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认同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经济合作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下简称长三角)经济合作正如火如荼的展开,经济一体化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把经济合作这种良好态势保持住并且向更高层次迈进,长三角区域还有许多环节需要加强,推进区域文化认同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文化认同对长三角经济合作的意义以及如何加强长三角文化认同等问题加以探讨。
一、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认同实际上是指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文化心态,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涂尔干所指的“集体良知”就是对其凝练的概括。虽然它是一种心理层面的东西,但它却可以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文化、经济都是相对独立的系统,有自身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但同时,它们彼此依赖、互相制约。从普遍意义上讲,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这是经济方面的因素;二是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者基于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是政治与文化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讲,这两方面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对于跨行政的区域合作(如长三角)而言,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是密切相关的,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就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而就一个区域来讲,文化同样也是一个区域的“身份证”。文化认同代表着一种情感,代表着一种力量。它以丰富的内涵,在人类的沟通中引起共鸣,在人们的交流中引发共识,文化认同是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跨行政的区域经济合作的“黏合剂”。具体而言,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合作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首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的经济合作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环境与认同心理,对于经济合作或者异地投资而言,文化认同是包含在成本——收益的计算中的。文化认同心理意味着法制风险、经济风险与经营风险的降低。这种风险成本的降低,一方面要靠政府的相关制度与行政能力,而另一方面,就是要靠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尤其是跨行政的区域合作,由于没有行政力的制约,彼此的认同与信任心理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磨合成本,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在跨文化经济合作交流中,由于对彼此的文化背景缺乏全面认识,因此,必要的磨合成本是必须付出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不利。文化认同促进了彼此的沟通、理解,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这方面的成本。伴随着资本进入到一个城市中,投资的人也会本能的寻找自己熟悉的文明与生活方式,这是沉淀在血液中的东西。饮食、语言、习俗乃至宗教等等,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也是降低磨合成本的一种体现。江苏省昆山市虽然是一个县级市,但是台商在那里投资踊跃,年投资几十亿美元。除却政策上的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文化认同感。就如昆山市台商联谊会会长所言,那里的环境和文化使台商觉得与在家乡没有什么两样[1],这就是文化认同的魅力所在。
再次,文化认同可以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凝聚功能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一个限定团体来说,文化认同是在一个共同体内将不同的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对区域来讲,也是如此。凝聚力是一个区域经济合作必不可少的因素,有利于区域动员一切资源,为区域的共同发展服务。同时,文化认同为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精神动力,虽然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但其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尤其对于一个跨行政的区域来讲,缺乏整合资源的凝聚力,其合作前景是难以想象的。
二、长三角具有文化认同渊源
长三角在区域文化认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历史上看,这一区域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历史上的很多朝代,它们都同属于同一行政区划。在清代,长江三角整体还同属于江苏省。直到1930年,江苏、浙江、上海三分天下的行政局面才正式形成。而且,一直以来,该区域人员的联系与经济的联系就很密切,虽然受着行政区划的影响,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却从未被割裂过。
从文化圈的角度来看,就地理环境、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考察,长三角区域内虽然存在着多个亚文化圈,各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总体而言,该区域属于同一个文化圈。长三角的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是和而不同。共性的地方非常多,共性的特点表现在同根同源、互融互通。因此,在世人眼中,长三角已不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或经济的概念,同时,它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人文的概念。
长三角中江苏省与浙江省属于吴越文化,而上海文化属于海派文化。苏州大学张承宗、方南波、潘浩在《吴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就论述了吴越文化与海派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他们认为,上海文化是吴越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结晶,但其根源来自吴文化,吴人特点就是上海人的特点[2]。明清之际,苏州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周边地区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争相模仿吴风吴俗。上海当时属苏州管辖,深受吴文化影响。后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上海形成了新的文化——海派文化,但是其仍保留着吴文化的一些特征,如精明求实的商人观念、宽容趋新的文化观念、独立自主的国民人格和自觉的参与意识等等。因此,长三角区域在历史上具有一脉相承的文化认同渊源,这为各部分的经济合作顺利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长三角文化认同的现状
长三角不仅在历史上具有良好的文化渊源,这种历史上的文化渊源同样也影响了当前的经济社会合作。人们对长三角合作普遍持有乐观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彼此认同的文化基础以及这种文化基础在今天的延续。在人员方面,以上海人的构成来看,苏浙两地的移民就占了一大半,像宁波人、苏北人等,在上海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圈。长三角北翼的江苏启东、海门地区,60%的家庭有上海亲戚;长江三角洲南缘的浙江萧山地区,70%以上的家庭有上海亲戚[3],血缘上的关系为彼此的经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语言上来看,长江三角洲各地“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吴越方言基本能够彼此交流,上海话更是简单,周边地区人人都能听懂。这是文化交融的结果,也是经济合作最深层的基础,长三角共同的语言积淀是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之中的,这是先天的聚合因素。
从物流上看,文化认同感促进了该区域的物流运转。各方面物流运转频繁,不只是地缘的关系,还基于文化认同的作用。如浙江的优质农副产品正在源源不断入沪,丰富着上海市民的“菜篮子”,这些都有人缘的因素。这种文化认同还体现在市场方面,消费者容易对彼此的产品产生认同感,上海的光明牛奶,杭州的菜肴,在长三角区域中都有一定的规模,与这种认同感不无关系。
以上是语言、人员等文化浅层面的认同基础。在文化核心层次——价值观念等方面,长三角也有着良好的认同基础。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在《第6城市群经济联动的文化基础》中,总结了长三角区域文化认同之基础:一是合理的个人主义,二是在文化价值上的宽容态度,三是务实精神和意识形态中立,四是积极学习新事物的开放心态及社会生活的非政治化[4]。
当然,长三角文化认同方面有着良好的现状,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上海人的“大上海”意识,还有长期行政分割所造成彼此不信任的心理,利益分割造成的自我中心心理等等。另外,长三角良好的文化认同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在当前,还离不开政府的拉动。但仅就文化交流层面而言,政府层面的拉动要远远落后于民间层面,这些都亟待改进。但总体而言,长三角区域在文化认同方面态势是良好的。
四、加强长三角文化认同的对策
文化认同不是一个固定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保持历史上形成的良好的文化认同渊源,促进区域文化认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文化认同带动区域经济合作,长三角还需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三角意识”的树立
当前,加强长三角文化认同应集中体现在树立“长三角意识”。“长三角意识”是一种共赢互利的意识,而不是一种自我利益为上的意识。这一点,上海尤其要做出表率作用。上海需要观念上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区域合作非常重要。上海本身应当树立科学的区域观,因为她的发展是不能“独善其身”的。杰出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5],这一简洁凝练的语言道破了城市与区域“唇齿相依”的关系。上海市应主动投入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大业之中,正如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所说的那样,“上海只有首先融入长三角地区,才能更好地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只有主动融入长三角地区,才能抓住机遇、共享机遇、扩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6]。上海一定要破除自我本位的独赢意识,确立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赢思维。上海是海派文化,海派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势,因此上海应当在这方面带好头。其他的城市也都应当树立“长三角意识”,并附注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际行动之中。“长三角意识”并不排除竞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竞争,但长三角的竞争是应当建立在合作与共赢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对立的基础之上。竞争的主体应是企业,而不是政府。
(二)政府的引导
长三角区域文化认同的推进,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作用。2003年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出现了高潮,波及面之广,触及度之深,是以前所未有过的,出现了“社会总动员”的局面,这说明文化认同对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也说明了政府部门推波助澜的重要性。2003年长三角的合作高潮是由两股力量推动,一股是民间力量,一股是政府的力量。两股力量交织,政府的积极姿态与民间的良好态势是息息相关的。平心而论,政府的引导与推动是这次高潮的主要因素,各方政府领导的高姿态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推进长三角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各级政府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政府的引导可以强化民间业已形成的良好的文化认同,并有助于这种良好的文化认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当前,长三角各级政府应加强联系,加强互动,加强信任,加强合作,为民间层次的文化认同做出表率作用,为长三角的经济合作起好引导与服务作用。
(三)媒体的推动
长三角文化认同的加强还离不开各方媒体的合作。各方媒体应加强对彼此的宣传。各城市报纸、电台、电视台应当给其他城市开辟相关的栏目,以加强对彼此的宣传介绍,包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宣传等等。
各方媒体还应当致力新闻信息共享,各城市电视台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量增设其他电视台的节目。同时,各城市电视台在自身的节目中,应开辟专门栏目宣传长三角合作的相关信息,共同推进一体化大业。各城市文艺类的节目应加强合作,相互予以优惠。上海市更应当在这方面有所动作,其媒体不能就上海而上海,要多宣传其他城市,上海的电视宣传中,应多体现长三角特色,做到自己地方特色与长三角特色并重。
(四)文化成果的共享
加强区域文化认同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成果的共享。长三角区域可以借鉴国际上跨地区举办大型文化节庆的经验,让江苏、浙江的城市与上海市联办大型文化节庆,开幕式在此地,闭幕式在彼地,让更多的城市参与、分享,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群众参与。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文化产业的一体化,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各方的交流与信任,从而强化文化认同。
文化成果共享还要有平等的态度。就像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表示的那样,“上海世博会的举办需要长三角各兄弟省市的鼎立相助,单单一个上海是办不成世博会的。俗话说得好,红花还要绿叶扶,举办世博会的时候,上海是红花,其他兄弟省市是绿叶,上海需要其他城市的帮助。当然红花和绿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次上海是红花,等到杭州办休闲博览会、南京办残运会的时候,上海就是绿叶,它们就是红花了。不论长三角哪个城市办大事,我们都要相互支持——这应该成为长三角的区域精神”[7]。诚然,文化成果共享与文化认同是离不开平等这一前提条件的。
2003年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把闭幕式移师到浙江的茶叶之乡新昌举行,这也是该项上海著名的文化、旅游、经贸品牌的闭幕式第一次走出上海,上海市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今后各方面要加强类似的合作,尤其以世博会为契机,开展各项文化成果共享活动。各方面要把世博会看成大家的世博会,每个城市都要从中尽力,每个城市都要从中获利。鉴于长三角的现状,还可以设立“长三角节”,作为长三角共同的节日,以加强彼此的认同与文化资源的共享与整合。