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职教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教论文,中国论文,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入世”,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入世”后,将遵守世界经济运行的普遍规则,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轨道,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分工,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效率收益,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入世”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动力来自“入世”所引起的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预计到200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社会福利收入在目前的基础上将分别提高1995亿元和1595亿元,分别占该年经济增长率的1.5%和1.2%;进出口分别增长25.8%和26.9%;中国GDP大幅增加意味着将增加几百万人的就业机会;居民消费、投资也均有所增长;外商投资领域、地域、股权将更加开放,外资引进将达到1000亿美元;我国进口各类设备、技术和产品的成本将有所下降,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促进企业的生产和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几个有代表性的行业来看,“入世”的影响有喜有忧。
首先是农业,“入世”后,农产品关税将从目前的20—45%大幅降至10—20%,我国的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等传统大宗农产品由于缺乏竞争优势,将受到较大的冲击,但我国的畜禽和肉类生产具有竞争优势,特别是海产品出口形势较好。水果和花卉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只要解决品种改良、加工技术、贮存和运输等环节上的问题,市场前景可观,也具有竞争优势。“入世”将推进我国的农业国际化进程,使中国能在国际大市场中有效地配置各种资源,有助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为此,我国政府将建立对农业全面支持的政策,加大农业的投入,其投入方向主要将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科研工作、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
其次是工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如轻工、纺织、服装、工艺、食品、家用电器、机电等以及资源密集型行业如锡钨等金属和煤炭等矿产品将会获得新的机遇。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将使中国纺织服装业进一步扩大出口,深受其惠。中国的环保产业将出现飞跃发展。但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将受到冲击,特别是汽车工业。中国的医药化工业在价格、质量和品质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三是服务贸易业,在国内经济增长和外资引入的推动下,中国的服务贸易业将获得迅速的发展,成为对外开放步伐迈得最大的部门。中国的电信、银行、保险、零售和批发等行业尚处成长之中,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都还处于较低层次,就业者所提供的还只是“物品”,而缺乏真正的“服务”,“入世”后会受到较大影响。而提高就业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根本出路。
总之,“入世”是喜忧参半,喜大于忧,机遇大于挑战。职业教育同样如此。“入世”给中国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就业。一方面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进出口贸易和外资引进规模的扩大,将带来几百万人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更多的人要重新转岗就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吸收劳动力的需求趋旺,成为转移人员的接受主体;第三方面随着农产品关税的大幅度下调,将迫使农村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测算今后10年左右,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达960万人。今后10年又恰逢我国就业高峰, 能否减轻城乡就业的双重压力,将成为能否保证社会稳定和发展、促进改革深化的关键。因此,一大批新增劳动力和转移劳动力要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适应新岗位,迫切需要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新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随着外资企业的涌入,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对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数量上有更大的需求,质量上有更高的标准。把城乡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化为有效的劳动力,让失业者和新增劳动力学会新的生存本领,职业教育责无旁贷。这是中国“入世”后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发展机遇。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要适应中国“入世”后的新形势,承担起大量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的培训和培养任务,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继续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动摇,重新规划和配置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强干固本,锐意进取,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20年,伴随江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江苏职业教育经历了恢复起步、快速发展、调整提高三个阶段,进行了起步兴办、建设骨干职业学校、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三次创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局面,从整体上提高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素质,为江苏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我国的改革处于关键时期,发展处于攻坚阶段,伴随着“入世”的第二次改革开放,职业教育需要冷静思考面临的困难,果断调整发展战略,为经济的再次腾飞作出新的贡献。
1.坚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动摇的信念
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能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近几年以来,随着经济的软着陆,买方市场的形成,多年改革矛盾的释放,社会对职教人才的需求趋缓,职业教育由快速发展期转入调整期,特别是近两年,初中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减少,职业教育招生出现较大的困难,快速发展中积累的矛盾也逐渐显性化,社会和教育内部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摇。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也自感压力加大,困难重重。职业教育到底还要不要发展,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明确指出:“努力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篇大文章。现在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已经有了发展,但总体上来说,还刚刚开始做。各地各部门要狠狠抓它十年、二十年,必会大见成效”。“不要造成未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普通中学生,只是带着一般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了农村和城市。他们所学的这些一般基础知识还不足以使他们在农村和城镇的生产活动中进行新的创业,如果能学到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技能回去,就拓宽了他们的立业创业之路,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和稳定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江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有着极强的预见性。当前需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教会关于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1998年江苏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只有62.4%,还有20多个县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在50%以下,“十五”开始全省初中毕业生将出现一个高峰期,江苏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因此,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作用,狠狠抓它十年、二十年,坚持发展不动摇,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坚持改革,努力做好职业教育这篇大文章。
2.迅速调整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入世”后,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巨大影响,使得社会和经济对广大劳动者的要求迅速提高,职业教育要迅速调整培养目标,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的全面素质体现在:一是思想品德素质;二是身心素质;三是基础文化素质;四是职业技术素质;五是创业素质。其中基础文化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和创业素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通向21世纪的三本护照,这是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信息意识、竞争意识和经营管理、社会交往、与人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3.抓紧时间,调整专业设置,适应“入世”后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化
专业设置有一定的周期,专业设置的调整需要一定的基本条件,而“入世”后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将是迅速的,谁能及早适应变化并迅速做出调整,谁就掌握了主动,谁就拥有了市场。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入世”后经济发展对职教人才的需求,适当超前调整专业设置。总体上来看,一批科技含量低的专业面临着调整和提高,如传统农业中大宗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传统机械行业中的普通加工技术等都要更新换代,提高科技含量。一批能适应国际贸易竞争的专业亟待开发,如畜禽、肉类、蔬菜、水果、花卉等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和经营专业,纺织、服装、食品、信息技术、工艺品、机电、建筑、港口、报关、保险、旅游、商贸、艺术、中介服务等专业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不断开发和深化。
4.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
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要由外延的扩张逐步转向内涵的发展,要由基本办学条件的合格转向办学水平的提高,实现规模和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在推进物质、制度、思想观念三个层面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从专业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重点突破,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
专业现代化建设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牛鼻子。因此,要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系统地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的改革,构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理的教育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确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合理地设置课程。按照精心设计、整体优化的原则,搞好教学文件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初中后、高中后职业教育的有效办学体制,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和纽带,组建职教集团,形成连锁经营的优势。加大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推进产学研结合,大力加强职业学校实验实习基地和装备建设,并与我省生产和科技的先进水平相适应。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以适应“入世”后经济发展要求,适应科技进步和生产革新的需要,比如:纺织中要加大对精纺教学的要求,建筑中要加大高层智能大厦建设的教学要求,商贸中要加大电子商务的教学要求,旅游要加大国际旅游服务标准的教学,等等。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一是要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遵循高带宽、兼容性、开放性、实用性、教学性的原则,加快校园网的建设;二是要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加快教学素材库、多媒体教学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计算机仿真模拟系统的开发、引进和建设,突破地域和信息资源的限制,在骨干学校之间协作开发网际课程,开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开发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网络课程,开展农业信息和农业技术的咨询与培训,开发一批岗位技能培训网络课程,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预备制度的要求,为企业职工转岗和换岗服务,促进职业教育终身化;三是要加强信息化师资队伍和信息技术应用、管理人才的培养;四是培育具有信息意识、掌握信息处理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5.加强国际职教合作,加快与国际职教的接轨
“入世”后教育参与国际交流的区域和机遇进一步加大,国际间教育的联系、交流、合作将进一步增多。职业教育要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挑战,一定要跟踪和掌握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最新态势,学习国际职教如何适应经济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进国际职教的先进的教学和管理模式,把各国职业教育最有特色和水平最高的专业,如德国的机械制造、日本的交通和汽车制造、法国的服装设计、瑞士和澳大利亚的旅游管理、荷兰的花卉栽培等引进到国内,加强国际职教与国内职教的沟通和融合。同时,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吸引外资兴办职业教育,并组织一定的国际劳务输出,让职业学校的学生走向世界,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就业的机会,赢得发展的机遇,推进我国高素质、高技术劳动者走向国际竞争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