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需再认识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几个问题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由于教材编写、审定、出版等原因,教材呈现的不少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上当今地理科学的快速发展,新理论、新发现层出不穷,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地将教材中的部分知识更新或纠正,这样,才能保证不把“错识”当作“真知”授给学生。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认识,谈几点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原来认为正确的措施,现在需要重新认识
这里有一个令学生费解的例子,就是“三北”防护林与沙尘暴的问题。在同一张报纸(《科学时报》2005年6月17日)上,此版报道说“三北”防护林建设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彼版却又说沙尘暴离我们越来越近,以至于“更多更早更强”。老师应抓住这个问题,用科学研究的新事实分析:以防治风沙危害为目标的“三北”防护林为何没有成功地阻止土地荒漠化呢?这正是生态治理的误区所在。可以说,对荒漠化原因不清,过分强调人的力量,而忽视了自然的力量,在治理中采取反自然的做法,是我国荒漠化土地治理的误区。“三北”中的西北地区以干旱半干旱为主,这些地区不适合大面积森林分布。试图通过人的努力将森林覆盖率由不到5%提高到15%,其代价是巨大的。研究表明,乔木消耗的水分远大于草本植物和耐旱的灌木,著名学者黄秉维院士当年就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我们承认:大西北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长出了不少森林,但这个代价是动用了后代的水资源。其实,用树木去阻挡土地荒漠化的效果,远不如用草在源头“捂”土壤明显。
现实采取的生态治理措施严重地脱离了实际,用大量的资金营造的所谓“生态工程林”,较少考虑到不当的治理会造成新的生态退化这一严重的后果。为了说明这一点,不妨引用两个例子:其一,国家在花大量经费造林和飞播的同时,浑善达克沙地上天然生长了70~100年的、近1/3的沙地榆被大量砍伐用来建立围栏,失去沙地榆保护的沙丘也开始活动起来,再加上过度放牧,有效覆盖沙层的草丛消失后,沙子变得肆虐起来。牧民买不起水泥栏杆,只好就地取材砍伐沙地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破坏至今还在发生着,牲口可啃的草没有了,开始以榆树为食。其二,在内蒙古赤峰市,由于强调造林,许多树坑挖好了,树木却没有成长起来,“树坑”变成了人造的“风蚀坑”。
二、原来看似不可行的做法,现在变得可操作了
在讲解“缓解华北沿海城市缺水问题”时,我们往往将更多的篇幅放在“南水北调”工程上,有时候觉得,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节水、治污和调水”三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已经较深入了。大多数老师对学生提出的海水淡化对策,以成本相对高而未及深入探讨。笔者在一次授课时,一位学生指出海水淡化其实比调水更有前途。我就让他发表见解,结果他的观点引发了我们的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水淡化作为一种新的水源,正在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前景。首先,海水淡化是水资源的增加。现在一般人认为海水淡化的成本巨大,难以推广应用,其实不然。据研究,当调水距离大于40千米时,调水的成本将超过海水淡化。目前,我国小规模海水淡化的成本大约每立方米5~7元,若规模扩大,成本也将随之下降,加这科学技术的进步,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潜力巨大。而调水若将巨额投资、运行费用、占地以及蒸发、渗漏、截流、污染等计算在内,成本则大大高于海水淡化。海水淡化在沿海地区就近生产、就近使用,是开发新水源、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我国是继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后研究和开发海水淡化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理应受到重视。后来,我通过了解得之,这位同学的家长就是从事海水淡化研究的,为此,专门邀请他为部分同学开讲座,开阔了我们的思路。
三、原来似乎定论的观点,现在需要重新审视
在地理教学中,往往涉及有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在城市中的合理布局问题。不少教师给学生的答案往往囿于教材:污染源应布局在与当地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或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这样做虽能表面解决城市污染的问题,实际上并未彻底消除污染,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因为污染源虽然转移到了郊区,避免了对城市的污染;但同时却污染了郊区,同样破坏着生态环境。虽然维护了城市的利益,却又损害了郊区及周边地区的利益,会加剧污染的扩散,甚至引起地区间的矛盾。
例如:位于北方的J市和H市曾发生的水源污染纠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J市是位于S河中游的一座化工城,该市众多化工厂布局在郊区,排污口位于该市取水口的下游,大量未经严格处理的污水排入江中,虽没有造成本市水源的污染,却使位于S河下游并以之为水源的H市水质恶化,严重威胁到H市的生产、生活用水供应。后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调解下,经过多方“会诊”,J市加强了污水处理工作,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矛盾。
上述例子表明,只有依法行政,严格绿色论证,推行清洁生产,消除污染源,才能从本质上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教师在讲述工业企业布局及案例时,应当明确告诉学生,如果将企业布局在市区的下风向或河流下游的郊区,暴露出了只顾局部利益的一面,只能转移污染,非长久之计,更谈不上是解决污染的最佳途径。
四、原本从主导因素考虑认为是正确的,现在看来却是片面的、牵强附会的知识
例如:关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路径问题。一般师生都认为,台风移动路径都是从源地大致朝顺时针方向运动(因为受到北半球偏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我也看到过一道选择题,提供的该地区台风四条移动路径中(图1),A、B、C三条呈顺时针方向运动,D向西偏逆时针方向运动,问哪条路径是不可能的?正确答案认为D是不可能发生的。最近,我请教了“台风”专家,他认为: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北半球的台风路径也可以是源地大致朝西偏左运动(即大致如D方向)。随后,我认真地上网查阅有关台风活动图发现,2005年3月的“洛克”台风等,行进方向果然如此。此事再次提醒我们,许多事物受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考虑问题当尽量全面些,否则,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很可能就不够科学。
附图
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片面化,有时也会在一些专家身上表现出来。新教材《高中地理》其中一种版本中用到了“浦东国际机场选址”这样一个案例,主要是为了说明现代地理科学在大型工程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显然编者把它作为一个正面案例来叙述。但事实上,该机场的选址,在客观上已经破坏了鸟类的自然迁徙路线,虽然专家进行了一定的诸如建立人工湿地等弥补工作,却也暴露出没有很好地顾及到大型工程、环境改造与生态保护三者关系的问题。因此,严格地说,它也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例子。
五、随着理念的发展和科学发展,需要补充讲解或更新的知识
有许多知识本身可能随着时代的进步或者科学发现,需要及时补充或更新,教师要善于将学习(如权威性报刊和学术刊物发表的观点、数据等)获得的知识补充到课堂教学之中。例如:美国最新发现木星的卫星总数超过了土星的卫星数,教师可以结合课本顺便提示一下,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精神。又如,1998长江流域特大洪涝后,我国实行退田(垸)还湖政策,同学对“垸”概念不清,可及时补充给学生。
人文地理部分的数据变化更快也更多。最值得补充或更新的资料有:2004年起,上海港已经成为仅次于新加坡港的世界第二大港口。2004年,中国已成为位居美、德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居美国之后;讲到石油安全问题,可补充近年我国石油对外依赖率不断提高的事实,2004年接近40%,由此让学生思考,国际油价波动可能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构成的影响,从而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在此基础上,还可引导学生探讨中国需要采取的应变策略。对于大陆的核电站建设,除了秦山和大亚湾以外,还可以补充已建好的广东岭澳和江苏田湾核电站,并把最近将建的浙江三门、广东阳江等核电站进展告诉学生,激发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限于理解角度,难免有值得商榷之处,笔者诚盼大家批评指正,共同为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