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及其发展措施论文_徐小全

探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及其发展措施论文_徐小全

摘要: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有利于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及防治污染。但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与个人对森林资源进行大肆采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因此为了保障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效性,本文阐述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必要性;质量;意义;发展措施

林业生态工程是集林业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一项巨大工程,并且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积极意义,其也能够有效促进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基于此,以下就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及其发展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仅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还关系着荒漠生态系统及湿地建设。因而只有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另外,在全球生态危机中,80%需要依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达到治理目标,这也更加突出了林业生态工程的主体地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同时还承担着社会发展的使命,其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从长远利益上看,森林资源是人们生活的保障,可以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

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意义

1、防风固沙。在我国国土面积中,30.6%为沙漠,并且随着环境的恶化,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沙漠面积不断扩大。而在森林内,所生长的树木都具备较强的生命力,根系普遍较为发达,能深入到地下深层,致使所生长地区的土壤得以固定。并且,森林内存在大面积的树木植被,能有效抵挡风沙的侵入,通过改变风向、降低风速,阻挡沙丘向周边地区移动。因此,森林具有较强的防风固沙功效,能有效缓解土地沙漠化趋势。

2、调节气候。森林温度要比周边地区低一些,因为森林内的树木需要吸收较大热量,才能完成蒸腾作用与光合作用,所以其所处地区温度会有所下降,进而起到温度调节功效。同时,由于树叶的蒸腾作用较强,因蒸腾形成的水气较多,能增加空气的湿度,同时水气积聚升空遇冷后,会形成小水滴,等汇聚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形成降雨,因而森林地区降水量往往高于周边地区,有利于改善所在地区生态环境,为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3、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具备水土保持与涵养水源两大主要功能。由于森林植被的覆盖,阻挡了雨水,避免形成对地面的直接冲刷,而起到水土保护的作用。另外,森林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地表水的蒸发,利于植被及农作物生长。在一些森林覆盖面较少的地区,因缺乏天然屏障,每年都会有大量水土流失。

4、防治污染。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森林被称作“大自然的吸尘器”。因此森林被人们称作氧气制造厂。同时树木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通过气体交换而发挥出对有毒气体的过滤功效。如吸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另外,森林还有起到绿化环境、杀死病菌、降低噪音的功效。

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措施

1、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普及环保常识,加强对相关林业企业的监管,规范企业对林业资源的开采与利用行为。同时相关从业应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积极转变生产方式,研发环保型产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社会公民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从小事做起,积极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2、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制,在建设森林生态家园、发展森林生态产业、推进森林生态文化、保护森林生态资源、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下大力气、花大功夫。以生态林、防护林、阔叶林、城镇林、村庄林、通道林等为重点,立体构架,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森林生态系统,构建绿色生态家园。以大径材、珍贵用材、竹林、木本粮油、特色花木、工业原料林和森林生态休闲等产业为重点,多点布局,大力发展林业精深加工业,积极推进产业化、合作化、标准化经营。广泛开展“关注森林”活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教育和知识的普及,促进企业、个人积极参与以积累碳汇为目的的造林和森林经营活动。按照“严管林”的要求,依法管好森林资源,巩固和保护林业发展成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山林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林业金融体制创新,扩大政策性林业保险范围,激发生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活力,真正达到“林农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目标。

3、注重林业生态效益。林业发展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但人们通常以经济效益为林业发展的重心,而忽视了其生态效益,然而在林业发展中,最具有价值的便是其生态效益。现阶段,由于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紧密联系,人们对林业生态工程的生态效益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后期,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由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为社会发展带来了难以估测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林业发展中,必须认识到生态效益的重要作用,积极维护生态环境,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实现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大化,以此来保障林业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现代化高科技林业。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利用现代科技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其中,首先任务是转变传统粗放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将科技应用于林业发展中去,最大程度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以此来实现林业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5、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为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快速发展,应进行林业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结合市场需求,重点推进原料林的发展。相关企业需积极研发新产品,实现对低层次原材料的深加工,尽可能提升原材料的利用率。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森林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有效的优惠政策,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环保型新兴产业,来有效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林业发展上,还可进行林业内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研发优势产品、增加产品功效、完善产业结构链,来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各林业发展企业应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结合当前林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积极探讨相关解决方法,并合理调整企业布局,通过优势互补,提高林业产品的档次,进而形成整体竞争力,扩大林业产品的市场份额。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然而,在林业资源保护方面,虽然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但对森林资源的滥砍滥伐、开发过度等问题依旧存在,生态环境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因此必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及其发展措施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余淑.浅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及其发展策略[J].农技服务,2016(01)

[2]马佐山.试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其发展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6(09)

[3]袁桂芬.生态林业建设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1)

论文作者:徐小全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探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及其发展措施论文_徐小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