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技术是伴随着我国工业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项技术,在很多工业生产领域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将其工业企业的生产强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度,通过电子化控制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实现对整个工业发展过程中电子核心和基础的控制管理,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进一步通过控制系统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就针对电子设备安全运行中的维护技术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子设备;安全运行;维护技术
1电子设备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1.1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对电气设备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的一个因素,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整个运行环境中包含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电磁波,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受到这些电磁波的干扰和影响后,就会导致设备运行失去平衡,从而对整个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
1.2设备元件质量不合格。电子设备是由多个零部组件形成,各种元件的生产质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小型的生产厂家由于缺乏健全的质量管理机制,在生产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使得生产的一些元件质量不合格,从而使得整个电子控制设备的质量明显下降,影响了安全运行过程,带来了较大的质量问题。
1.3机械作用力。电子设备运输时,一旦防护措施不到位,就会受到离心作用力、震荡等各个方面的机械作用力影响,从而使得其相关的参数发生变化,进一步造成设备的元器件发生断裂或者变形等,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元件被损害,影响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1.4气候条件。在整个电子控制设备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比如烟雾、大气污染、温度、湿度等各个方面的环境因素影响,进一步对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干扰和不良影响,使得设备运行温度过高,设备运行灵敏度下降,结构遭到巨大的破坏,从而导致设备难以安全、正常的运行。
2电子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1电子设备本身质量不达标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很多电子设备出现故障时由于电子设备本身的质量并不符合相关规范。在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型企业在采购电子设备时,出于降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通常选择购买一些价格低廉的电子设备,这就使得其本身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使用这些不达标的电子设备进行生产活动,无异于是为生产安全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2操作不规范
针对电子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维修,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违章操作普遍存在。有很多工作人员明知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安全规范,但是为了图方便等原因,往往抱有“我一直是这么做,从没出过什么事故”的侥幸心理进行施工,这也就使得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和违章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屡见报端。
2.3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前文中已经提到,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缺乏系统的、完善的电子设备管理制度,很多公司为了控制生产成本、减少支出,为违规购买价格低廉但质量不达标的电子设备。这种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确实减少了企业支出,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旦这些不合格的电子设备自身出现故障,会引起各类安全事故,让企业承担更大的损失。
3电子设备的维护要点
3.1设备故障模式的确定以及存在的影响
电子设备出现故障的类型一般情况下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属于功能性故障,另一类属于非功能性故障。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故障需要区别对待。功能性故障在设备检修过程中较为常见,且其破坏性和危害性更大,需要给予一定重视。尽量减少或避免设备故障,是对电子设备状态进行检修的关键,这有助于不良后果的产生。在具体实施状态检修之前,首先需要对设备故障的类型和种类进行判断,在了解故障发生原因和类型的情况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补救和检修。在实际操作中,依据不同类型故障发生的严重程度,大致可将全部故障分成轻度故障、临界故障、致命故障以及灾难性故障四个类型,其严重程度依次加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电子设备维修的主要方式
一般情况下,电子设备维修主要有状态维修、事后维修、定期维修以及隐患维修四种方式。其中,状态维修最为常见,它主要是分析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故障,即潜在故障,工作人员在仔细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后,制定出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维修计划。管理设备的数据是电子设备检修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通过数据的捕捉分析才能有效制定有针对性的故障检修计划。如果需要维修的设备比较复杂时或是设备在性能方面不同时,就要考虑选择维修方式的比例,具体需要哪种维修方式,还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模糊综合评判、专家评判以及故障树判断是最常用的几种模型。
3.3电子设备状态的维修周期
对电子设备进行状态检修时,故障浴盆曲线是最重要的参考规律。根据此规律,当潜在的故障被检测出来,然后再由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检修,并且要在故障发生之前使电子设备恢复正常运作状态,这种修复才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状态检修。对于检修的间隔期,要尽量缩短,这有助于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完善处理的,以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维修周期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具体来说要考虑可靠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的因素。除此之外,在检测故障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利用多种因素判断一个检修的周期,利用模糊决策的绝对比较法来计算电子设备检修的最佳周期。
4电子设备的管理要点
4.1建立设备管理制度
4.1.1建立健全设备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科学地分析。数据库中包含设备的数量以及设备检修的次数和运行状态。这一设备管理制度可以为设备的检修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
4.1.2加强对电气员工的培训工作。为了对电子设备进行深入修护和检修,需要工作人员对电子设备的操作方式进行掌握,同时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独立地完成电子设备的检修工作。
4.1.3完善例会制度。对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需要对一线工人的工作状况进行收集和整理。在例会中,管理人员能够针对现有的现状来对火力发电厂电子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
4.1.4建立检修制度。电子设备的运行情况需要得到及时掌握,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到以预防为主,要对电子设备的结构等加强重视,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同时要将对检修的内容进行及时地记录,保证日常保养的科学性。
4.1.5建立健全故障分析制度。对于故障的检修和维护需要谨慎,要找到其中的规律,尽量做到出现电力设备故障的问题不会二次出现,进而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
4.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电子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关系到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同时对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因此,为了规范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运行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其中,安全性原则较为重要。首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其中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包括责任人、责任区域以及职责等等。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要将安全生产的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其次,坚持安监员不定期检查和员工定期自查、交叉检查相结合,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发现并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将事故扼杀在萌牙状态。
结语
电子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测试直接对企业的运行过程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电子设备的整个生产、运行、维护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各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工作,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以保护,加强日常运行过程中的维护保养工作开展,保证设备的高效率运行,不断提升电子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胡斌.电子设备安全操作管理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04):131-133.
[2]孙嘉杰.企业执行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标准的注意事项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8(22):166-167.
[3]徐华云.电工电子设备机柜安全的基本要素和设计要求[J].电工文摘,2012(06):42-47.
论文作者:陈青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电子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状态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