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波
民权县工程质量监督站 河南省 47680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建筑施工技术逐渐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我国项目建设施工技术发展参差不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注重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及经验,这样使企业生存和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文章探讨分析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分析
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概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科技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施工工程中比较传统的施工技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为施工工程中经常的会有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出现,这出现的一连串的新技术,不仅施工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以前传统施工技术中根本没办法实现的技术瓶颈得到了解决,新的施工的设备和施工的工艺被推广和引导的出现了。一方面,施工工程的成本有所降低、施工工程的操作时间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施工工程的安全和可靠度有所增强,对整个的施工项目提供了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分析
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建筑工程分部较为广泛,而由于我国地势形态多样性,在建设施工中常遇到松软土壤地基,这类地基如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将会对建筑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因而,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先对地基进行处理,降低地基可变性,以提高建筑稳定性和耐久性。目前,较为常见的方式主要包括换填地层法、挤密砂桩法、强夯法、置换法以及化学加固法,当工程建设遇到承受能力较差的松软地基时,应先根据地基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处理方式。
2、混凝土浇筑技术
自从钢筋混凝土这种结构因抗压抗折强度大、等级范围广、成本适宜等一系列因素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来,我国的建筑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混凝土作为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但与此同时,因混凝土浇筑技术不完善造成的建筑质量事故也屡见不鲜。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可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法或是推移式连续浇筑法。如图 1所示,分层浇筑是指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所需浇筑的部分划分为厚度较小的若干层,浇筑中按照先一次浇筑全面一层,再返回浇筑全面层的上层方式进行浇筑,对于厚度较大但浇筑面积小的建筑工程项目能起到优异的浇筑效果,但容易因水泥水化热或是浇筑间隔过长产生水平施工缝。推移式连续浇筑的浇筑方式与分层连续浇筑法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浇筑第一层时不完全进行浇筑,而是在进行下一层浇筑时返回进行二次浇筑,从而让整个浇筑点随浇筑过程不断向前移动,浇筑点前方的混凝土会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淌成斜面,后方的混凝土则可人为控制在设计标高的允许误差范围内,这种浇筑方法使用于浇筑面积较大房屋工程,缺陷在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需要通过试验来进行确定,如若施工过程中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未能将下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同样容易产生水平施工缝。
3、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防水技术主要体现在屋顶、洗手间、厨房以及浴室中,而为保证建筑防水性能,就必须采用质量达标的防水卷材,并配合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才能有效提高建筑实用性。而在建筑防水施工中,应特别注意屋顶女儿墙。屋面外交以及墙跟脚部位的防水处理,根据不同位置防水需求,选择合理的防水卷材,并跟国家法律及行业规章制度,严格进行防水施工及监督,以防止后期出现漏水情况。
4、建筑的节能技术要点
由于我国在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理念,在建筑领域内,也会时常发现许多节能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是与墙体相关的施工节能技术,墙体作为阻隔内部与外界温差的隔板,其节能技术非常重要,在墙体的内表面增加保温的材料,来促进对内的保温,然后在墙体的外部增加防水的材料,来达到防渗的作用,能够减少对于墙体的伤害,实现节能的效果。其次,使用采暖技术,使用水源热泵相关的系统,进行有效的取暖。原理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达到供热效果,减少燃料供热,减少废气物污染。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措施
1、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
建筑企业应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从而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建立技术组织机构应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法治企,并确保贯彻落实,明确各级技术人员的权力与职责范围,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等要求,从而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促进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学习、培训及交流,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以便让企业的管理水平及员工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对问题做到预见性的发现和处理,更好的确保工程质量。
2、建筑施工技术操作优化
虽然大部分施工技术都有其相关规范操作,其实这些看上去比较合理的操作也有相当一部分有值得商讨的地方。从基本的土方工程、桩基础施工到高级施工工程都是经过步步小工序进行加工的。现代的科技又是在不断进步发展,我们应当将高科技融入到我们的具体施工技术上来,而不再依旧用老一套方法。正如“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所说,将好的科技应用到我们施工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这里要谈到优化施工技术,将新的科技`引入是还应当考虑实际情况,要求我们所调整的操作技术符合实际情况,相关处理人员必须前往一线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若是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而进行盲目改变原有技术方法,那将会使得我们工程找不到方向,甚至向相反方向。因此,结合实际就是明确我们所要优化的目标是提高作业效率而不是加大施工操作难度。施工技术的新科技引入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毕竟后期检验也需要时间,只要经过实验验证后方可大面积大量推广使用。
3、对各工序质量进行控制管理
工程质量由最基本的工序质量构成,而构成建筑工程的各个工序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若是上一道工序在质量上存有隐患,那么会直接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正常生产,最终会导致整个项目的质量降低。由此而定,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交接检查制度进行上下班的交接,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无误,并且要时常进行互检、自检。在完工之后,有专项质检员再次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再向监理人员申请验收,监理人员需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评定标准,进一步检查认证,若出现问题,必须要及时返修。依此程序,最终确保每一道工序合格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4、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加快了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创新,衍生出了诸如混凝土钢筋施工的新技术、地基工程新技术等新兴技术,这些新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可以起到降低成本、加快进度的作用。在建筑工程中,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促使施工工程质量的提高,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应当将各类新技术积极的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使得施工方法更加的现代化、专业化、科学化。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建筑工程的质量风险,提高工程的使用年限。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种类和技术操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由于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依靠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和不断发展进步的专业技术手段,才能为这一行业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岳丽敏.论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2]劳林昌.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3]潘华珠.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几个问题[J].门窗,2013.06.
论文作者:吕文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工序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