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诗意儿童文化”的语文课程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诗意论文,语文论文,课程建设论文,儿童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校从21世纪初即开始思考如何在语文课程中凸显“儿童文化”,并于2005年正式将“儿童诗”作为校本课程进行系统开发。迄今为止,它已经具备了课程标准、全套教材、教学课程、学生活动和评价体系等课程基本要素,标志着这门课程已经走向成熟。儿童诗课程脱胎于语文课程,在发展成熟后又充分反哺其母体,尤其让我们认识到儿童发展的精神特质,儿童与世界沟通的独特方式,使我们心目中的儿童立场有了具体指向,从而确立了我们所提出的具有“诗意儿童文化”的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既要源自儿童需要,也要创造儿童需要;既要基于儿童的现实性,也要发展儿童的可能性。 一、“诗意儿童文化”的内涵解读 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天性的总和。在童诗学习中儿童所体现的自然性、超越性和生长性,是人类童年期的精神特质,我们试图将这些特质中激发儿童成长的内在积极因素——“诗意”提炼出来,然后有意识地渗透到儿童全程的学习生活中,使校园内的儿童文化更加精粹,从而彰显儿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促使儿童向可能生活迈进。“诗意儿童文化”的提法由此形成。 接着,我们对“诗意儿童文化”的内涵要素进行了研究。“诗意儿童文化”要素从功能角度讲可以分为价值性要素和认知性要素,简单讲,就是童心、童力、童化。童心是指儿童的天性,包括好奇(好问)、好玩、顽皮、自由等儿童的需要兴趣和善良、仁慈、纯真、分享等儿童的德性要素。童力是指儿童所具有的独特能力,如梦想(想象)、探究、审美、超越(创新)等。童化是指儿童独特的感受及独特的表达,如儿歌、童谣、儿童诗、游戏、儿童幽默、诗性的表意象征符号等。然后从以上三个维度,将“诗意儿童文化”的自然性、超越性、生长性进行具体分解,使它在具体转化成实践的时候形成有向依托。 二、基于“诗意儿童文化”的语文课程架构 1.基于“诗意儿童文化”的语文课程结构模型 我校从儿童的基础学习、兴趣拓展和综合创造这三个层层推开的视角对学校的语文课程进行整体改革。基础性课程着力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拓展性课程是从基础性课程延伸而来,为满足儿童生长的多元需求开发的多样化课程;综合性课程则基于以上两类课程,以发展儿童的综合实践能力而开发的课程。 首先,将在儿童诗课程实践中凝练而成的“诗意儿童文化”反哺语文基础性课程,建立以单元类结构教学为依托的纵横融通式教学。“纵”指清晰地建立凸显“诗意儿童文化”特质的儿童语文学习年段发展目标序列,“横”指语文各领域学习内容之间、各种语文能力发展之间的相互融通。在此过程中,将特色项目“儿童剧”“课外阅读”“班级日记”等发展为语文拓展性课程。 至此,“诗意儿童文化”将逐步成为自然显现的课程特色。语文基础性课程内部系统更加灵活、有机,语文拓展性课程进一步发展,与其他课程整合,建立以儿童诗、儿童剧课程为核心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课程。前者着重发展儿童的灵性,后者着重发展儿童的实践能力。 2.用综合渗透的思维方式探索模型实践转化的路径 层层分解:以单元教学目标的制定为载体,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具体分解中渗透“诗意儿童文化”。根据课标的年段目标,进行类课文教学年段目标的细化,达成基础性的教学目标。同时,将在此类课文中能彰显“诗意儿童文化”的要素进行具体化,显示国家课程校本实施的特色。然后,融合上述两个方面的细化目标,制定出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有机关联:依托单元类结构教学,将学生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阅读与写作、文本学习与语文实践进行勾连,在实践中充分渗透“诗意儿童文化”的要素。 课外阅读指导较课内阅读更强调“自由”和“创造”。通过对每本书育人价值的挖掘,确立阅读目标、指导方法、评价策略。如:四年级下学期结合学生对《三顾茅庐》的学习,指导学生读《三国演义》。整本书围绕中年段学生的阅读要求,以“故事中评人物”和“多元表达自己的阅读兴趣取向”为重点,设计了如下阅读目标:(1)通过《三国演义》的阅读,增进课内阅读《三顾茅庐》时对三国局势的了解,加深对人物的理解。(2)能熟悉《三国演义》中的主要故事,采用概述、书评、图例等形式,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家长分享。(3)能对自己喜欢的三国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也能适当搜集整理他人对人物的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4)有兴趣制作人物卡、兵器谱、战役图,观看影视作品,进行合作表演,主动积累有关三国故事的形式丰富的语言,对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形成初步兴趣。 班级日记的写作更注重涵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形成自己观察、表达生活的独特视角。如:四年级和五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教材第一单元都是有关“春天”主题的文章。学习这单元的文章后,要帮助学生形成以“春天”的视角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意识。我们设计了如下班级日记的主题供学生选择: 儿童剧课程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视角出发,更加凸显和契合儿童生活本质的游戏精神和实践创造。课内的语文学习尽量采用游戏、表演的活动形式来展开,将语文学习的内容无痕地渗透到学生自主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隐性学习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获得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课外,将语文教材、课外阅读、班级日记中的素材进行开发,指导学生创作剧本、组建剧团、排演戏剧、公开演出。学生的多元智慧在实践中被激发,向着自主自能、自在自为的可能方向发展。 三、基于“诗意儿童文化”的支持系统 语文课程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基于“诗意儿童文化”的语文课程框架不至成为“空中楼阁”,必须建立与之相辅相成的支持系统,需要相应的课程实施向着课程设计的目标迈进。 1.构建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环境资源系统 课程建设需要相应的硬件支撑,我们将通过已有资源的充分开发和缺失资源的巧妙创造为课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环境条件。建立包含儿童诗典藏馆、儿童诗工作室、儿童诗长廊为一体的儿童诗课程资源系统,以满足儿童诗课程发展的需求。建立语文学习资源室,将语文教材学习中所需的各种实物、模型、道具、语音视频等资源按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分册归类建设,以满足基础性课程学习的需求。建立语文学习馆,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建筑空间,打造融舞台表演、阅读交流、习作交流、e学习等功能为一体的课程资源中心,给学生的语文拓展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探究语文教学规程,建立新型课堂 遵循儿童的天性,引领他们学习和不断超越,以符合学生自主生长的逻辑来设计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通过开放式的情境导入,发现学生学习的起点,激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接着通过学习主体的实践,逐步积累丰富的学习资源,然后进行重组,去伪存真,以推进教学。如此螺旋递进,在灵动的教学中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最后,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体验、学习方法进行梳理反思,不断强化其自主构建的学习内生力。 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逐步梳理出本校的教学规程。课前预习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课中教学注重发展儿童的独白语言,课后注重学生的兴趣延伸和动力内化。课堂活动设计采用“游戏”“表演”的形式,在表达上特别关注诗意语言在概括、感悟表达、师生对话中的有意识运用。 3.建立相应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变革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将国家基础性课程标准进行年级细化、单元具体化,建立语文课程的质量标准体系。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学业测试的命题研究,提高其信度和效度。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尝试按照质量标准对同一学段内学生的学业进行分级测试,既促使学生达到基本标准,又追求差异发展。另一方面,改变试卷评价的单一方式,引入口试、作品展示、日常表现积分等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鼓励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进行实践创新。后续将在课外阅读、习作表达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研究如何在评价指标和措施上更好地体现“诗意儿童文化”的价值追求。 4.构建专家课程支持系统 对于学校课程的整体转型来说,仅靠内部教师的主动探索会产生很多“视觉盲点”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三类专家的指导:第一类是儿童文学作家和理论家。儿童诗界泰斗圣野、蒋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王宜振,儿童文学研究者朱自强、周晓波等多次亲临我校,他们的作品和观点不断加深我们对语文学习中儿童发展的认识。第二类是课程建设专家。他们用专业知识引领我们如何在实践中比较规范地进行课程的整体改革。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系主任吴永军多年来对我校的语文课程建设给予了持续关注和指导。第三类是基层课程教学专家。他们能用在一线课程改革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给予具体方法和策略的指导。正是拥有了这样多层立体的专家“智库”,才使基于“诗意儿童文化”的语文课程建设在具有前瞻意义的正确轨道上不断发展着。基于“诗性儿童文化”的语文课程建设_儿童诗论文
基于“诗性儿童文化”的语文课程建设_儿童诗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