬玲,李丰.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J].当代医学,2013,10:118-119.
[3]潘敏玲.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4,09:1203-1204.
[4]王辉,王淑宏.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04:175-176.
[8]刘艳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4:240-242.
[6]于艳霞.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3:297+300.
[7]王芳.浅谈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对策[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10:74-76.
论文作者:李华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妇产科论文; 患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产妇论文; 风险论文; 因素论文; 发生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