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民居特色的保护与传承论文_程康林

曲靖市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人民政府

摘要: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这对农村发展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项挑战,很多农村地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地域性强、民族特色突出,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很多优秀的内容需要传承与发扬,但是如何实现与现代元素融合、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文章对新农村建设中民居特色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分析,从现状出发,分析当前保护与传承效果差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民居特色;保护;传承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中产生的事物,其本身的内涵极为丰富,最突出的特点是某一时间范围内文化与审美的集中体现,所以很多农村地区的建筑都保有独特的风格以及不可复制性,这是我国物质文明中的瑰宝,一味的在现代化发展中进行更新是对传统文化的践踏与摧毁。为此,做好民居特色的保护与传承,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与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挑战。

一、新农村建设中民居特色保护与传承现状

农村民居建筑建设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以每10年为单位经历一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民居建设水平都有提升,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的居住条件。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村庄的管理与规划,改善当地的居住条件、生态环境、村容村貌,其中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对生态环境进行了改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且农村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完善,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但是新农村建设并未达到理想状态,考察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如华西村、农科村等知名村落时发现,其并不是以传统文化而闻名的,都是以现代化产业发展起来的,利用经济逐步提升了现代户文明程度,并将传统民居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的楼房[1]。虽然这已成为全国农村建设的典范,但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过分的利用现代化文明成果充斥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流失,所以如何平衡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

二、新农村建设中民居特色保护与传承现状的原因

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效果来看,现代文明成果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中追求的目标,导致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以及当地特色的保护被忽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始终受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资本主义发展成熟期的花园洋房、汽车等发达的文明成果有着无限的向往,所以,在心中将其作为蓝图,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先进文明,盲目的追求与效仿,使我国农村的特色与文化不断流失。同时,当前对新农村建设缺少宏观的指导与规划,在文化上农村一直处于接受地位。城乡文化在交流上,并不能称之为交流,而是利用城市文化进行农村文化引导与侵蚀,让城市文明成果快速取代农村的落后文化内容,但农村居民并未分清优秀文化、特色文化以及落后文化,使之文化中带有地域色彩、独特性质的文化连同落后文化一同消失[2]。此外,随着近年来农村的发展,可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建筑形式受到土地资源限制,使很多地区不得不拆除传统建筑,改建现代化建筑。

三、新农村建设中民居特色保护与传承策略

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满足当地民众的需要。发展是促进农村进步的主要手段,但从这个角度来讲,传统民居也是基于发展产生的,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成果展示,即使其基础薄弱,但是地域特色十分突出。为此面对这样的情况,应对老化甚至失去价值与作用的老旧民居做出正确的取舍,了解当地民众的意愿,综合地方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需要,不是完全出于保护而保留传统民居,或在发展中单纯的以经济利益为准,牺牲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所以,将传统民居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成果中的一部分,根据当地民众的需要实现现代发展要素与传统民族文化的融合,可以保留其中最为突出的内容,并利用现代化元素与之进行融合(如图1所示),既实现了保护也完成了传承,并在其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切实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欣欣向荣局面[3]。这项工作需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一同进行,了解当地对保护文化遗产以及地域特色的诉求,在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以新农村建设目标作为指引,在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满足农村地区卫生保健、教育、交通、水资源、能源、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上,突出地方资源与地域文化的价值。

图1

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要不断吸取成功的经验,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特色与价值。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失去了文化也就失去了地区特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缺少了核心文化引导,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如果发展旅游业,也降低了当地的吸引力,使游客无法产生兴趣。而如果只将农村发展局限在国内,忽视国外市场,农业经济或旅游产业都会失去一条创造经济的渠道,只是将国内已有的经济利益进行了重新分配,永远无法获取到国际经济利益,提升我国国内的生产总值。因此,借鉴韩国等国家成功的农村建设经验可以看出,农村建设或发展旅游业大部分是以农业生产以及生活条件作为资源,但是如果城乡生活情况相同,就丧失了农村旅游业的意义。所以国外成功案例的经验仍然是突出传统古朴原始的农村生活,保留农家建筑、农舍陈列,让现代人在城市快节奏生活中能够享受到农村的恬静,享受返璞归真后的平静与真实。所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要始终对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与自觉,正确认识其与现代文明成果的关系,两者同时的存在并不与现代发展产生冲突,所以不应抛弃传统文化,对于其中优秀的部分应自觉传承与发扬,使其融入到我国居民的血液中,将这种传统、独特、优秀的生活理念作为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一项资源,成为自身的特色以及经济发展中最具竞争力的部分[4]。

此外,新农村建设应逐步构建与当地发展情况相符合的产业结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会向农村地区投入大量的资金与资源,农村地区需要找寻恰当的契机,实现产业结构建设,能够在发展中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与产业特色,从而增强竞争实力,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进步、发展的今天,新农村建设作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社会共同进步的契机,在开展过程中,要重视地域建筑特色以及多样态文化的保护,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所在,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的竞争实力,也对我国优秀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尔阜,杨帆,汪晓帆,等.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3(1):84-90.

[2]王云.浅谈统筹城乡规划发展进程中村镇规划建设问题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29(7):25.

[3]黄惠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福建土堡"旅游+"模式的探讨—— 以三明市尤溪县茂荆堡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32(4):113-115.

[4]赵夏怡.浅谈新农村建设中湖南湘西地方特色民居文化的传承与推广[J].卷宗,2016,25(5):743-743,744.

论文作者:程康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新农村建设中民居特色的保护与传承论文_程康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