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玩”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论文_李明生

浅谈“玩”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论文_李明生

李明生 峨眉山市桂花桥镇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5-131-0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深受广大小学生的喜爱。“玩耍”教学在篮球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进而提高篮球教学的实效性。

一、玩出小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爱好

玩耍的内涵 :(1)做轻松愉快的活动、游戏(2)玩赏、进行娱乐活动。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那么从小培养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爱“玩”,会“玩”的习惯,加以正确引导,鞭策与鼓励其成效也就愈大。篮球运动是一项较广范的运动项目,如何提高小学生对篮球“玩”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是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有力图认识、掌握它的迫切愿望和强烈的要求。小学篮球教学既要向学生讲明课堂学习的目的,还要把身体锻炼、文化学习及与人类生存、生产等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对健体以及对人类生存、生活、生产等重大作用,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篮球学习兴趣。

玩耍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和权利,篮球教学内容可以游戏化、儿童化,趣味化。小学体育教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上课的内容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教给他们平时熟悉的玩的方法与规则,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期望和积极地参与,玩得起来,在玩和活动中得到锻炼,玩中学到体育技术技能,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从而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我们设计教学内容时不要反复使用几个玩耍的游戏,要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篮球的兴趣。学生的新鲜感特别强烈,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能在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中获得乐趣,要尽可能使教材儿童化,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这就能更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使之活泼愉快地参与活动,在玩中学习,在玩中锻炼,在玩中受到教育。从而使学生在玩中逐渐篮球感兴趣,喜欢篮球,期盼篮球运动,积极主动地参与篮球运动之中。

二、玩中学习篮球技术技能

在传统的学生篮球训练中都十分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特别是在入门训练中几乎都是从基本技术开始入手的。普遍观念是:只有抓好基本技术才能解决篮球训练的问题,但实践证明并非如此。现结合本人的实践体会,我认为在小学生篮球训练中必须突出让学生尽情地“玩篮球”的特征。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玩篮球”才是真正的篮球教学与训练。所谓“玩篮球”就是指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学生兴趣性高的非正规性的篮球项目比赛。玩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投身于篮球运动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玩篮球”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让学生“玩篮球”是符合小学生篮球运动的身心特点的。小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的“玩篮球”过程中,能自觉地、主动地去认识篮球运动的真谛,那就是通过全队的进攻技能将球投入对方篮框,通过全队的防守技能阻止对方将球投入本方篮框。在“玩篮球”中,学生们会自觉地产生配合意识,并养成齐心协作的良好习惯。只有从实践体验中产生的观念和感觉,才有可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在“玩篮球”中有了许许多多的心理体验。那么从“玩篮球”中有再回到训练篮球,学生们自然也就很愿意接受指导。因为这样练技术的目的性强,自觉性就更强了。这种练技术、练技能的方法也符合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规律,因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合理、科学地组织学生篮球教学与训练的“玩”计划。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篮球技战术基础、年龄特点等可从规定的篮球场地从游戏开始进行有组织的“玩球”,随后可有针对地进行半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制的比赛。将“玩球”性质的比赛作为教学、训练的起点和终点。教练员在学生“玩球”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精心设计解决问题的教学、训练方法,最后反馈到“玩球”中检验训练效果。其次,根据训练水平,进行阶段性地培养战术思维和篮球比赛技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篮球爱好者的“玩球”技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玩中体现集体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给小学篮球教学带来了新的方法,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兴趣,也给体育课堂带来了生动活泼。所谓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那么在篮球“二对二传切配合”战术中怎样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进攻意识呢。首先通过合作学习理清角色意识。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积极支持,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因为篮球二对二传切技术运用普遍,技术含量高更加要求学生在练习中积极配合、角色意识强。小组成员要有集体荣誉感也就是能积极承担和完成学习任务的个人责任感。每个成员都要有主人翁的态度,认真完成练习。小组长及时将每个成员完成的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整合形成示范性作用。其次,通过合作学习明确进攻意识,根据学生的差异、教学进度掌握情况,制定了3个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首先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2人进攻配合。其次要求学生拓展到3人的交叉策应进攻练习。最后要求学生在教学比赛中能够运用消化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根据体育骨干的能力、场地器材的分布, 教师与学生一起划分学习小组。4个篮球半场分成4个小组,每小组4个同学为单位,2人进攻2人防守轮流进行,当不能完成二对二传切配合时必须在24秒钟内找到有利时机出手投篮。以小组长为核心,各小组挑出4个同学进行展示,全班同学观摩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作出评价、表扬、指正,让学生产生直观概念具有及时的学习效果。最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战术分配意识。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对合作学习的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师应让学生、体育骨干明确学习任务、达成目标,写出合理的自评、他评标准。小组成员分配合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技术差异、生理差异,真正让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合作就要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让学生积极参与,让骨干管理自己的小组,教师对此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篮球骨干要有一定的指导培训。合作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还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有利于篮球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玩中玩出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篮球运动员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的培养对篮球运动训练和比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篮球比赛强度大、对抗性强,运动员在比赛中既要付出极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又要面对观众、球迷的呐喊、,还可能遇到裁判员的漏判、误判等客观因素的干扰,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沉着、冷静、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培养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意识过程中,重要的基本条件是加强少年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应该使他们学习文明礼貌、尊重观众、尊重对手的职业道德,养成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的战斗作风,这是在比赛中能够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必要条件,也是青少年运动员健康成长的基础。除此之外,文化知识水平也是运动员成才的必要条件,只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才能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才能够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理解和贯彻技、战术要求。现代篮球运动由于世界各强队之间在技术、身体等方面差距日渐缩小,心理对抗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情绪稳定、意志坚强、高度自信心是心理对抗的主要表现,对比赛中运动员稳定地发挥技战术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对心理对抗的认识、提高心理对抗的能力,即如何把握队员在比赛中稳定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自信,是现在和将来训练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五、玩中形成终身体育观

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的自我提高与完善,继续接受教育将成为人们的自觉需要,传统的教育观将被终身教育观所替代,体育教育功能的转变首要就是要增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观念。小学是接触体育教学的最早时期,也可以说是接触篮球教学的最早时期。也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终生体育要从小抓起,从小学学校体育。所谓终生体育,“是指一个人终生受到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身心愉快、终生受益”。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一个人在自觉认识健身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把学校篮球教学的视角从原来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移至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健身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终生体育着眼于现在,也着眼于未来,并非只是简单的理解为学会一两个项目可以终生受用,做好这一切关键是打基础,怎样才能打好基础?就是要在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一节好的体育与健康课就应体现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例如:一个学生学习三步上篮技术动作后,它所学的不应仅仅局限于学会了这一专项技术动作,而更重要的是应该了解这一动作的特点及组成及学习方法,能够在将来遇到类似动作时自学、自练、自我保护或是能根据所学,创编出一些新的动作,达到自我锻炼的目的,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能力。综上所述,小学篮球教学玩中应完成以下的目的和任务:第一,把保持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传授篮球运动技术作为出发点,使学生懂得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运动对健康意义。第二,通过对篮球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篮球运动的基础技术。并能运用这些技术进行经常的身体锻炼,形成习惯,促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论文作者:李明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

浅谈“玩”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论文_李明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